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輸球低分卻大勝,林書豪仍需在進攻與組織作出選擇

2019-10-14   籃球歸之路

上場對廣廈狂砍40,媒體上一片歡呼,仿佛要將林書豪來CBA之前受到的質疑一掃而光。然而第二場對江蘇只得11分一下讓林書豪的球迷回到了現實,更尷尬的是球隊卻大勝了江蘇。季前賽的表現並不能說明一切,林書豪還需要繼續適應CBA的節奏和自己的角色。應該大膽自己進攻還是串聯全隊,這是個擺在他面前的難題。

昨天發了微頭條評論了林書豪第一場的表現,說一場季前賽並不能代表什麼,正如今天的表現也不能說明什麼。但是林書豪的球迷似乎很不滿意,大概認為我在吹毛求疵。但是對不起,CBA對小外援就是吹毛求疵的嚴苛。各種冷嘲熱諷質疑我水平的不少,不得不再發了一條,話有點難聽但是實話。對於看慣了NBA對CBA不屑一顧的球迷,看來有必要給他們科普一下林書豪想在這裡立足並不是想像中的虐菜一樣容易。很多人以為CBA就是NBA的飲水機都能打成超巨的聯賽,首先來CBA的是猛龍林書豪,而不是籃網黃蜂時期的林書豪。林迷們找的NBA不喜歡華裔而導致林書豪找不到工作的藉口,掩蓋不了他重傷之後下滑的事實。事實就是林書豪現在只是NBA飲水機到板凳末端的水平,也就是說他和其他外援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場均10分只是過去,不代表未來。

刷出爆炸的數據是一回事,幫助球隊贏球又是另外一回事。所謂巨頭般的數據,在中下游球隊無限開火權其實沒有什麼意義,真正的巨頭只有像馬布里和哈德森關鍵時刻也能爆破對手的。但是就算強如他們,在球隊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隊友不給力的時候也是空砍群群主,在山西和佛山馬布里分數很高但球隊打不進季後賽、在青島和東莞(現深圳)時哈德森也只能一輪游。

林書豪現在最重要的是他的心態,從弱隊主力到強隊飲水機再到CBA,這過山車一樣的下滑的確非常難熬,林書豪能從陰影中走出來也非常不容易。但他來到CBA,不但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從飲水機到隊里一二號角色的轉變,也是他需要儘快適應的。CBA並不是他輕輕鬆鬆就能淘金,也許找回狀態還能回歸NBA的地方。在這裡他的一舉一動都在聚光燈下,稍一表現不好就會招來各種質疑。

林書豪幸運的是,現在的北京隊擁有完整的防守體系和成熟的打法,這種打法在馬布里和艾倫傑克遜的手裡運轉得很流暢,雅尼斯也將他改造得更好,但是老邁的馬布里和缺乏強行得分能力的傑克遜難以更進一步。目前北京最大的困境是沒有強力國產內線,關鍵攻堅時除了方碩沒有其他人。第四節單外援時,上大外援就沒有組織,上小外援內線非常吃力的兩難局面不止一次出現。

了解完北京的體系,就知道林書豪要成功首先得加強自己的強打能力特別是關鍵時候。要知道傑克遜的組織已經是CBA頂級的,但是沒有關鍵時刻爆破對手的能力,對手就不會改變陣形來包夾你,隊友就不會獲得大的空位出手。前兩個賽季北京都止步第一輪,證明這種人員配置打法的上限只能到此,國內球員沒有太大變化,希望只能寄托在林書豪身上。如果北京的成績沒有進一步,林書豪在CBA的評價就是普通外援。記住,打CBA名氣比林書豪大的外援不算少,栽跟頭的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