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國家的韓劇,這回不靈了

2019-08-11     獨立魚

眾所周知,韓國人愛拍犯罪片。


可像韓國OCN電視台這樣痴迷的,還真是少數。

不僅十年如一日地引進歐美優質犯罪片,自家拍的片子,也全是一個調性:


《神的測驗》、《特殊案件專案組》、《壞傢伙們》、《Voice》……


《壞傢伙們》劇照


個個都是有口皆碑的懸疑犯罪劇集。


本季,他們再次推出了質量斐然的新劇,而且收視率還創下了5.4的電視台新高。

國內熱度不高,但魚叔可不會錯過——


監視者

Watcher

我們為什麼熱愛犯罪片?


也許是因為:犯罪,刻在了人類文明的血脈中。


考古學家們,曾「偵破」過一起3萬3千年前的謀殺案


在羅馬尼亞的一個洞穴中,一名男子被另一位左撇子兇手用棍棒殺害。

這顆破碎的頭骨,紀錄的是一段與人類文明史並行的犯罪史。



有人的地方,就有犯罪。


哪怕是那些,以打擊犯罪為己任之人——

警察


窮凶極惡的罪犯固然可怖,但更可怕的,是這樣的惡徒得不到應有的懲罰。


韓國政壇腐敗早已不是新聞。

數任總統都先後陷入腐敗案件中慘澹離場。


但實際上,一項2010年的調查顯示:

韓國國內行政腐敗比例「僅」為64%,司法腐敗比例則高達71%



檢方腐敗、警察包庇、權錢交易……


韓國民眾對警方的不滿,更勝政客。


號稱民主現代的韓國,直到2000年才誕生出第一部反腐敗法案


法律難產,制度推行更是艱辛。


各機構下屬的監察部門,往往被同事們視為叛徒、異類而遭受唾棄,處境慘澹。


本劇主角都治光,就是這麼一個倒霉蛋。



其飾演者是老牌影帝韓石圭


身為監察組組長(類似國內的反貪局)的他,專門監察「自己人」的內部腐敗問題,因此被同事們視作眼中釘。

沒一個給這位前輩好臉色。

上頭的人物對這個小部門也不上心,給分配的辦公室竟是地下深處的老破小倉庫。


工作環境極差


手下的組員們更是怨聲載道,溜的溜,跑的跑,實在跑不掉的就自殺

到最後只剩組長一個光杆司令默默堅持。



這處境,一般人早瘋了。


但能當主角的,自然不是一般人。



讓都治光堅持下去的執念,來自於15年前的一場驚人案件


15年前,他發現自己的恩師,一個「模範警察」,實際上卻是個殺妻的兇手。

為此,他一度懷疑人生。


並從此堅定了自己信念:


要將警局中的敗類,盡數清除。


不過15年過去了,這個宏願,還是沒有完成。


一方面,警局內外,仍被腐敗的氣息籠罩:


精明能幹、頗被器重的警隊中堅,為了政績表現,竟然策劃了一起監守自盜的兒童綁架案

還將同夥盡數殺人滅口。

冷峻淡漠的外表下,是一副惡魔嘴臉。



這位殺人魔的上司、搜查隊張隊長也不是個善茬。


表面上破案無數、屢立奇功。

實際上與眾多財閥勾結,經常為各位富豪大開方便之門。


犯罪不要緊,有人願意撈你就行


作為回報,對方自會吐出一些臭魚爛蝦的案件。

雙方互利共贏,把權錢交易演繹到了極致。


都治光的直屬上司表面上大力支持調查,實際上不過是為了迎合反腐倡廉的新任廳長。


一旦涉及自身安危,就態度大變。



全警局上下,有人貪錢、有人愛名、有人逐利

就是沒人匡扶正義


不過都治光自己,其實也不是什麼白蓮花。


十五年的執念,已然煉化成了陰鬱的火焰,在他心中延燒。


偽造證據、刑訊逼供、設局陷害……



如今的他,在「反腐」這條路上,儼然有點走火入魔


丟失了「程序正義」這一道德高點的「警察獵手」,和他獵殺的那些肆意破壞體制的腐敗警察們,到底有多少不同呢?


然而他自己,已經無暇考慮這些問題。


眼下,一起財閥失竊案,引出了一本「賄賂帳本」。

倘若得手,便能將全部敗類一網打盡。

這是都治光等待一生的絕佳機會。



身後,十五年前那起案件的陰影,又重新攀上了他的脊背。


當年唯一的目擊者,金隊長的兒子金英郡已經成年,同樣加入了反腐部門。

勢要將父親身上的疑點一一廓清。



兒子替父查案,人之常情;


但令人難以理解的是,當年負責案件審理的前檢察官也重新站了出來。

在那樁案子之後,她被警方內部的黑暗勢力盯上,慘遭酷刑,自此患上了嚴重的心理疾病。



如今,她捲土重來,以律師顧問的身份加入了都治光的反腐團隊。

其實是在宣告:


十五年前的事件,仍未終結。



籠罩在警局上方的陰雲,是長久以來綿延不斷的同一朵。


可是僅憑心思各異的這三人,真能守得雲開見月明嗎?


要知道,「治理公檢法腐敗」說得輕巧。

可連在國內一向雷厲風行、說一不二的韓國總統文在寅都束手無策,節節敗退。


今年3月,韓國偶像團體Bigbang前成員李勝利夜店案震驚韓國朝野,餘波甚至遠及海外。



娛樂圈醜聞、財閥勢力介入、警察官員瀆職……這起案件本身,可以說是韓國社會腐敗亂象的一大縮影。


而文總統也將之視為清洗公檢法系統的絕佳機會,下令嚴查、徹查

連十年前的張紫妍事件也被勒令重啟。


「檢、警領導層,要以組織的命運為賭注,徹底查明真相。」


總統這話說的激動人心,人民群眾反響亦是十分熱烈。

全國上下,都將其視為韓國司法機構的一場「翻身仗」。


然而事實證明,這身子,翻了360度

5月,韓國檢方以證據不足為由,宣布李勝利無罪


被判無罪的李勝利露出了微笑


而重啟調查的張紫妍案,最終也因為「調查難度過大」,最終不了了之


此前一路高歌猛進的文大總統,這次摔了個大跟頭。


恐怕任誰都想不到,現實竟能魔幻至此。


網上更有人吐槽,韓國人的正義,都用在了拍電影上。


那麼,韓國社會的腐敗狀況,真就無藥可救了嗎?


這些攝動人心的犯罪劇集,拍出來終究不過是望梅止渴嗎?


倒也未必。


韓國目前實行的反腐措施,實際上學習自中國香港


同為昔日「亞洲四小龍」,今日的韓國,與三十年前的香港,十分相似。


經濟被財閥高度控制,行政、執法機構腐敗嚴重,民眾怨聲載道。


當時的香港警察部隊,被稱為「能用錢買到的最佳部隊」。


這些故事也能從《跛豪》,或者近幾年的《追龍》中能窺見一斑。


最終,1973年的「葛柏案」,徹底引爆民憤。

大量民眾走上街頭,要求緝拿嚴重貪污的時任總警司。


最終,港府在壓力之下,成立了「廉政公署」這一獨立機構,對司法機關進行監督。



歷經三十餘年監管,期間經歷無數衝突,香港警界,才最終被拉回正軌。


正義的碩果,不是一天結成的。


而是無數人的鮮血與汗水,經年累月灌溉得來。


《監視者》中,講述過這樣一個寓言:


特洛伊的卡珊德拉,預言特洛伊將毀於木馬,卻無人聽信;


待到國破城亡之後,惱羞成怒的國民,卻反過來遷怒於卡珊德拉,將其殺害。


這個寓言傳達的,究竟是什麼道理?


懦弱的上司看到的,是「不要傳播不好的事情」

而主角都治光看到的卻是:

人類是軟弱的、愚蠢的、自卑的、善於遷怒的;


正因如此,唯有血淚,才能喚醒他們


倘若正義需要犧牲,那麼不妨「自嗣同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1XmgmwBvvf6VcSZPl9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