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話說前幾日,我正在碼字時,娃興沖沖的拿著他的iPad奔過來,扳著我的胳膊說:老媽,你看,哈佛學霸都說了,吃零食長智商。
我拿過來細細看了一遍這個小視頻,原來他說的是當人的大腦在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大腦會是直線思維,一個勁兒的向前沖。如果方向對了就把問題解決了,但是如果方向錯了,可能都跑到別的道上去了。而這時候如果你還是一門心思走到黑,那自然是南轅北轍。
但是這時候,如果你放下這件事情,吃點小零食,補充點能量,大腦也會放鬆下來,雖然看上去沒有在思考,但是實際上大腦的潛意識還在工作,有可能正在吃著吃著的時候,突然思路就來了。
這在心理學上叫醞釀效應。
我拍著娃的小腦袋瓜說:想吃零食沒問題呀,媽媽也沒有完全拒絕你吃零食啊。我小時候也愛吃零食,吃零食後也讓我覺得很快樂,只不過我們的零食一定要選健康的。
02.
總是不准孩子吃零食,可能造成心理學上的「禁果效應」
奇葩說有一期,傅首爾回憶自己小時候,家裡很窮,買不起泡泡糖,她就和同學商量說,你吃完的泡泡糖別扔,給我嚼幾下,我看看能不能吹出泡泡來,後來,她的大姨聽說了此事,特別難過,給她買了一大條泡泡糖。這件事之所以在傅首爾腦海中印象這麼深,是因為她被「饞」得太狠了,可是又知道家裡窮,不好意思向父母要,就想出了那麼個法子來。
現在的孩子已經不會因為窮買不起零食了,但是媽媽會非常在意,擔心孩子齲齒,擔心孩子只吃零食不吃飯,變胖,也擔心零食里的各種添加劑,有的媽媽是嚴禁孩子吃任何零食的。
兒子小時候,我帶著兒子在小區玩時,他跑累了,我給他拿了一點小零食吃時,旁邊一個小男孩一個勁咽口氣,使勁盯著兒子看,我當時讓兒子送給那個小朋友一些,小男孩怯懦地回頭看看旁邊的媽媽,媽媽眼睛一瞪說:不行。拉著那個孩子開始往別的地方走,那個小男孩很不情願地被拖著向前滑著走。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禁果效應」,很多商家會利用這種心理效應做營銷策略,小孩子也不例外,一個勁嚴格地禁止孩子吃零食,極有可能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禁果效應。
禁果效應也叫做"亞當與夏娃效應",就是指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要得到手。越希望掩蓋某個信息不讓別人知道,卻越勾起別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反而促使別人試圖利用一切渠道來獲取被掩蓋的信息 。
這種由於單方面的禁止和掩飾而造成的逆反現象,就是心理學上的"禁果效應" 。這與人們的好奇心與逆反心理有關。有一句諺語:"禁果格外甜",就是這個道理
03.
小時被嚴厲看管的孩子,長大後很有可能造成「匱乏心理」和「過度補償心理」
弗洛伊德曾說,人的一生總是在彌補童年的缺失。
知乎上曾經有個人說:
從小他的爸媽對吃零食這件事管得特別嚴,糖果、零食絕對不能碰。他每次看見別的小朋友吃零食都超級羨慕。最初他會纏著爸媽要,但是媽媽不僅不給,還會罵他罰站,後來他慢慢放棄了抗爭。
等到他畢業後,有工資了,他開始不斷購買小時候很饞的那些零食,房間裡都堆滿了,到後來已經不是吃,只是見到就想買,為此,他還特意去請教過心理醫生。
對於這種心理,我其實也有體會,我小時候很羨慕別人有布娃娃,但是自己從小就是懂事的人設,所以根本不會去向父母要,但是看電視里小女孩都有布娃娃就很羨慕,長大後剛畢業那幾年我買了很多各類娃娃,還有各種小動物的玩偶。
這就是從童年的「匱乏心理」導致了長大後的「過度補償心理」。
04.
聰明媽媽學會這樣掌控零食
吃零食其實不可怕,掌握正確吃零食姿勢才會讓孩子長大後不會產生各類心理問題。
掌握吃零食時間
我家通常是這樣規定的,飯前一小時和飯後一小時不准吃零食,生病了不能吃零食。
在出去玩的時候,無論是出去郊遊還是在小區里玩,會帶有零食,孩子消耗能量比較快,胃容量小,其實比大人會容易餓一些。
掌握買零食的度
兒子小的時候我帶他去超市,每次讓他買1-2樣他喜歡的零食,或者給他一個額度,比如10元還是20元之內的零食,讓他自己把控,他因為有了自主權,也會權衡自己這次要買什麼,下次要買什麼之類,無意中還鍛鍊了財商。
掌握吃零食的度
黃磊家的二女兒,對冰淇淋就情有獨鍾,小傢伙的願望就是長大後當個賣冰淇淋的。
一貫被認為是娛樂圈教育典範的黃磊,並不反對老二吃糖和冰淇淋,相反,他認為,沒有零食,孩子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在《拜託了冰箱》節目中,黃磊分享自己 方法是,每次給女兒小小的一塊,既讓女兒能夠知曉味道,解了饞,也不會吃很多。
掌握零食的健康原則
這一點是重中之重!我家小區原來有一個小賣店,小區里的孩子們經常放學後三五個一起,簇擁著去買辣條之類的小食品,都不貴,很小的袋袋,但是看著都是一些挺奇怪的品牌名。
兒子從來都不會要這樣的小零食,因為我經常會找一些資料給他看,並且告訴他要吃咱就吃健康的大品牌的零食。
張思萊醫生也曾經說過:孩子是需要吃些零食的,因為孩子生長發育迅速,需要加餐補充能量。
零食並非洪水猛獸,只是,你要學會如何正確選擇!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台原創簽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