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秋和國慶相碰撞的節日,讓3+7,完美的合成了一個8字!
不過就算是減少了2天假期,依然還有長達8天的小長假,想想是不是還有點那么小激動。這幾天很多寶媽都在群里互相詢問,求推薦附近合適帶孩子玩去的地方,不過也有很多家長說,今年的假期已經夠長了,上半年基本上都在家裡,沒有怎麼上學,好不容易開學了沒上幾天課又開始放暑假,而且現在開學滿打滿算也不過就一個月的時間,還是在家裡好好的收收心吧。
家長在群里還沒有討論出來一個,結果老師就在群里開始發話了!
忘了告訴大家,兒子今年上初一了,開學之後的第1件事就是第1次的月考。
所以老師說的很清楚,月考或者叫階段考只是一個檢驗,而且考試的內容80%都是剛剛學過的基礎知識。
所以在這段時間裡,大家一定要注意好基礎知識的掌握,針對這個假期老師給出了3點指導建議,我覺得還蠻適合自己的孩子去使用,所以在這裡和大家進行一下分享。
1、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架構屬於自己的知識網絡。
自從升到初一之後,學習的內容一下子變多了,變雜了,很多同學們開始覺得學習變得雜亂無章,但其實這個時候需要家長幫助他們把所有的學習者變得系統化,在各個科目之間會有橫向的聯繫,學生可以深入理解所有的知識內在聯繫,迅速尋找突破點,有效提高自己的答題速度和準確度,這樣的話,在每個月的月考當中會讓自己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比如老師推薦將課本知識按照知識點的目錄默寫出其中的系統聯繫,甚至可以自己讓孩子做一份思維導圖,加強課後練習,引導孩子總結不同類型的題和知識點之間的共性,把學過的知識更加系統的掌握在自己的腦海里。
2、查找自己平常的缺漏,準備開學的第1次月考
因為十一開學第一時間就要進行月考,雖然這是一個階段化的檢測,但是今年疫情的關係,孩子升學考試並沒有進行摸底測驗,所以這次的月考很大程度上是那種查缺補漏式的摸底。
老師覺得利用假期的這段時間,可以把平時孩子作業和檢查中的錯題認真思考總結錯誤的原因,最好可以形成自己的錯題筆記,當然形成錯題筆記的目的並不僅僅是要做一本筆記,而是將所錯的基礎知識和思想方法進行一個書面化的總結,特別是那種可以一道題有多種解法的題,這樣在自己的思維當中會獲得更多的結果,而這樣也是一個事半功倍的過程。
3、假期不要安排的太過於緊湊。
十一長假對於孩子來講,可以說是一個簡單的休息驛站,因為現在大家都是集中上課的關係,所以並不提倡進行長途的旅行,但是也不提倡放肆的玩上8天,最好是有個整體的規劃表,用老師的話來講,可以適當的休息,不過一定要保證每天的學習時間大於2個小時。
由於孩子剛剛上到初一的階段,所以,需要把所有的複習內容和預習內容做到完美的統一,也就是說平均每門課可以花上2~3個小時認真的看書,預習一些或者複習一些,而不是隨便的做2道題,複習時間太短,其實對知識儲備非常的不利,也會降低孩子們學習的效率,所以最好是在這樣的時間裡可以一鼓作氣保持學習狀態,不要剛複習半小時就被別的事情打亂了。
8天的時間說慢也慢說快也非常的快,假期結束之後孩子要非常迅速的投入新一輪的複習,所以在國慶期間做好後期的規劃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當然假期中的學習難免會造成一定的疲憊感,難得的國慶假期可以帶著學生適當的放鬆,張弛有度才能提高他的學習效率。
所以學生的十一長假到底應該怎麼過?這真的是一個好好值得規劃的事情,無論是要出門還是在家裡,都應該給孩子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