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是眼界窄?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2020-08-03   油炸綠番茄

原標題: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是眼界窄?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湖南耒陽女孩鍾芳蓉高考考了676分,湖南省文科的第四名。

當天晚上,50多名老師乘坐9台車,抱著煙花炮竹走了30多里鄉間道路到村裡報喜。

她是一名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6年級開始寄宿,靠著自律和刻苦,踏向了走出寒門的第一步。

這本是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然而當網民們得知女孩報的專業是北大考古系時,畫風就開始有點跑偏了。

有人說考古專業冷門,將來不好找工作,有人說沒錢途,將來一定會後悔,甚至還有人說,村里長大的孩子眼界窄,所以做選擇完全是碰運氣。

很簡單,在他們眼裡,窮人家的孩子根本就不應該有選擇「喜歡」的權利,能賺錢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

你看個個都是一副臭烘烘過來人的口氣,張口閉口目光放長遠,恨不得鑽到網線里把人家的志願給改了。

敢問您老們讀的什麼專業,在哪高就呢?

對於這些爭議,鍾芳蓉倒是雲淡風輕:「我個人特別喜歡,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

鍾芳蓉的偶像是樊錦詩,報考古也是受她老人家的影響。

樊錦詩是「敦煌的女兒」,一生守一事,沒有她,就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莫高窟。噹噹有她的自傳,強烈建議大家讀一下這本書。

連這個名字是誰都不知道,去一趟敦煌只會在朋友圈發發九宮格的人,偏偏就有勇氣去評價別人的選擇幼稚任性。

真論起眼界,我覺得人家比你寬。

這樣的選擇有沒有衝動和任性在呢?不好說,畢竟她還沒有真正進入到這個行業,將來發現跟自己想像的不一樣,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是這個可能性並不大,大部分因為熱愛而選擇某一行業的學霸,最後都成了這個行業的中流砥柱。

希望鍵盤俠能懂一個最基本的道理:能從寒門靠自己考進北大的女孩,智商一定比你高,內心一定比你強大。

更何況人家選的還是自己喜歡的專業,能找到自己所熱愛的東西,這是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到達的目的地,鍾芳蓉已經做到了。

真論起就業,北大考古全國排名第一。

越是這種看似冷門的專業,越對口和稀缺。除非是你學的太差或者想換個領域,否則根本不用愁找工作。

而且中國歷史太悠久了,做考古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個馬王堆的文物課題就夠研究好幾代,對於熱愛這個行業的人來說,是天堂。

每年高考畢業報志願的時候,就總不乏「過來人」總結「千萬別報的專業大合集」,看個樂呵也就罷了,認真你就輸了。

按照這個表單,你乾脆連大學都不用上,因為就沒有一個靠譜的專業。

這些人搞不清楚一件事:不是專業不行,是你不行。你眼裡的坑,可能就是別人的巔峰。

你選擇專業考慮的是分數低、好就業,別人選擇專業是出於熱愛和信仰。

人貴有自知之明。青銅給青銅講講糗事也就罷了,你和人家王者扯什麼蛋啊。

站在塔尖上的人,永遠有無數的選擇機會,我見過那些大學對專業不滿意的人有兩種:

一種是迅速考到年級前幾名,輕鬆換一個感興趣的專業。

還有一種是天天像祥林嫂一樣怨氣衝天,到最後連個畢業證都混不上。

那些最愛和別人說血淚史的,往往都是後者。

現在一提起北大,我就總想起他們前校長那個念錯的「鴻鵠志」。不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用在此處,特別合適。

那些擔心人家畢業找不到工作吃不上飯的,先擔心一下自己四十歲的時候會不會被裁員吧。

ps:

與其操心人家專業報的對不對,以後能不能找到工作,不如認真讀一下樊錦詩老師這本自傳。

有的人,是為專業和信仰而活的;她們的生命高度,是鍵盤俠永遠無法抵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