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學生體育活動中猝死!這隻「惡魔之手」正在伸向孩子,千萬別大意


近日,小編被一則新聞嚇了一跳!


12月6日濱州市濱城區渤海中學北校區一位14歲中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過程中暈倒,緊急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經過醫生初步判斷是心源性猝死,具體原因還需進一步做醫學鑑定。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過後會出具相關的警情通報。



「猝死」一詞,很多人都並不陌生,但多數人認為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事。


那麼,一個花季年齡的孩子,為什麼會在進行體育運動中,突然「猝死」呢?


而且,這還不止一例:


近日,廣東佛山某高校21歲大學生郭某在操場跑步時,突然倒地不起,在經歷心肺復甦、轉院治療後,始終回天無術。


2015年,某大學大一新生,下課後和同學一起打籃球,打著打著,忽然感到身體不適,頭朝前栽倒在地,很快猝死。


廣東某大學大一男生小陽,在學校運動會上,跑完800米後,身體不適,癱坐在地上,儘管被緊急送醫,依然在急診室內死亡。


據悉,近年來,我國「猝死」患者正越來越年輕化。


日前,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的相關教授,研究了廣東地區622例猝死案例,發現心臟性猝死是猝死的主要類型,以中青年為主,冠心病是主要原因。

另有醫生報告186例猝死病例中,18到30歲的竟然占到26.9%,甚至18歲以下的猝死病例也有4例。

在醫學上,還專門有個名詞:青壯年猝死綜合徵。


總之,在猝死這個問題上,年輕人並不是高枕無憂。



年輕人不能忽視的猝死信號


「猝死」看似突發,其實有跡可循,提前了解發病前症狀,有助於避免悲劇的發生。


因此,家長要時刻注意孩子平時的狀況,當孩子出現以下5個信號時,需高度警惕:


與活動相關的胸痛


如果症狀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時加重,休息後緩解,可能為心絞痛發作,要警惕發生急性心梗猝死。


有的患者可能不會出現典型的胸痛表現,可能是胸悶難受、肩膀疼、後背疼、胃疼、牙疼等。



不明原因的症狀改變


若出現冠心病、心絞痛的症狀次數增多、症狀加重、不易緩解等,要高度警惕心梗。


比如以前吃1片藥可緩解症狀,現在吃2片也不管用,以前休息5分鐘就好,現在要休息更長時間等。



毫無徵兆的心慌胸悶


沒有心臟病的人突然出現胸悶、心慌、不明原因的難受;不活動時也憋悶、喘氣困難;每天規律胸痛,比如吃飯後、睡覺前等,也要懷疑可能是心肌缺血,要及早檢查治療。



頭暈乏力、心慌


熬夜後出現頭暈、乏力、心慌等表現,要高度警惕可能是心血管、神經系統在呼救。



另外,因熬夜導致的猝死,在青少年群體中,逐漸成為主要原因。


2018年7月,一高校19歲大學生連續兩晚通宵打麻將,第三天去考試時突然倒地死亡。


21歲某大三學生小陳在宿舍中意外離世,事發前他的身體狀況並無出現異常,其室友懷疑是小陳長期熬夜學習、打遊戲等導致嚴重休息不足所致。


從農村到城裡打拚的24歲快遞哥小武,為了多掙錢貼補貧困的家庭,不分晝夜長期熬夜工作,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最後卻在電梯內猝死。


突然暈厥


心臟病患者出現暈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數暈厥是由於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導致腦供血不足引起的。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暈厥,應儘快去醫院查明病因。



正確的心臟復甦(CPR)


要知道,心臟驟停後的四分鐘內,是猝死的黃金搶救期。


一旦錯過這黃金4分鐘,腦組織將發生不可逆的損害,超過10分鐘,存活幾率將無限趨近於0。


因此,家長和孩子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識至關重要!


首先,你要判斷對方是否心臟驟停。



如果沒有脈搏就說明心臟驟停,需要馬上進行搶救措施。



接著,就需要對患者進行胸外按壓。注意!一定要讓患者平躺在平實堅硬的地面。



14歲學生體育活動中猝死!這隻「惡魔之手」正在伸向孩子,千萬別大意


不光姿勢和按壓位置一定要正確!力度和次數也要到位!




如果力道過輕,反而沒有作用,會耽誤急救。按壓時充足的力道才能保證血液輸送到大腦。



然後,進行人工呼吸。





如果操作對了,可以看到對方胸部會膨起。這時鬆開他的鼻子,口唇離開,讓他把氣體呼出。



如果對方恢復呼吸和心跳,讓他側臥,等待救護車到來。


如果沒有,需要不停反覆「壓胸30次+人工呼吸2次」,直到醫護人員到來。


只要操作正確,哪怕你不是專業醫護人員,也許就能挽救一條鮮活的生命。


日常多注意


除了掌握必要的急救常識,在「猝死」逐漸向孩子群體蔓延時,注意孩子的日常習慣更為重要。


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


英國《自然》雜誌登載過一篇研究論文,顯示:充足的睡眠和心血管健康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質量差,會導致心臟病患病風險增加。


運動要適量


運動過量時,全身耗氧量增大、心臟做功增加。如果出汗太多,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肌供血不足,很容易出現急性心梗甚至猝死。


此外,運動時動作過於劇烈,可能增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的風險,引發心肌梗死。


注意體重


目前認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體重的四高人群是猝死高發人群,平日裡一定要給孩子合理飲食,注意孩子的體重。


關於「猝死」,目前的醫學可能無法粉碎這個「惡魔」,但我們依然不能任由這隻「惡魔之手」伸向我們的孩子,平日裡多注意孩子的身體情況、規律飲食、適當鍛鍊、合理作息,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識。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平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3Ws-G4BMH2_cNUgYbY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