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諸多必備條件中,市容市貌是一個大項,而乾淨整潔的店面門頭,又是衡量市容市貌的一個標準。然而,記者連日來在海東市平安區街頭隨機採訪看到,不少店面門頭上的字「缺胳膊少腿」,甚至還出現了錯別字,希望能夠引起有關部門重視,儘快予以整治,莫讓這些「缺胳膊少腿」減了創城的分。
湟中路的這家服裝店,門頭上四個字有兩個殘缺不全。
明明是賣輪胎的,結果新平大道上這家店鋪自 家的招牌卻變成了買輪胎。
新平大道上這家商鋪是幹啥的?從門頭上確實很難看出來。
湟中路上的這家理髮店,門頭上的這個字僅剩半個絞絲旁。
湟源路上這家水果店,你的「福」字那個點丟 了。
民和路上這家工地上的牌子,不僅殘缺不全, 上面的字還是「平安縣」。
製作高中底檔汽車座套?新平大道上這家店鋪應該是製作高中低檔汽車座套的吧?
水井巷內,這家服裝店的招牌只能靠猜了。
光從門頭上看,你知道水井巷內這家店鋪是賣什麼的嗎?
湟源路上這家店鋪應該是賣化妝品的,門 頭上的「化」字只剩了一個偏旁。
平安撤縣改區已經四五年了,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至平安區公路上的路牌上仍然寫著大大的「平安縣」。
海東時報記者 宜士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