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特朗普提名新任保守派大法官,美國走向保守不再回頭

2020-09-28     北美報告

原標題:震驚|特朗普提名新任保守派大法官,美國走向保守不再回頭

大選將至,美國變天了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於本周六提名艾米·科尼·巴雷特( Amy Coney Barrett)為新任最高法院大法官,並且 稱她為「一流的學者和法官」,對憲法有著「不屈的忠誠」。

如果該提名得到參議員的確認,巴雷特法官將取代最近去世的自由派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 隨著11月總統選舉的臨近,這項提名將在參議院引發一場激烈之戰。

有新聞顯示,巴雷特法官是社會保守派人士的「寵兒」 她自己也是一位公認的保守派人士,在持槍、移民和墮胎等問題上持有絕對保守的態度。

據BBC新聞報道,在白宮周六舉行的發布會上, 特朗普宣布,他將提名艾米·科尼·巴雷特來填補因自由派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去世而留下的空缺。

至此,巴雷特將成為第五名被任命為最高法院法官的女性,此舉也將會使得美國最高法院在未來十年內,擁有多數傾向於保守派的大法官,並形成席位比例6:3的穩定格局。

對此,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 Joe Biden)敦促參議院,在美國人民選出下一任總統和下一屆國會之前,不要對這個空缺採取任何行動。 他認為,美國憲法的目的是讓選民有機會就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選發表意見,因此對於大法官的決定,我們應該聽到他們的聲音。

巴雷特現年48歲,是現任共和黨總統任命的第三位大法官, 前兩位分別是2017年的尼爾·戈薩奇(Neil Gorsuch)和2018年的布雷特·卡瓦諾(Brett Kavanaugh)。

最高法院的九名大法官都是終身任命,他們的裁決可以影響公共政策的方方面面,從槍枝和投票權到墮胎和競選資金等。

近年來,美國最高法院將同性婚姻擴大到全美50個州,允許特朗普針對主要穆斯林國家的旅行禁令實施,並推遲了美國的碳減排計劃。

巴雷特出現在特朗普的最高法院空缺候選人名單上已有一段時間了,有消息稱,她將是魯斯·巴德·金斯伯格的最合適人選。

據報道,在特朗普選定巴雷特法官作為自己的人選之前,保守派人士就已經團結在這位被提名的候選人周圍了。只要他們團結一致,她的任命似乎就是可以確定的了。

而對於法官巴雷特的選擇則將民主黨置於一個棘手的位置, 他們必須找到一種方式,既能削弱對這位提名人的支持,又不會讓人覺得她的天主教信仰或個人背景受到攻擊,因為這類舉動可能會在11月的大選中嚇跑一些選民。

因此,他們將盡最大努力去拖延訴訟程序,同時將注意力集中在醫療保健和墮胎等問題上,這些問題可能成為未來與巴雷特法官在保守派主導的法庭上,進行法律鬥爭的中心問題。

艾米·科尼·巴雷特是誰?

艾米·科尼·巴雷特從印第安納州的聖母大學法學院畢業後,她就成為了已故大法官安東寧·斯卡利亞的助理。 2017年,特朗普提名她進入芝加哥第七巡迴上訴法院。

據2013年的一篇雜誌文章稱,她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她曾說過,「生命始於受孕」。這使得她熱衷於推翻1973年最高法院在全國範圍內,所推行的墮胎合法化裁決。

LGBT團體批評她是保守天主教團體「讚美之人」的成員,該團體在學校網絡中有一些指導方針,比如規定性關係只應發生在已婚異性戀夫婦之間。還有新聞強調該宗教團體要求妻子必須服從丈夫的意志。

此外,巴雷特還支持特朗普的強硬移民政策,並表達了支持擴大槍枝權利的觀點。 而且保守派人士還希望她能否決《平價醫療法案》;該法案是此前歐巴馬總統推出的一項醫療保險計劃。

如果法院推翻這項法案,將有大約2000萬美國人失去他們的醫療保險。

在周六的聲明之後,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警告其他參議員稱,投票確認巴雷特法官的任命可能意味著歐巴馬醫改的終結。 他強調,任何參議員投票支持巴雷特法官,都是在否決《平價醫療法案》,並因此導致數百萬美國人失去保護。

周六,巴雷特法官表示,她作為最高法院法官的裁決將只基於法律。 她稱,法官不是政策制定者,他們必須堅決擱置他們個人可能持有的任何政策觀點。

巴雷特法官會得到認可嗎?

有消息稱,白宮已經開始聯繫共和黨參議院辦公室安排與提名人的會面。

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林賽•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周六對福克斯新聞(Fox News)表示, 負責審查提名人選的參議院司法委員會(Senate Judiciary Committee)將於10月12日舉行聽證會,聽證會將持續三到四天。

之後,委員會成員將投票決定是否將提名提交給參議院全體成員進行投票。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誓言要在11月3日大選前舉行確認投票;共和黨在整體參議院成員中占微弱多數。 特朗普表示,確認過程應該「非常容易」和「非常迅速」。

BBC新聞表示,除非出現意外,否則民主黨人似乎沒有什麼程序上的選擇,可以來阻止她順利通過參議院投票並進入最高法院。

為什麼提名會引起爭議?

自從9月18日金斯伯格大法官因癌症去世後,共和黨參議員就被指責在大選年推進最高法院提名的做法是虛偽的。

2016年,共和黨麥康奈爾拒絕為民主黨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提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梅里克•加蘭德(Merrick Garland)舉行聽證會,理由是 主張應在選舉年之外做出決定, 因此被成功阻止。

但這一次, 目前距離2020年大選還有不到40天的時間,麥康奈爾卻稱讚對於巴雷特法官的提名,稱總統「做出了最好的決定」。

民主黨人強調,共和黨人應該堅持他們之前的立場,讓選民來決定。拜登指責特朗普任命法官的是「濫用權力」。

據環球網報道, 特朗普對白宮記者團表示,最好在選舉前選出新的大法官,因為他認為民主黨人在進行造假,這種造假最後要由最高法院裁決。

特朗普所謂的「造假」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部分美國地區將採用郵寄選票擴大投票,放鬆相關規定並放款投票期限。特朗普指責民主黨「為製造混亂做準備」,讓本屆選舉更容易舞弊。

特朗普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任命第九位大法官,可能會形成4比4的局面,導致最高法在面對關於選舉結果的法律挑戰時僵持不下。

無論此次大法官提名是否會如共和國之願進行,從國家層次來看,美國整體走向保守主義已是不爭的事實。這個轉變實際上從2016年大選希拉蕊敗北,共和黨在國會改選和地方州長選舉中均獲得成功就已經顯露。

一個保守主義的美國,可能是世界的不幸,美國一方面會實現以「美國優先」為基準點的,包括經濟行為在內的國際戰略收縮,另一個方面則會更加積極地實施強勢干預主義政策,整合力量和資源,進行軍備擴張。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世界擺脫美國霸權的機會。走向保守的美國,將導致大國之間的博弈撕掉溫情脈脈的面紗,而變得更加針鋒相對、劍拔弩張。世界秩序將在美國霸權與「多極化」或「碎片化」之間轉變角力,並最終重塑。

這的確是一個大變局的時代。

作者:星星

版權聲明:【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ReA0nQBeElxlkkabeY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