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盼來《花木蘭》真人電影的預告片。
片子一釋出,微博舉博沸騰,洋溢著過年的氛圍。
因為劉亦菲,也太帥了。
一招一式,都乾淨利落,又颯又燃。
劉亦菲柔美又英氣的五官,與花木蘭完美契合。
更契合的,是她們倆的境遇。
花木蘭擺脫了封建禮教的束縛,從待嫁的閨秀蛻變為馳騁沙場的巾幗英雄。
劉亦菲嘗試著打破觀眾的刻板印象,從不染世俗的仙女落到英姿颯爽的花木蘭。
然而還是有不少評論說,「劉亦菲太仙了,少了分英氣」。
確實,「神仙姐姐」這一稱號,幾乎是劉亦菲的專屬名詞。
01
15歲出道的劉亦菲,起點極高,參演的前四部作品讓她名聲大噪,不食煙火的仙子形象也從此深入人心。
《金粉世家》里敢愛敢恨,驕傲又高貴的白秀珠;
《天龍八部》里仙氣初顯的王語嫣。
《仙劍奇俠傳》的趙靈兒與世隔絕又單純可愛的靈兒。
《神鵰俠侶》的小龍女,似開在山谷間的百合花,一塵不染,仙氣四溢。
她也最符合書中對小龍女的描寫「至真至純」。
這幾個氣質相近的角色接連大爆,讓「仙」這個詞幾乎成了形容劉亦菲的固定詞彙。
也讓很多人覺得,劉亦菲不過是憑著運氣與外貌,才能如此之仙。
確實,當時還不到二十歲的劉亦菲,輪廓感不像現在這麼明顯,靈動圓潤的雙眼和嬰兒肥,卻搭上了英氣挺拔的鼻子,嬌柔的女性美被中和,才會美得這般攝人心魄又不可褻瀆。
但,有形還不夠,得有神。形神兼備,才能有仙人之姿。
劉亦菲的神韻,很大程度上來自她的打戲。
她的小龍女,身姿曼妙,招式行雲流水。
那場踏著白綾來助楊過的戲,小時候第一次看到時真的驚為天人。
劉亦菲有芭蕾舞的底子,做出來的動作舞武結合,又柔軟又唯美,雖然不能像專業的武打演員那般有力量感和連貫性,但她自成一派的風格與角色融合得恰好。
當然,僅憑底子是不夠把打戲做好的,每一個動作劉亦菲都練習了無數遍。
劉亦菲的自我要求很高,為了符合原著中小龍女的形象,專業的武打動作她會跟著武術指導反覆練習,一切都親力親為,不用替身。
敬業到什麼程度呢,在燒著大火的屋檐上吊來吊去,在瀑布邊拍戲差點被沖走,命都要搭上了。
那時的劉亦菲,無論是出塵的外形、還是飄逸的的打戲,都擔得起一句「神仙姐姐」,那時候,大家口中的「神仙姐姐」還是發自內心的讚美和喜歡。
02
但「仙」這個字,卻成了她的束縛。
她太出世了。
不僅是戲裡,還是戲外。
也許是天性使然,也許是自小沒有經歷過什麼挫折。
劉亦菲在採訪時幾乎沒有情緒起伏,就算有些微波動時,也像隔著一層玻璃,缺乏感染力。
而她也不在鏡頭外有流露出慾望,我找遍了各種專訪和微博,除了她很真誠地說自己熱愛閱讀,熱愛表演,就再無其他的渴求能捕捉。
剝離慾望刨除情緒的劉亦菲,即使能明白角色的喜怒哀樂,卻無法切身體會。
這讓她在「仙女」之後的演藝道路上,走得非常平庸。
但劉亦菲其實嘗試過很多完全不同的角色。
帶著孩子的寡婦、多情精分的留學生、絕命逃亡的公主……
她很努力的對待每一個角色,踏踏實實地去分析,去閱讀與角色相關的書籍。
就連那種一看就知道是爛片的,劉亦菲也一臉認真地說
從零開始,努力貼合角色……
即使她嘗試著做出之前不敢做的突破,努力做出各種大悲大痛的情緒。
依然很難感染觀眾。
就像在《二代妖精》里,你能很明顯地感覺到她的誠意。
不同狀態下眼神挺不一樣的
演小龍女時一度不敢做表情怕丑,現在也放開了,但是……
她一直沒有停止過嘗試突破自己演技的天花板,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就是少了那麼一分打動人的煙火氣。
現在的大眾談論起「神仙姐姐」時,都帶著些似有若無的嘆息。
一人千面的演員之路,她走的跌跌撞撞,並不順利。剛出道時帶給大眾的驚喜感,似乎也很久沒再見過了。
03
也許花木蘭可以。
這個出身於迪士尼的東方公主,相比起舊詩里的真正的花木蘭,恐怕要更多了一些英勇和浪漫的色彩。
對劉亦菲而言,卻剛好是揚長避短。
至少打戲上,她不會讓人失望。
為何打仗要披著頭髮
說起來在國內的影史上,打女向來是鳳毛麟角一樣的存在。
往前可以數出楊紫瓊、惠英紅、章子怡。
往後看,卻寥寥無幾。
既要豁的出去,狠得下心,還得打得漂亮,身段好看。
比起花架子都擺不好看的各位小花,劉亦菲無疑是讓人放心太多。
另外,隨著年紀的增長,劉亦菲臉上的嬰兒肥逐漸消失,骨感明顯,眉宇間的英氣也越發明顯。
從17歲時遇到小龍女,再到30歲時遇到花木蘭。
這中間的十年,儘管她一直沒有再交出過令人驚艷的作品,但大眾依然極少苛責於她。
無非是因為,她這些年的努力和拚命,所有人都看在眼裡。
天賦與靈氣這樣的東西,實在太可遇不可求,但若是真拼到了別人無話可說的地步,也不是一句輕飄飄的「花瓶」就能蓋棺定論。
或許是時候該停下來想想,是不是一定要在這條路上死磕到底?
畢竟能達到百無禁忌,演什麼都靈的演員,放眼全世界,也難找出幾個。
大多數演員,不過是找對了自己的戲路,把「獨一無二」四個字發揮到極致罷了。
何況這樣一張糅合了純真和英氣的臉,細看去除了鼻子以外,都美的不那麼標準,但組合到一起反而第一眼就能給人以驚艷之感。
十年前的劉亦菲,美的玲瓏出塵,好似一樽琉璃娃娃,讓人不敢觸碰又忍不住被吸引。
後來的劉亦菲,像是拚命想打破自己而不得的琉璃娃娃,帶著某種決絕和左性,偶爾流露出些落寞的神色,反倒美出一種驚心動魄的脆弱感。
可以是孤身一人浪跡天涯的俠女,亦可是出門高門,卻視死如歸的女將軍。
這樣的氣質即使在當今的娛樂圈裡,也依然尋不出第二個,但又的確不可或缺。
一人千面的百變女郎如若不行,那成為無可替代的劉亦菲也未嘗不可。
【頭條號簽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