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每年都給貓打疫苗,那不是為它好,而是在害它

2020-02-21     萌寵指南


每年2、3月份,是給貓狗集中接種疫苗的時候,今年因為還未復工的原因,所以給貓狗接種疫苗的時間都被推遲了。

但這兩天筆者發現,在一些寵物交流群里,陸陸續續有鏟屎官開始詢問,貓咪到底要不要每年都打疫苗。筆者原本以為這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問題,可一些鏟屎官的回答讓筆者難以接受。

甚至有些鏟屎官多年來,在堅持給自己的貓咪每年都定時接種疫苗,還美名其曰是為了貓好,可殊不知,每年給貓咪打疫苗,真的是在害貓。

​為什麼要給貓咪打疫苗?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為什麼要給貓咪打疫苗 ,幼貓在剛出生時,會食用母乳,母貓的母乳中,含有一種叫「母源抗體」的東西,這種東西能讓看似弱不禁風的幼貓百毒不侵。

但幼貓在斷奶後,母源抗體會逐漸消失,直至斷奶13天後,母源抗體會消失殆盡,而此時的幼貓體內根本沒有任何抗體,它們在病菌面前,猶如待宰的羔羊一般脆弱。

所以就需要主人手動給幼貓接種疫苗,一般幼貓從2個月開始,需要陸續注射3針疫苗,2針貓三聯,一針狂犬。貓三聯的作用是預防貓鼻支、貓杯狀、貓瘟等疾病,狂犬疫苗是為了預防狂犬病。

​疫苗的工作原理

但您要明白的是,疫苗並不是抗體,相反,疫苗是活性細菌,是被用生物技術去掉了危害,只保留刺激貓咪自身免疫系統的活性細菌。

這些無害的活性細菌(疫苗)被注射進貓咪體內後,會刺激貓咪自身免疫系統,一段時間後,貓咪的免疫系統會對「疫苗細菌」產生「特殊抗體」,並產生「抗體記憶」。

當下一次這種病毒再次入侵貓咪體內時,沉睡的抗體記憶就會甦醒,然後製造抗體,消滅病毒,這就是貓咪疫苗的工作原理。

​不用每年都打疫苗

而貓咪不用每年都打疫苗的秘密就在「特殊抗體」和「抗體記憶里,因為貓咪一旦接種疫苗成功後,疫苗能保護貓咪7.5年左右。

即便是疫苗效果會隨著時間慢慢流失,但仍有「抗體記憶」在工作,一旦有同種病毒入侵,在抗體不足的情況下,貓咪體內的抗體記憶會被喚醒,從而開始製造抗體,消滅病毒。

​每年打疫苗是在害貓

所以貓的一生,在2個月時,完整注射疫苗之後,在貓咪5歲時,再去打一針加強貓三聯,目的是為了防止首次免疫沒做好,除此之外,貓咪不需要打任何疫苗。

可能有鏟屎官說,我不差錢,我想每年給貓咪都打,這樣安全,但實際情況是,每年都注射疫苗,會讓貓咪體內抗體水平過高,或者爆棚。

這並不是什麼好事情,一旦貓咪體內抗體太高,就會引發貓咪免疫系統疾病,例如注射部位肉瘤,癌症,溶血性疾病等。

​因此沒有必要每年都去給貓咪打疫苗,每年打疫苗,並不是為了貓好,相反會害了貓。

如果您不放心,筆者建議您把打疫苗的錢,拿來給貓咪買肉吃,貓咪多吃肉,身體抵抗力會增加,也能起到「疫苗」的作用。

所以如果您真的愛貓,別買疫苗,買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uiianABgx9BqZZIlG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