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前的五種行為,家長需要禁止,危害非常大

2019-11-05     積極家庭教育

文|孕育乖寶寶

新手寶媽們迎來了自己的小寶寶,是不是感覺到很美好很幸福,可是有不少寶媽開始會有點不知所措,由於沒有足夠的經驗,會陷入不少誤區當中,那麼,孩子睡前的五種行為,家長需要禁止,危害非常大!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吃得過飽

寶寶在睡前一個小時前最好不要進食,中醫認為過午不食是很好的奍生之道。但對於寶寶來說不太可能,但要做到睡前不吃還是可以控制的。因為睡前吃得過飽會使大腦處於興奮的狀態,造成入睡困難或睡眠輕淺。身體在夜間時的新陳代謝會處於低谷狀態,睡前大量飲食會加重體內的代謝負擔,引起腸胃的消化不良,長期下來還會引發肥胖。

專家說過小寶寶吃得過飽會引起夜間磨牙,因為睡前進餐以致入睡後胃腸道還存留很多食物,消化系統還得工作來促進完成消化,而咀嚼肌也會參與工作,從而引起磨牙。

2、入前過於興奮

有的家長在哄孩子入睡前喜歡看電視,既方便哄孩子還不耽誤看電視,可是寶寶也會跟著一起看的,這樣會孩子的大腦處於記憶活動,得不到休息。還有的孩子喜歡聽睡前故事,而故事中的內容會造成寶寶的大腦興奮,就算入睡之後大腦仍在保持興奮狀態,造成淺眠或睡眠質量低下。而長期的睡眠質量差會影響寶寶的大腦和身體的發育,還會造成睡眠時間混亂,導致其它疾病的發生。溫馨提示:媽媽可以在寶寶睡前一個小時內做一些簡單的小遊戲,禁止做一些耗費體力的遊戲。

3、過分的關照

媽媽可以在寶寶睡前給予一定的關愛,但要在寶寶沒睡著之前離開,讓孩子習慣你的離開,否則長期會讓寶寶的心理產生依賴,只要發現父母不在,就會惱怒不已,哭鬧起來。

4、過分的搖晃

有些媽媽喜歡搖晃著寶寶入睡,因為發現寶寶很喜歡還入睡的快。但這種做法對孩子是有害的,因為過發的搖晃會使寶寶的大腦不斷的受到震動,長期下來易影響腦部的發育。

5、環境安靜

有的寶寶在入睡後有些許響動也不會醒來,而還有的寶寶在入睡後只要聽到一絲聲音就會被驚醒。其實家長奍成寶寶在自然的家庭噪音下入睡,是在培奍寶寶自覺的「抗干擾」的調節能力。如果寶寶在大人營造出的非常安靜的環境下才會入睡,這樣很可能奍成不良的睡眠習慣。

對於家有小寶寶的爸爸媽媽來說,每天孩子睡著的那段時間就是自己最輕鬆、最自在的時間。各位寶媽們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留言交流。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孕育乖寶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FyXPW4BMH2_cNUgPF0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