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慢性腹瀉患者腸鏡檢查自述:最好的藥就是免疫力

2019-05-14   健康吱聲

我是一個慢性腹瀉患者,不知道什麼情況,從2014年開始,直到現在差不多有5年的腹瀉史了,不過,現在已經差不多痊癒了。

經常拉肚子到醫院做腸道檢查

我曾在網上看到說經常拉肚子的人容易患腸癌,心裡很害怕,就去我們當地市級三甲醫院做了檢查,醫生說讓我選擇兩種檢查方式,一種是檢查大便,說這種檢查方式可能不清楚,不準確;另外一種就是腸鏡,給我說腸鏡檢查比較清晰,比較準確,腸道的變化都在鏡頭裡看的一清二楚。作為患者,毫無疑問,肯定會選擇後者。

為了省點錢,我就沒有選擇麻醉,直接用腸鏡的儀器檢查。

在檢查之前,他們還會用一個儀器,通過管道插入大便口內,往腸道裡面輸送一種液體,當輸送到一定的量,你就會有很強的便感,護士一般會讓你忍一忍,再多輸送一定液體到體內,以增加較強的便感。然後就去洗手間完畢後,再來做一次。一般會做1-3次的樣子(因為時間久了,我忘記前面是2次還是3次了,我總共做了六七次,後面的幾次都是收費的,每1次,15元。前面幾次是用一種渾濁的液體,不太清楚是什麼,後面的幾次,用的都是清水,覺得那位護士好像偷工減料了)。護士還會讓你看一下拉便的質量,當拉出來的都是清水,說明就符合腸鏡的檢查了。要是拉出來的比較渾濁,就需要再做幾次。因為擔心腸道的宿便會擋著腸鏡的鏡頭,影響腸鏡檢查結果。

腸鏡檢查

做腸鏡的過程中,醫生與我不斷的互動,不斷的說忍一忍,實在堅持不了了,說一下,停一下,再繼續。相對來說,這位醫生的耐心還是不錯的。在腸道清洗了6-7次了,結果在腸鏡檢查的時候,還是通過鏡頭看到了腸道中有很多宿便沒有排出乾淨。可能就是我經常不運動,腸道蠕動慢,導致宿便就久積在體內,很難排出去。就算排出去了,還是會有新的宿便形成。

所以在這裡還是勸讀者朋友,多運動,多吃蔬菜,多喝水,少熬夜,少吃辛辣與過於油膩的食物,早起早睡,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人的身體其實是非常神奇的,只要有以上良好的生活習慣,再通過自身的免疫力,經過半年到一年的自身調整,就算不吃藥,腹瀉也會逐漸自愈。所以說最好的藥就是免疫力。

經常散步有助於身體恢復

我從2018年11月開始堅持散步,偶爾的也跑跑步,每天下午20到30分鐘左右,晚上30分鐘左右,主要也是就是散步、跑步,偶爾的扭扭腰來增強腰部韌性與腹部的蠕動。飲食上我不吃過於油膩的食物、麻辣燙,日常多喝溫開水,早上起來都會喝一小杯。現在已經差不多好了。

在做腸鏡的過程中,非常疼痛。若是有同病相憐的朋友做腸鏡檢查,還是建議麻醉吧。希望還是不要有腹瀉,人人都健康。最後,祝福在讀的您及所有朋友:身體健康,生活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