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的生活,是不艱難的,你必須精力充沛,才扛得住世事艱難

2020-03-29     一道一世界


我們曾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憐的人,生在了最平凡的家庭,選擇了最辛苦的職業,過上了最疲憊的生活。

今天早晨5點半,我到車站趕車上班。在大巴車開動前,我跟司機攀談了幾句。

司機一臉不悅地說:「像我們這種人就是命苦,起早貪黑,不分晝夜,別人在睡大覺時,我們就已經出了門。等到別人在家享著清福,啃著蘋果,看著電視時,我們才剛收班。」

他一邊說,一邊趁熱吃著手裡剛買的饅頭,看得出他又餓又困,對工作不太滿意。

然後我問他,為什麼不選擇換一份職業?

司機無奈地說:「我還要養活一家老小,而且我兒子如今正是讀書花錢的時候,我可不敢輕易辭職啊。」

其實不僅是他活得很累,在這個世界上,真正活得輕鬆的人沒幾個。

因為我經常要乘車,所以認識一個,每天需要往返成都的乘客。

那位乘客大概30來歲,他的母親癱瘓在床,而父親身體也不太好,為了兼顧工作和家庭,他只得白天在職場奮戰,晚上回家照顧二老。

其實我看得出,他也在咬牙苦撐,因為他只要一上車,幾乎把頭倚靠在坐凳上,幾分鐘以內就可以進入睡眠狀態。

好幾次,我看著他那風塵僕僕的樣子,我都覺得很心酸,就更不要提他自己每天如此折騰,究竟有多辛苦?

我們總以為,只有我們自己活得最憋屈,最艱難,最辛苦的。

可是看看你身邊的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哪怕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你會發現,原來大家都活得不容易呀。

無論你現在面臨多麼大的工作壓力,多麼沉的家庭重擔,多麼難的感情糾葛,你總要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種苦痛是單單為你準備的。

芸芸眾生,每個人都在各自的生活中扮演著「超人」的角色。每個人都在試圖把自己的日子好好過下去,每個人也因此付出了許多你看不見的努力。

總之,當你對自己的人生感到不滿意時,你想想那些跟你一樣在受苦受累的人,也許就會釋然很多。

昨天我在朋友圈看見林子發了一些美食照,我立馬評論到,小日子過的真是滋潤呢。

結果沒過多久,林子就悄悄跟我聊起了她的生活。

林子說:「大家都說我過得歲月靜好,可是誰又知道,我也在負重前行。」

其實林子在公司當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領導,工作看似輕鬆,實則要受不少委屈。

她每天要對上級說違心話,對下級要耐心安撫,對平級的同事,更是小心提防,生怕哪兒做得不夠周道,得罪人。

而她同時也是家裡的頂樑柱,平時遇到問題幾乎全靠她一個人扛著。

她丈夫長期在異地出差,家裡老人看病、小孩上學讀書、人情往來等通通由她負責。

林子說:「我經常會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其實我身邊像林子這樣的人還很多。

就拿我認識的王哥來說吧,他是做建材生意的,店鋪開了不少,錢也掙得不少,當然物質生活也還過得不錯。

可是就因為生意越做越大,平時用在工作上的時間和精力就很多,因此就很少陪伴妻兒,對他們有很多虧欠。

又因為圈子大了,認識的人多了,交際應酬在所難免。有好幾次為了拉客戶,他喝酒喝到胃出血,到醫院躺了好幾周。

家人勸他,不要那麼拼,生意沒命重要。

其實王哥不是不懂這個道理,而是他可以說不幹就不幹,可是他手下有幾百號員工都要靠他養家餬口,他有時也別無選擇。

我們總以為那些看似很風光的人,每天都生活在陽光沙灘海浪上。

可是當你真正去深入了解以後,才發現原來艱難無處不在。

其實沒有一種生活是十全十美的,那些所謂的人生贏家,不是真的做到了平衡,而是學會了恰當的取捨。

因為每個人的能力有限,時間有限,資源有限,你想要得到一些,就會放棄一些。

總之,那些看起來活得很賺的人,也不是事事如意,天天順心,時時刻刻過得很愜意。

生而為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不容易。

今天早上,我看見同事張姐的精神狀態不太好,也是過去問她怎麼了?

張姐說,昨天晚上3歲的兒子發高燒,大半夜她開車把他送到醫院就診,結果,做完檢查,看完病,開好藥後已經是凌晨1點了。

等到她回到家,把兒子安頓好後,一個小時又過去了。而早上5點,她又逼著自己早起,因為今天她要做一個專題培訓,一講就是3小時,中途只能休息20分鐘。

張姐長期都處於一種亢奮的備戰狀態,既要應付工作中的疑難雜症,也要替兒子操碎心。

也許在外人看來,她的生活足夠令人羨慕,在公司有高薪高職,工作以外也有自己的溫馨小家庭。

可是誰又知道,風光無限的背後,也有無限的艱辛。

當然不僅是這些職場人士,生活得不容易,就連體力勞動者,也同樣如此。

我們公司附近在修建寫字樓,所以最近經常有很多民工出入。

記得有一次同事W就發感慨說:「你看我們累死累活就拿這麼點兒工資,可是民工的月工資都上萬了。」

當時我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她說:「如果讓你頂著炎炎烈日,吹著瑟瑟秋風,站在上百米高的支架上,每天勞作12小時,每天穿著髒衣服、髒褲子、髒鞋子,一身都是灰,長期生活在鋼筋水泥混泥土裡,也許你就不會覺得他們工資高。」

W聽了我講以後,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到:「那還是算了吧,我寧願吹著空調,避著太陽,拿著脹不死餓不死的工資,也干不下那苦活兒啊。」

其實我們都曾羨慕過別人。

我們曾以為別人的生活里,就沒有一地雞毛,我們曾以為別人的世界裡就真的是安然無恙,我們曾以為別人的人生就是完美無瑕的。

可是撕開生活本來的面目後,你會發現,每個人的身後原來都是千瘡百孔。

其實成年人的生活里,真的沒有容易二字。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肩負著不同的責任和使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無奈之處,每個人也有各自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事。

記得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瑪蒂爾達問:人生總是這麼苦,還是只是童年如此?

萊昂答:總是如此。

也許在生活里,不同職業,不同背景,不同人生經歷的人,過著看似不一樣的生活,但無論它的表現形式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抑或平淡無味的,他們生活的底色原本都沒有區別,都充滿了艱難險阻和磕磕絆絆。

重點在每個人的心態不同,努力程度不同,性格習慣不同,所以才導致了結果的千差萬別。

誰也不是命運的寵兒,誰也不是天生的棄兒,每個人都曾經歷過低谷、迷茫,甚至絕望的日子。

每個人其實都活得很艱難。所以你不必抱怨,也不必感到不公平,更不必顧影自憐。

你要知道,這個世界其實人人都有一把辛酸淚,只是有的人不喜歡言苦,而有的人喜歡把痛苦大張旗鼓地表露出來。

我們曾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憐的人,生在了最平凡的家庭,選擇了最辛苦的職業,過上了最疲憊的生活。

其實認真想想,這不僅是你個人的生活寫照,也是大多數人的人生常態。

1

因為精力好我升職了

精力好,就是硬素質

前幾天,我升職了。事後,人事部好友告訴我,在選拔例會上,幾位領導討論我的升職事宜時,有位經理贊成的切入點居然是:覺得我精力好。

他說,經常看到我一早上就神采奕奕,走路有彈跳感,說話繪聲繪色,辦事手腳麻利,加班也勁頭滿滿。大領導把話接過去說,精力好就是硬素質,世上所有的工作,做到最後都是拼精力。

聽完好友的轉述,我覺得很汗顏,以前還沒聽說過可以因為精力好而被提拔。同時我又有點心虛,因為像我這種在西醫看來是缺鐵性貧血,中醫看來是氣血兩虧的人,能給人精力好的印象,越想越心花怒放。

2

不管生活還是工作

歸根結底拼的是精力

我有次和同事上街,她大熱天裡帶著5歲的孩子出門,孩子亂跑她得牽住手,孩子調皮她得講道理,孩子不想走她還得抱著走。我邊看邊感慨:當媽真不容易,要是精力不夠好,連孩子都帶不了。

有次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紙牌屋》中的大人物們經常晚睡早起,精力卻依然旺盛,這是真的嗎?」我給這個回答點了贊:「應該說,沒那種精力的人,熬不到那個位置。」

工作上精力好有多重要?

我大學假期去義烏實習,接待東歐客戶,陪著在商場裡邊逛街邊下單,我原以為這很輕鬆,其實不然。上午我還精力十足,跟著客戶逐家店鋪比貨詢價,給樣品拍照,記訂單信息。客戶中午大多不吃飯,我越走越蔫。當時客戶看到我沒精打采的樣子,肯定會覺得我不夠專業。

我認識一位年紀輕輕、就在中日合資公司做到品管部長的人,她年輕時工作太拼了。通宵達旦地研究質量管理體系,日方代表定期檢查車間,為了方便溝通她開始學習日語,吃飯時飯菜能湊合,但啃單詞練聽力不能湊合。

她的敬業精神和專業素養讓很多合作商大加讚賞。但遺憾的是,她前幾年生了場病,病好後精力就大不如前。後來,我看到臉色蠟黃、聲音發虛的她。聽說她現在不能保證全勤,評審機構或大客戶來訪,她還得專門吃藥撐著。真為她遺憾,如果她保重身體,精力一直好下去,那該多好。

所謂精英,首先要精力好。精力好和精力差的人,過的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有的是兩種不同的未來。

3

精力好的人

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更高

我高中同桌,大學拿到金融和計算機的雙學位,英國讀研後,回國進入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上班,她是永動機一般的存在。有次她來我工作的城市出差,看到她精力霸屏的狀態,我驚呼:你居然有張沒有被「四大」摧殘過的臉。

那次見面,她劇透了精力過人的原因。她收工後就去按摩,還幫我預約了技師,讓我下班後去找她。我倆享受著舒適的環境和舒服的力道聊著天,她提到,加班熬夜或一周飛幾個省會,是家常便飯。我勸她工作忙歸忙,要愛惜身體。

她告訴我,她深度睡眠質量很好,還在寫字樓附近辦了健身卡,班前或午間會抽空鍛鍊,補充著蛋白粉,也不碰甜食。身體累了去做理療,心情煩了去練書法。

我想起她高三時成績從中上到拔尖,從不午睡但下午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連著被幾節數理化課轟炸還能思維活躍,一有時間就去打籃球或看NBA。她充沛的精力里有天生體質差異,也與她的追求目標、生活習慣、飲食鍛鍊等息息相關。

同時我發現,精力好的人,會集中能量做重要的事。

比如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所說:清晨5點起床、晚上10點前睡覺,一日之內,身體機能最為活躍的時間因人而異,我是清晨的幾小時,在這段時間內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

隨後的時間,或是運動,或是處理雜務,打理那些不需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日暮時分便悠哉游哉,不再繼續工作,讀書或聽音樂,放鬆精神,儘早就寢。

我大體依照這個模式度日,20來年工作順利,效率甚高。

村上春樹說,寫長篇小說是體力勞動,「我們常常把創作想得太浪漫,忽略了真正的創作不能只靠靈氣和才氣,還要靠別的。」這個「別的」,我理解為可持續的精力。

4

怎樣保持好的精力?

如果不把身體顧好,精力真的免談。

《百年孤獨》作者馬爾克斯說過,失眠是一種時疫病,即時代的瘟疫。睡得又早又好確實很難,天黑請閉眼,加班族請睜眼。就算不加班,玩手機和壓力大,甚至爆肝打遊戲,也讓人睡不好。

規律且優質的睡眠是提高精力的利器。我的經驗是,睡前少碰電子產品,讓心緒緩和下來,沖個涼水澡,泡個熱水腳,儘早入眠,有事早起來完成。

大忙人善於利用零碎時間來休息。以前我媽看周總理的回憶錄時告訴我,周總理每天睡覺很少,管事又多,好在他經常打盹,很多忙人都有上車即睡和閉目養神的習慣。

除了睡還有吃,半年前的飲食決定了現在的你。吃太多甜膩食物和垃圾食品,會讓身體感到沉重。病癒後的李開復,每天吃的食物都會足夠雜、粗、素、天然。

我覺得自己身體變好,離不開5點起床11點睡覺的作息,以及有的放矢補氣血的飲食。

我見過精力好的人,沒有一個不愛運動。

每當我早上運動時,那一整天都感覺精力超標。而缺乏運動的日子裡,經常脾氣暴躁,頭腦熄火。不運動的自己連手機電池都不如,充電8小時,從家到公司就把能量耗盡。

我身邊很多朋友從跑步中受益,清空腦子的快閃記憶體,抹平瑣碎的糾結,讓人體力與精力齊飛。

電視劇的編劇在寫到精英人設時,運動必須有。《歡樂頌》的安迪每天晨跑,《紙牌屋》里的克萊爾堅持夜跑,弗萊克也練液阻划船機。

精力珍貴,不要浪費在無聊的人和事上。

精力是有限的,儘管能培養,但始終有上限。所以,浪費精力的行為越早克制越好。比如,潛伏在微信群里搶幾毛的紅包,敏感解讀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與三觀不合的無關人員撕扯。把工作精力撒在業務周邊上,經常分心很難集中精力干正事。

而高手說話經常簡單幹脆不墨跡,做事總是自律專注有秩序。糾結和誘惑消耗人的精力,他們對摺損心緒的人和事有種取關心態。

尼採在汲取知識方面,總是知道避開什麼、拋棄什麼,他不喜歡泛泛讀書,不認為讀書越多越好,只挑自己有問題的書去研習。他曾說過,「我為什麼這麼聰明,是因為我從來沒有思考過那些不是問題的問題,我沒有對此浪費過精力。」

持續的精力,來自於內心對夢想的沸騰。

我周圍有類人,有時間、有體力、有能力,就是沒精力。躺在沙發上玩消除類遊戲,在手機上進行著「F」型軌跡的閱讀,明明沒幹嘛卻整天喊累,做事萎靡不振,負面情緒爆表,沒有努力目標,覺得生活無聊。

周國平說:無聊是對慾望的慾望。為自己的精力找個歸宿吧。要麼挖到工作中的價值,讓自己有動力;要麼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全情投入一把;要麼培養一個愛好,爭取做到半專業。

精力像是竹蜻蜓,有人拿著倒過來去攤煎餅,也有人放在頭頂飛上天看世界。別讓長吁短嘆和無所事事,銷蝕你寶貴的精力。

你必須精力飽滿,不然哪經得住世事摧殘。

精力一直好下去,就是你閃閃發光的才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IIwa3EBnkjnB-0z_y9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