離婚不丟人,在婚姻中被對方暴力對待才丟人

2019-05-31     親愛的卡瑪

親愛的卡瑪:

關注了你很久,你總能洞察問題的所在,給迷茫的人指點迷津,決定給你寫這封信。希望也得到你的幫助,期待你的回信。

沒想到,人生中的第一次打架是跟自己的老公打。

從小沒打過架,沒被別人打過,包括自己的父母,所以不會打,所以結果是被別人打,這應該也算家暴吧。

原因呢?因為孩子哭鬧,我沒有及時去抱孩子,哄孩子,深層次的說,是我違抗了一個男人給我下的指令,很可笑吧。以前也是,只要孩子一哭鬧,不管我正在幹什麼,就必須隨叫隨到,否則他必然發火。孩子是我一個人嗎?只有我一個人有責任去哄孩子嗎?他不會去想這些問題,他覺得哄孩子是女人的事情,跟他沒有半毛錢關係。

記得有一次,因為去上班走哪條路的原因,我們吵了起來,還說我停車停的位置不對,我說你前段時間經常開著車跑幾十公里的地方去釣魚,也不怕費油嗎,他就爆發了,他開著車在路上不管紅綠燈,不管有沒有車,車速很快的朝著上班的反方向開了好遠,慶幸的是沒發生什麼危險。

他就是這樣,一點兒不和脾氣就會爆發,我也承認我自己脾氣也不是很好,大多時候都是我忍著,不去跟他計較那麼多,但是一次又一次,人的忍耐總是有極限的。

一個隨時隨地脾氣都會爆發的人,暴躁,偏激,極端,不高興的時候連自己的父母都會罵的人,我竟然選擇了這樣一個男人過日子,這也許我是人生中最錯誤的決定吧。

所有的委屈,所有的隱忍都要埋在心裡,不能跟父母講,因為他們身體不好,怕他們擔心自己一個人在外過的不好;不能跟同事朋友講,因為不想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懦弱、無能。

卡瑪,對這樣的男人我該如何自處,請幫助我,謝謝!

小魚

小魚:你好!

信中你說「人生中的第一次打架是跟自己的老公打」,這句話里傳達了兩個信息:一,你們戀愛、結婚、生子,這是第一次打架,這說明你老公並不是個暴力狂;二,你們這一次,更像是互毆,只不過你打不過他,反倒被他打了。

正是因為這兩點,我才來跟你說下面的話,否則,我的建議只有一條:離婚。

你說「我也承認我自己脾氣也不是很好」,我設想一下,情況可能是這樣——你老公怪你沒有及時去哄小孩,估計話說得特別難聽,你受不了,就用同樣難聽的言語回擊,你老公受不了,就動了手,而你不甘被打,遂還手,當然,通常情況下,女人總是打不過男人的,結果你被他打了,情況是這樣嗎?

如果情況是這樣,我認為你們夫妻之間這次從爭吵升級成暴力事件,主要責任在你老公,那麼,你對於你婚姻中的第一次暴力事件,你是怎麼面對和處理的?大部分女人遇到這種情況通常是不了了之——老公也認錯了,也保證以後再也不動手了,自己也不想離婚,那還能怎麼著?可不就是不了了之唄?

不可以。兩性關係中的暴力行為,如果你第一次處理的不好,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所以,當婚姻中第一次出現暴力行為,你首先要做的是:一,報警。二,去醫院驗傷。我知道,這兩點,大部分遭受暴力對待的女人都做不到,因為啥?要面子唄!呵呵,施暴的人不要臉,你這個受暴的人要臉有什麼用?

好吧,如果這兩點你做不到,第三點一定要做到,那就是:分居一段時間。這樣的行為可以向對方傳遞這樣的信息:一,你這一次的錯誤非常嚴重,我絕對絕對不能容忍,你在婚姻中使用暴力。二,這一次分居是我念你初犯,可以給你一次機會,但如果再犯,就只有離婚這一條路可以走,並且,你要為家庭的破裂承擔全部責任。

說了這麼多,歸根結底只有一條:你要有底氣有實力對暴力說不!經常聽那些為施暴者求情的人說:哎,他這個人心不壞,就是脾氣不好。或者:你知道他脾氣不好,你就讓著他點兒唄!

讓那些這麼說的人,滾遠些吧,誰難受誰知道,誰難受誰只能自己解套。

那些脾氣不好的人,他怎麼沒去打同事打領導打陌生人吶?說明一個人脾氣再不好,只要他是個正常人,他就有控制脾氣的能力,他不控制,只是因為他知道在這個人面前可以不用控制,打了這個人,他不用去承擔後果。那行,他如果再敢用暴力對待你,那你就讓他嘗嘗後果的滋味!

小魚,從你這封信中,我確實感覺到你的懦弱和無能,我想問你:你害怕什麼?離婚沒面子,給人看不起?經濟不獨立精神不獨立?還是擔心給老人、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對於你的種種顧慮,我的解答如下:一,離婚不丟人,在婚姻中被別人打才丟人;二,努力提升自己的經濟實力和精神獨立的能力;三,別用老人和孩子來做藉口,你以為看著你在婚姻中被人打,老人和孩子心裡就舒服嗎?

這封回信,並不是建議你離婚,而是想讓你明白,你只有擁有離婚的實力和勇氣,你的老公才會在你面前控制、改變他的壞脾氣!

卡瑪

作者簡介:卡瑪,專欄作家,婚姻家庭諮詢師。諮詢範圍:婚戀情感、兩性關係,案例經驗累計10000小時。出版有《和你一起慢慢變好》、《兩個人的修行——給婚姻的50個提醒》、《心理諮詢師手記》等作品。微信公眾號:親愛的卡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d5FPWwB8g2yegNDRV6d.html














「蛆人」小傳

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