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ntings for the Lables, Château Mouton Rothschild
藝術物語
勃拉克的作品多數為靜物畫和風景畫,畫風簡潔純粹,嚴謹而統一。他比所有其他的立體派畫家更多地帶來不可縮減的具體和一針見血的分析,帶來少有的和諧色彩和他的任何同伴都無能為力的典雅流暢的線條。1907年,他與畢卡索相識,深為其作品《亞維農的少女》所傾倒,兩人遂成為至交,共同籌划起立體主義運動。
勃拉克也是一位雕塑家、插圖家和舞台設計家。他的繪畫富有裝飾趣味。1952-1953年為盧佛爾宮伊特洛里亞廳設計的天頂畫充滿詩意。勃拉克對二十世紀西方現代派藝術的影響極大,畢卡索把他和詹姆斯·喬伊斯並列,稱他們是當代「兩個最費人猜疑,卻又人人都能了解的畫家」。美術評論家史達尼斯-佛梅曾說:「什麼是繪畫?用勃拉克的藝術來回答最貼切,他畫中的方寸世界,就足以闡釋繪畫的本質。」
藝術簡介
Georges Braque (1882-1963)
喬治·勃拉克,法國畫家,1882年生於塞納河畔的阿讓特伊。他與畢卡索同為立體主義運動的創始者,並且「立體主義」這一名稱還是由他的作品而來。另外,立體主義運動中有多項創新也皆是由他作出,例如將字母及數字引入繪畫、採用拼貼的手段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勃拉克應徵入伍,戰後繼續作畫。後來逐漸脫離了早期立體主義的刻板,幾何語言經提煉變為較自由和輕描淡寫的形式,色彩樸素而又協調,畫面上適度折衷自然主義的情趣,平靜和諧而優美,構成一種新的藝術境界。
A House at Estaque, 1908
1908年,勃拉克來到埃斯塔克,那兒是塞尚晚期曾畫出許多風景畫的地方。在那裡,勃拉克開始通過風景畫來探索自然外貌背後的幾何形式。《A House at Estaque》,便是當時的一件典型作品。在這幅畫中,房子和樹木皆被簡化為幾何圖形。這種表現手法顯然來源於塞尚。塞尚把大自然的各種形體歸納為圓柱體、錐體和球體,勃拉克則更加進一步地追求這種對自然物象的幾何化表現。
The Mandola, 1910
他以獨特的方式壓縮畫面的空間深度,使畫中的房子看起來好似壓偏了的紙盒,而介於平面與立體的效果之間。景物在畫中的排列並非前後疊加,而是自上而下地推展,使一些物象一直達到畫面的頂端。畫中的所有景物,無論是最深遠的還是最前景的,都以同樣的清晰度展現於畫面。由於勃拉克創作此畫的階段,畫風明顯流露出塞尚的影響,因而這一階段又被稱作「塞尚式立體主義時期」。
Fruitdish and Glass, 1912
作 品 賞 析
Fruit Dish, 1913
Aria de Bach, 1913
The musician's table, 1913
Violin and Pipe, 'Le Quotidien' ,1913
Bottle, 1914
Glass, Pipe and Newspaper, 1917
The Musician, 1918
Anemones, 1924
Fruit on a Tablecloth with a Fruitdish, 1925
The Mantelpiece, 1925
Guitar, Fruit and Pitcher, 1927
Still life (with clarinet) , 1927
Still life with red tablecloth, 1934
The Pink Napkin, 1933
Still Life with Guitar, 1935
Woman with the easel, 1936
The Purple Tablecloth, 1936
Still Life with Music Scroll, 1937
Woman with a Mandolin, 1937
The Studio, 1939
Figue double with marine backgroud, 1942
The Billiard Table, 1944
The Salon, 1944
The wash stand, 1942
The Terrace, 1948
The Studio (Ⅱ), 1949
The Studio (Ⅲ), 1949
The Studio (VⅢ), 1954
The Echo, 1954
「漢辰藝術APP」隸屬於 漢辰文化發展集團 旗下專業藝術傳播平台。專注推廣中國藝術名家,作品賞析、展示交易、視頻教學、抵押融資,以漢辰投資集團的金融基因,打造最權威的藝術品投資交流平台與在線藝術教學平台。
更多內容關注公眾號
點擊菜單「作品賞析」即可收看
主編:雪松
責編:小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cCFem4BMH2_cNUgGZx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