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亦菲劉詩詩:99%人都有的變美瓶頸!普通人也能get的明星級轉型心機是?

2020-09-20   美即是正義

原標題:劉亦菲劉詩詩:99%人都有的變美瓶頸!普通人也能get的明星級轉型心機是?

除了變美,99%明星和普通人都會面臨的外表問題是什麼?

相信一個答案會得到大多數人的贊同—— 轉型

簡單例子,最近熱度比較高的兩位明星,現階段最大的問題幾乎都可以說是轉型。

比如劉亦菲的花木蘭:

雖然評分江河日下,但罵編劇的比較多

雖然國民度無須質疑,但提到劉亦菲的作品,很多人印象中還是N年前的 「天仙三部曲」,迫切需要新形象刷新認識。

美是夠美,但也真的很古早了

而無論花木蘭也好,天仙攻也好,劉亦菲轉型的路人好感度雖然不低,但有效度很可惜得不高——哪裡出了問題?

同樣面臨轉型問題的,還有最近出新劇的劉詩

收視率有待提高

比起早期的溫婉舒服,近幾年的劉詩詩明顯在努力向 時尚、表現力、衝擊力等方向轉型。

看妝容和照片色調,可以明顯對比出差異

無可否認,她有著即使在演藝圈也很出眾的身材和頭身比例,如果專注於看肢體和身材,表現力相當不錯。

毒舌網友也常有稱讚

但另一方面,她本身更接近 淡雅的五官和表情,無疑制約了她的轉型——

最近稍微往 溫婉女人味靠攏的效果還不錯,中間有一段走 短髮攻氣路線,即使有路人好感濾鏡,也必須說那個階段的造型很不劉詩詩,也說不上適合她或好看。

左邊那個時期,她特別喜歡這種特暴露發量和頭型的髮型,不知道圖啥

仔細想想,活躍在鏡頭前和網友討論區的女明星們,其實或多或少都經歷過 「轉型」——

轉得不好時,不僅效果不美,還被全網嘲,商業價值甚至事業發展都受影響:

典型例子是復出前的趙麗穎

但轉型出彩後,不僅美出新高度,而且連群眾緣和商業機會都大大增多—— 轉得好,真得在好多方面都很吃香

比起復出前,最近的小趙被稱讚有氣質多了

不僅是明星,普通人絕大多數其實也要面臨 「轉型」,後台有好多相關提問——

到一定的年齡或人生階段後,或是為了工作需求,或是個人偏好發生改變,都往往需要轉型。

唐嫣這兩年也在轉御姐,近期的風格明顯更受廣告商青睞,商業圖基本是御姐風

但具體說起來,要不要轉型?要怎麼轉型?

萬一自己的硬體和自己喜歡的風格不合適,又或者自己需要的風格和自己的硬體不合適,又該怎麼辦?

這倆硬體都不錯,但轉型來講,都轉得一般

考慮到這問題如此普遍又如此重要,今天簡妮想結合女明星,來聊聊 明星和普通人轉型過程中會面臨的種種常見問題和處理思路——

01

「XX歲就應該」式轉型

正如簡妮我一直以來的主張,無論是轉型還是其他的處理,都一定要先思考 「為什麼」,而不要盲目地去做——

回到轉型, 一般來說,我們為什麼要轉型呢

從外因來講,最常見的原因應是 「到這歲數了就應該……」「結婚生娃了就應該……」的傳統觀念。

女明星可能比普通人有更大的經濟自由,但顯然也要受這種觀念影響——想想許晴《花少》那會吧!因為表情舉止還像小女孩,不知道被多少人說 為老不尊

不過這兩年的輿論環境好很多

再比如楊冪,剛生小糯米那會基本還是「少女冪」人設,也被指責為了維護人設,刻意迴避自己媽媽身份:

雖然主角是楊冪,但認為當媽媽就要像媽媽也有點狹隘吧……

這種觀念甚至很難說是群眾「強加」的,畢竟,上一輩的觀念常是如此,有些時候,甚至連明星本人也深深認可這種觀念。

比如馬伊琍,早期就認為自己要家庭為重,首先是媽媽

先說態度: 簡妮我當然不認可「什麼年齡/人生階段就一定要怎樣」這種觀念!且不說態度很蠻橫,而且抹煞了個體差異,不利於我們追求幸福和快樂。

但簡妮我也不是那種說「這種說法很蠢,不要在乎他們就可以了」的 雞湯型。

畢竟,一來這種說法太普遍,很難完全忽略,二來,這種說法並非完全沒有參考價值——但一般人的理解和處理往往有點問題。

簡單例子,「甜心教主」王心凌——到一定年齡後,因為覺得自己不再適合走甜蜜少女路線,她開始嘗試 輕熟性感

看封面就能看出轉型變化

但不難猜想,轉型並不成功(你應該一點印象也沒有),結果又回去唱甜美,但依然很撲(估計你依然一點印象也沒有)

根據訪談,她自己的認知是,因為 「沒有做自己」所以轉型失敗:

當然我認同這點,但不認同她的解讀

而當主持人提到「可是你覺得會有人喜歡成熟女人的甜美和俏皮嗎?」,她的回答是「因為我不是裝的」。

這句話其實很樹敵:所以成熟女人甜美俏皮失敗,人家就一定是裝的了嗎?

這種心態真的超級普遍!把轉型失敗的原因歸結於 「不是自己」,然後認為自己只要做自己就好,別人不接受是自己運氣不好,但對此也束手無策。

但我們是否能換個角度看問題呢?

「xx歲就應該」其實是一種大眾心理普遍認可的審美模板——順著別人已有的認知,肯定比打破別人的認知更容易,有些人就能很聰明地「順水推舟式轉型」。

比如胡歌,車禍後經歷生死,轉得更成熟,能理解這種轉變,也符合大眾認知

但這當然不意味著,我們只能一味地順從大眾審美,甚至假扮自己完全不是的人——

大眾有固定審美模板嗎?當然有。 但這審美模板沒有例外嗎?當然不是

比如許晴,當時被噴一把年紀還少女心為老不尊,但這兩年,也越來越多人 能欣賞到她的「老公主」式生活態度的美——

現在又有很多人羨慕

再比如伊能靜,也是一把年紀依然少女心。

討厭她的固然會說她作,但欣賞她的人,卻能結合她苦澀的人生經歷,理解她對甜美少女心的追求,並讚揚她這種 「生活很殘酷依然要努力生活得美」的精神頭很難得。

當然,她說梅艷芳之後風評又轉換了。

發現了嗎?

即使不符合常規的大眾審美模板,但只要大眾能get到你的魅力並喜愛你,「xx歲就一定要」肯定不是絕對的。

與其說王心凌的問題出在「想要做自己但不被市場接受,勉強轉型但市場依然不收」,不如說,她的問題出在 沒有足夠的思考和個人魅力——

她的第一個誤區, 是勉強進行自己內心都不認可的轉型,也多少因此轉得並不出彩,自然很難得到市場認可。

雖然這年齡輕熟造型更符合大眾認知,但也不代表大眾要對所有輕熟造型都買單啊!

反例是馬伊琍,最近憑《旗袍美探》里 又嬌又媚的好狀態很是吸了一波彩虹屁:

平常沒注意,她身材皮膚原來這麼好

說實話,她在我印象中一直是賢妻良母型,之前對外界基本也傳遞這類定位。

而看最近的訪談,她變了——她開始 更專注於自己,觀念轉變成「覺得自己狀態好,身邊的人才會更快樂」。

我們管不好全世界,但管好自己是一個好開始

有這種思考做內在推動,內外合一的「轉型」自然又快樂又順利——比起王心凌那種彆扭糾結,效果當然要好太多。

而王心凌的第二個常見誤區,是 把一切都歸因為市場不接受——

「成熟女人的甜美俏皮」雖然不符合大眾一般認知, 但如果她能把這種風格表現得很棒很有吸引力,未必不能獲得喜愛,甚至可以獨樹一幟。

比如清純臉走港風路線的陳都靈,反而顯得很獨樹一幟

但如果觀念永遠停留在「市場不喜歡我是市場的問題,我失敗就是因為做自己」,那 自然很難花精力去探索如何更好地發揮魅力贏得喜歡,容易永遠停滯在抱怨和不滿。

總結一下,我們當然需要參考「XX歲就應該」的社會觀念,甚至順水推舟進行轉型——但這肯定不是絕對的!

即使你想要呈現的形象與大眾期待有偏差,也不代表你要丟失自我—— 努力地呈現你的魅力,擴寬大家的審美頻道吧!雖然應該會更艱難更小眾些,但這些質疑不是更能催生有力的自我嗎?

比起一會兒女漢子一會兒學霸的女明星們,許晴的老公主定位現在看起來反而很真實和有魅力

02

工作/環境需要我轉型?

除「XX歲就應該」的社會觀念外,明星和普通人都會面臨的轉型外界原因,還往往有 工作需求——

以明星為例,一定年齡後,即使臉部狀態還不錯,但由於 搭戲問題,很難再演純愛偶像劇。

陳喬恩搭王一博的組合就被噴了

不僅如此,這兩年大眾審美正在逐漸偏向風情女人味,明星的造型也基本往這方向靠攏。

這圖挺美,就是不太認得出是劉詩詩

而更不用提 時尚資源——

硬照表現力往往跟衝擊力高度相關,而與清湯寡水或宜室宜家的大眾審美背道而馳。

為此,即使硬體上並不十分適合,也往往要轉到風情滿滿頻道:

劉詩詩的近期時尚硬照,多為濃妝

而劉詩詩還算幸運的,畢竟她的「不適合」也就是「風情感不是她最佳狀態」的程度……

而小趙則要慘得多,剛開始走cool感時尚路線時,多少人嘲諷她 穿龍袍也不像太子——她自己也未必樂意,但是工作要求,沒辦法。

一臉「我應該在車底,不應該在這裡」

不少有類似經歷的普通人,應該很能理解體諒這個階段的趙麗穎。

明明是娃娃臉,但工作需要一定要穿得嚴肅鄭重;明明是柔和臉,但工作需要一定要穿得很強硬;自己也知道不搭效果不好,但還是要忍著——這種情況真的很常見。

但理解體諒歸理解體諒,理解體諒並不能解決問題——

雖然很理解體諒,但這個效果也是真實的差勁

看過職場成熟度 這篇的話,我們不妨 用結果導向重新審視下。

時尚品牌要求cool感高級感精緻感,並不是說照搬衣著化妝就可以, 核心目的是讓品牌顯得高逼格、有時尚感、讓人嚮往

而從這角度來說,小趙的詮釋從結果上顯然是不合格的——對比其他女星,效果差異更明顯。

同一個品牌,AB和楊采鈺詮釋的效果顯然更好

類似的,工作環境要求穿著成熟嚴肅, 核心是傳達出認真、靠譜、職業化的形象,讓同事和客戶更加放心,從而 更好地推進工作目標的達成

只是穿衣打扮合適,但言談舉止跟不上,這種轉型也只是「虛有其表」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最近寫了一些職場相關, 因為轉型並不是一個只靠改外表就能解決的問題

AB在《創業時代》穿得很職業了,但這表情像職場精英嗎?

從結果導向來看,問題似乎變得更複雜了—— 轉型不僅要形式上外表上轉變,而且要由內而外全方位轉變,這也太嚴格了吧?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機制其實也寬容: 只要你達到了環境要求的核心目標,其實並不嚴格要求你一定要按特定形式

比如許晴,即使是現在,也有很多人並不喜歡她老公主這定位,但她的少女心並不影響她在工作中的角色塑造:

這個嬌滴滴的熟女形象,非常立得住

也因此,即使她在生活中少女心一點,甚至表述得任性一點,大家也往往更寬容。

但如果她演一個冷艷英氣的角色,還要嬌滴滴,肯定就被詬病了

再比如普通人,工作中是不是一定要穿深色、穿西裝、穿高跟鞋,才能顯得精緻講究高級又可靠?

這些當然一定程度上有用,但絕對不是必然要求—— 核心是你有沒有讓人覺得你專業靠譜可信,有沒有達成工作目標,而不是你沒有照搬一套妝容/髮型/穿搭

石原里美在《Unnatural》里穿得很隨意,但沒人會因為她不夠精緻質疑她的專業性和認真度

說到底,這其實是兩種不同的心態,它們帶來了不同的狀態和結果——第一步的心態轉變很重要。

一種心態是,我也不願意搞成這樣,但工作/環境需要沒辦法啊,效果不好我也不想的——

無奈是無奈,但這種態度 無益於解決問題,還顯得對結果不夠負責,由內而外地讓人覺得不夠可信可靠。

小趙被罵最嚴重的時期,是不是就給人這種感覺?

相比之下,正如我在職場篇反覆強調的,成熟的態度往往是結果導向的,並懂得把達成工作目標放在個人的感情想法價值觀之前。

復出後的小趙,就很有這種感覺:

我知道這造型是要給人cool感有型又優雅的狀態,我會努力通過妝發造型表情肢體語言等達到這個目標——同樣是改妝發造型,積極感自在感大大提升。

不是腦補她的內心OS,而是她給人感覺確實大不一樣

一種雖然改了妝發造型,但依然給人感覺「被強迫」「被推擠」。

一種則是積極地對效果負責,靈活地選用讓自己和受眾都舒服的轉型實現方式。

心態不一樣,表現出來的狀態就大不一樣,轉型效果自然天差地別。

大家嚮往顧佳,但如果只copy穿搭但沒有她積極自律的心態,可能只會覺得好煩,就沒有那種魅力了。

當然,要深入思考工作/環境要求的轉型核心目的是什麼,又該如何達到,這種「結果導向」的實質性滿足,顯然比簡單地形式上copy一套妝發造型要難得多——

但正如前面說的,簡單copy造型其實並不能真正有效地「轉型」,轉型的效果和反饋也多半不好。

通過思考和行為展露出自己的成熟度,比穿得成熟甚至更重要——是「我為了達成工作目標,積極地讓自己顯得可靠」而不是「工作要求我一定要穿正裝誒怎麼辦」。

03

個人情況改變了,要轉型嗎?

內因當然也會推動我們的轉型,最常見的情況,是隨年齡增長,硬體發生變化,所適合的風格場景也不再一樣——

這個時候,如果還照搬原來的定位,往往會很尷尬:

比如董潔頂著這個臉演校花,顏值和狀態都沒有信服力

包括開篇提的兩位85小花,也都嘗試過校園劇角色——

她們當然很美也很清純,但說真的,這個輪廓感演青春劇真的有些違和。

青春年少的主要特徵就是軟,這倆這階段骨多肉少,演學生真的有點違和

關於硬體改變,劉亦菲是常被cue到的例子,說她輪廓變硬了,不再仙氣了。

網友還有做過對比,其實仔細看每個部位變得都不多,但整體感覺差了不少。

頭髮變貼、下頜變肉變寬變方——整張臉的重心下移了,顯得垂

即使我是劉亦菲的路人粉,也必須承認她的硬體確實發生了變化,「仙氣」不如剛出道那會強烈, 確實需要轉型——

畢竟,雖然誰都會變老, 但仙女這個定位默認不應該受地心引力影響。她現在的狀態固然還是很美,但比早期「貼地」不少。

但這種變化一定是壞事嗎?

且不說硬體能不能演20年仙女,演20年都是仙女也很無聊吧——貼地之後反而能勝任一些 凡間美女角色,未必是壞事。

《夜孔雀》和《露水紅顏》里也很美啊!

主要的問題,其實出在轉型後的路線規劃——

首先,天仙變硬朗了嗎?絕對有的,花木蘭里更加明顯,甚至可以作為優勢:

你讓小龍女時期的劉亦菲來演這角色,就沒有說服力——所以這角色用來轉型真挺好的

但硬朗是不是必然代表著攻氣呢?當然不!

「攻」的核心是攻擊力衝擊力,硬朗與之相關,但並非充分也並非必要條件。

不然為什麼幾乎毫無骨骼感的王祖賢也可以很攻?

即使單從外表硬體說,劉亦菲也是不「攻」的:

較低的眉眼立體度、小五官、稜角不算分明的眉形,偏圓偏短的眼睛,偏圓輪廓不清晰的嘴唇——都顯然不是攻氣所偏好的 鋒利掛

同樣是小倩,鍾楚曦就比她攻很多

她的硬更接近 軟中帶硬,而非張揚的一味的硬,她的攻氣比起霸氣外露,更接近 隱忍中暗藏的一股子堅定——

本來指望《花木蘭》能把這種特質顯現出來,結果沒想到編劇這麼坑。

大家覺得花木蘭表情太單一——所以下次就換個不那麼攻氣的角色吧

劉詩詩更是了,因為輪廓變硬,開始走攻氣路線:

按說這條路上還有劉濤,但我真不想放圖了

但「硬」真的不等於攻——

她也是圓五官小五官,輪廓淡而比例規整,甚至沒有劉亦菲的高挺鼻加持攻氣。

這當然不是說她不好——論淡且淡而有味她第一名,輪廓上的「硬」更是加強了她的冷感,走清冷氣質路線明明手到擒來。

這一組就很好看

要稍微宜室宜家一點,從長相硬體里取一點冷氣,比凡間煙火氣多一點疏離,優雅的天鵝也極在大眾審美頻道。

肩頸真的太美

但硬要把「硬」粗暴地等同於「攻」,亂搞老攻人設,效果自然差勁——但真的很多人在做這類粗暴轉型。

說真的,這表情就不攻啊

一個黃金總結:

即使你的硬體發生了改變,比如變成熟、變硬朗、變氣場,這種改變也往往並不是換頭式的, 不代表你要完全轉到一個原來從沒有嘗試過的新頻道

林依晨轉型很成功,但你能讓她演個海王渣女就不一定可以了

比起「變硬朗了就要攻氣路線」這種直肚腸的想法,更實際也更有效的思路,一定是「 在自己本身風格上加入新元素,調配出新的個人風格」。

用更好理解的話說,變硬朗不代表你要從100%可愛轉100%氣場,這從硬體來講就不現實。更可能的思路是50%柔和(可愛往往柔和)+30%溫婉+20%氣質—— 切勿簡單粗暴地對號入座式轉型

比如,楊丞琳的轉型,就是在本身硬體上精緻了一些,女性化了一些,但她也並沒有要挑戰很有氣場的定位。

台灣有不少女明星,都轉型轉得挺好的

前面cue過的陳都靈,也並沒有試圖把自己搞成關之琳或者王祖賢那樣熟女掛的風情萬種——一方面自己硬體撐不住,一方面也比不過前輩,還不像自己。

所以她的復古風裡面是夾著一些韓系和少女感的,適合她又特別

這裡面又牽涉到「自我」相關的一系列轉型問題,比如 「我喜歡的風格我不適合」「我喜歡的風格別人不喜歡」等等——

具體應該怎麼做?想快點看到下期的話,記得 點個在看催更啦!

—更多找風格相關?

—更多和85花相關?

商業合作/轉載申請,請聯繫bethebeau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