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時間已經過半,近來各行各業都紛紛出爐了半年的成績單,易電君也整理了5家主要上市電企(非整個發電集團)的半年數據,對比一下各家上市電企在過去半年裡,都有怎樣的成績單。
市場化規模持續增大
華能國際
華電國際
國電電力
大唐發電
國投電力
從上述三家公布了市場化電量的電企可以看出,電企參與市場化的電量較去年同期均有增長,數據充分說明全國電改規模持續擴大,電改步伐穩步向前,這對於電力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平均上網電價反而貴了
易電君注意到,部分上市電企出現了平均上網電價增長的情況。我們都知道目前全國範圍內的電力體制改革引發了新一輪的降價潮,既然上網電價下降是大勢所趨,為何還有上市電企的平均上網電價還增加了呢?
易電君估計這可能與各大電企上半年新併網的裝機類型或併網地點有關。一旦新裝機更多是高價電(高於過去的平均上網電價)類型,就會帶來整體平均上網電價的提高。
目前新能源電源及一些東部沿海省份上網電價較高,同時電價高的地方往往也是負荷需求較大的地區,所以傳統火電為主的電企在結構轉型的過程中,一方面新能源裝機的規模越來越大,另一方面新裝大型煤電可能會選擇上網電價高經濟性較好的地方布局,從而整體上帶來平均上網電價上漲的情況。
但隨著新能源去補貼,實現平價上網以及發電側更大規模市場化競爭的到來,上網電價未來可能仍會進一步降低。
上網電價相差0.1元/千瓦時
易電君也整理了半年來,5家上市電企的發電類型占比圖,以方便比較發電類型的占比對於平均上網電價的影響。(註:此數據統計僅為該上市公司,非整個發電集團。)
從上圖可以看到,清潔能源的占比越大,平均上網電價越低,清潔能源占比過半的國投電力的平均上網電價相較火電為主力的電企足足相差了100元/兆瓦時。
這是否也給了我們提示,當前能源結構在轉型,而可再生能源價格越來越低,未來電價下降的空間將慢慢呈現。
過去的半年,持續擴大的市場化改革對於整個電力行業或多或少都產生了影響,特別對於將更多煤電資產打包上市的發電巨頭,首當其衝受到市場化和政策的雙重影響。隨著新能源消納政策不斷出台,機制逐步完善,以及新能源發電成本逐年下降,各家電企也正在大踏步走進新能源領域,深挖清潔能源潛力,相信未來的上市電企中將會越來越多出現新能源的身影,而未來廉價的可再生的能源也必將給我們帶來經濟和環境的更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