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比起過去的大學生,現在大學生可幸福多了。現在的大學生吃飽穿暖且常有魚肉美味,因此和過去相比真不知好了多少倍。
但學生畢竟是學生,本身不掙錢,靠家長的供養生活。家裡給的多自然寬鬆些,給的少就緊張些。所以總的來說由於是學生,大部分人花錢要省著花按計劃來,正所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這就是窮學生。對於花錢大手大腳的人來說,往往互相攀比,自己又無創收能力,光靠給父母要錢,也有入不敷出的窘境,常常表面風光,實則空空,也只得叫窮連天了。
現在的大學生跟以前的大不一樣了。至於窮不窮不窮還要辯證的看。
首先,大學生的任務是學習,不是工作掙錢。所以說窮是肯定的。但是他們的花銷卻一點都看不出窮來。十年前我上學那會一個月兩百就夠了。現在兩百可能三天都不夠!舉個例子我表姐家的孩子,學習不好上了個普通學校。現在一個月生活費(吃飯的錢)2000還不夠。其他的不算。嚇我一跳,我就在想你每天到底在吃什麼?每餐都要外賣嗎?不吃食堂嗎?
現在的學生攀比心理太嚴重,手機比,衣服比,什麼都比。就是不愛學習。所以說學校還是需要正確引導學生理性消費!
家庭總收入的20%以上都花在了大學的用度上!放到學校里和同學一比較,因為家底不同又顯得「窮酸」,社會意識形態無時無刻不在暗示著你要想趕上「時髦」就得靠貨幣支撐,所以才會被披著「私密表象」的網貸推進了火坑,自己的家底心裡多少得有點xx,要想不踩雷就直面現實腳踏實地,做好學業長點本事,用能力換點錢補充一下乾癟的錢包,前提還得必須合法合理合情!要想省著花還要看你的有無剩餘「銀兩」、慾望的高低以及圈子的大小,一句話給父母財力上添堵的大學生都不是好學生!
我認為該現象的產生有很多的原因,其實更多的是孩子長大了,不聽爸爸媽媽管教了,一直喜歡大手大腳的花錢,我認為這才是底子。現在的大學生虛榮心強,在大學之前的階段,生活費也不多,可以去玩的時間也不多,才會沒有實現自己的虛榮心。而現在的大學生擁有了足夠的時間,自然會想要先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現在的大學生窮到哪種境地呢?窮到了能夠去借貸上借錢的境地,窮不是問題,問題是還不了錢後,一切又成為了父母的負擔,自己完全不知道怎樣去解決這個問題。
我不希望每個在校的大學生都去攀比,而其中的攀比原理實在是害了許多人。
大學生如果想加入有外國人、留學生的社群(英語角)練口語,搜索公眾號「豎起耳朵聽」即可加入,英語角里會美音、倫敦腔、印度腔的小夥伴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