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丸好,我是奔奔。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郭敬明導演的一句名言:
「你可以不喜歡它,但請允許它存在。」
這句話起源於某檔綜藝,是郭導「舌戰誠儒」時的「經典」發言。
最近,有位女孩也引用了這句話,還因此上了熱搜。
事情是這樣的:
兩天前,吉林長春。
有個女孩在有軌電車上拍照,引發了一位乘客阿姨的不滿。
女孩說自己現在在國外讀研,之前在長春上學,所以想拍幾張藝術照留下回憶。
事情聽上去似乎很簡單,不足以拿出來討論。
但尷尬就尷尬在,這個拍照的女孩當時穿的是露背裝,
她拍照的時候,把外套脫下來,露出了背部,
然後站在電車過道上擺拍。
「露背」「擺拍」「公車」「乘客不滿」
幾個吸睛的關鍵詞一組合,這才鬧上了熱搜,
而且迅速引發了網友熱議。
有人覺得,穿露背裝還是什麼的,是女孩自己的自由,不該再拿別人的穿衣自由說事。
奔奔非常同意這一點。
女孩穿什麼的確是她的自由。
就像波妹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上班。
沒人會幹預她,指責她,反而大家會稱讚她的審美,她精緻生活的態度。
所以愛美,愛穿漂亮的衣服並沒有錯。
但u1s1
這件事的重點和矛盾點,其實並不在於女孩穿了什麼。
針對這件事,奔奔也想提出不同的看法:
無論是指責女孩的乘客阿姨,
還是網絡上不支持女孩做法的網友。
大家關注的都是另一個點——
是女孩擾亂了公共秩序,在公共場合,給別人帶來了影響。
為什麼這麼說?
奔奔認真看了現場流出的兩段視頻。
一段是由被指責的女孩自己拍攝的。
另一段,出自那位「不滿的乘客」,一位阿姨。
女孩對媒體宣稱,自己全程都沒有影響交通,影響別人,
她說自己尊重別人的肖像權,照片中出現的人像(車上其他乘客)都作了虛化,
但拍視頻的阿姨懟到她臉上拍,侵犯了她的肖像權。
但在兩段流出的視頻中,奔奔看到的卻是跟女孩敘述相悖的另一面。
先說「有沒有影響到別人」這一點。
奔奔覺得,有軌電車作為公共運輸工具。
作用是讓大家乘坐,而不是拍照。
無論女孩有沒有大聲喧譁,亦或是拍照過程中,有沒有推搡到別人。
這種在公共場所(交通工具上)拍照的行為,都是不值得提倡的。
況且全國防控疫情的情況下,女孩乘坐公共運輸連口罩都不帶,
有個萬一,
全車人都得遭殃。
而且想拍藝術照,你可以去專門的藝術影樓,
沒有任何人會幹預你。
但沒人支持你在公共場所做這種事。
奔奔覺得,所謂對「公共環境」的影響是很抽象的。
不是你非要大聲喧譁才算對別人造成影響,
只要有人覺得不舒服,提出不滿,就說明你在公共場所做的事情是不合適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跟這件事同時上熱搜的,其實還有另外一件事:
上海地鐵車廂,12月起,禁手機外放。
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新增了針對手機等電子設備聲音外放的禁止條款。
針對的,正是在地鐵上,大聲播放視頻的那些人。
視頻外放的人,你說他們有大聲喧譁嗎?
並沒有!
你說他們有大幅度肢體動作,碰到別人了嗎?
也沒有!
但高調的外放聲音卻的確給同車廂的乘客帶來了影響。
所以軌交公司才出面,禁止手機外放。
倡導大家尊重別人,保持安靜。
同理,
電車上拍照的女孩可能並不覺得自己影響了別人,
但的確就是有人感覺到了不舒服,因此才提出指責。
再來說「肖像權」的問題。
無論是從女孩拍攝的視頻中,還是從阿姨拍攝的視頻中。
奔奔看到的,是女孩先舉起手機,拍攝了指責她的那位阿姨乘客。
阿姨一開始只是拿著手機,插著耳機。
女孩拍攝視角
直到女孩拿著手機拍她,
她也才開始拍攝進行反擊。
誰先侵犯了誰的肖像權,結果顯而易見。
拋開這點不說,
女孩在車廂里拍照,把所有其他乘客當成背景,有經過這些乘客的同意嗎?
雖然女孩宣稱自己已將背景人像虛化。
但換位思考,如果奔奔是車裡的乘客,無論你虛不虛化我,我都會感覺不舒服。
虛化,把別人當背景襯托自己的美,屬實讓人高興不起來。
不虛化,直接侵犯我肖像權,那更不得了。
所以,女孩口口聲聲讓別人尊重她的穿衣自由。
可在此之前,她的舉動完全沒有對別人表達尊重。
女孩在公共場合拍照已然是不明智之舉,
奔奔今天之所以來討論這件事情,
除了不支持女孩的行為,
更重要的是,奔奔覺得女孩的認錯態度很有問題。
她跟媒體表現得非常通情達理,可對真正提出不滿的乘客阿姨卻毫不客氣。
她說,一旦有人表達不舒服,她會立刻下車,不再拍攝,否則就是她的不對。
但在現場她又是怎麼做的呢?
確實沒有繼續拍照片,
而是拿出手機開始拍那位阿姨。
不但沒有跟同伴立刻下車,
還跟阿姨展開了面對面battle。
這程度的吵鬧,
可是實實在在在對公共環境造成了影響。
更過分的是,
女孩的攝影師同伴,
直接辱罵起了阿姨。
當時阿姨並沒有說什麼過激的言語。
無字幕時段是男攝影師在罵髒話
奔奔作為一個路人,
都覺得有錯在先的女孩一行人,有點咄咄逼人,
更別說車裡的乘客,和那位被罵的阿姨了。
即便是這樣,
女孩面對媒體的時候,
還在拿「穿衣自由」說事。
其實大家討論的根本不是什麼穿衣自由,
而是一種譁眾取寵的現象。
很難說事情鬧得這麼大,女孩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但不好的趨勢是,
已經開始有人產生了某些猜測,
與其說大家在指責這個女孩的行為,
不如說大家在對現行的「街拍亂象」表達反感。
無論是類似太古里這種打卡名地的拍攝亂像,
還是地鐵、公共運輸上旁若無人的自拍自嗨。
本質都給「鏡頭外」的路人帶來了不適感。
之所以,這些行為會受到指責與懲罰。
也是因為,大家不想再繼續承受這種無妄的不適感,為別人的「自私」買單。
人人都想談「自由」,
但人的自由是有度的。
讓別人尊重你的自由之前,
請先學會給別 人 最基本的尊重。
圖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問題,請後台聯繫我們
公號轉載請後台回復【轉載】看須知
一場「衛生巾互助箱」活動,把中國女孩的秘密扒得一乾二淨
周杰倫這次玩太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