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抗病毒治療停藥,是B肝臨床治療中的關鍵步驟,也是很多朋友疑惑的問題。首先,不清楚B肝治療達到什麼程度可以停藥,另外對如何實現B肝抗病毒的平穩停藥是備受關注的事情。對於抗病毒治療,達到停藥標準者,如果停藥合理,甚至可以實現臨床治癒後的自愈。當然,如果不合理的停藥,或者沒有關注到停藥後的一些注意事項,也會導致B肝復發、B肝病毒反彈。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B肝停藥,要有正常的肝功能
32歲的魏先生,是多年的B肝小三陽,6年前經過干擾素以及核苷類抗病毒藥物的序貫治療,前後用了將近4年時間,實現了B肝的功能性治癒,肝功能恢復正常,hbv-dna低於500copies/ml,且沒有出現肝纖維化或肝硬化。通過多次複查,魏先生的肝功能平穩,病毒無明顯複製,持續性應答良好。根據臨床功能性治癒的標準,可以考慮抗病毒藥物的停用,也可以持續進行抗病毒治療爭取表面抗體的出現。不過,對於魏先生來說,由於長期的經濟壓力,且後續抗病毒效果不十分確定,決定停藥觀察。
關於B肝停藥,大家有一個誤區,採取「猶豫」的方式停藥,就是通過逐漸減量用藥的方式停藥,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B肝停藥,需要立刻中斷用藥,查看免疫應答是否持續,增加對肝功能及hbv-dna的複查頻率。通常情況下,連續複查3-4次(每次複查間隔3個月),如果沒有出現hbv-dna的明顯反彈或肝功能的損傷,說明應答持續性良好。簡單的說,相當於採用藥物治療後,體內的免疫系統戰勝了B肝病毒。
B肝停藥,要有正常的hbv-dna
魏先生截止目前,停藥已將近兩年,多次複查肝功能、hbv-dna定量包括腹部B超檢查均無異常,基本實現了平穩停藥。但是,在最近一次肝功能複查中,魏先生谷丙轉氨酶為45IU/ml,其他結果正常,這讓魏先生有些擔心,懷疑是B肝復發,在一天內多次找到我的老師諮詢目前的情況。為了謹慎起見,結合魏先生的兩對半定量檢查結果,發現B肝表面抗原依然在臨床檢測下限,hbv-dna未出現反彈,並不建議立刻重新開展抗病毒治療,一個月後進行再次複查。
一個月後,魏先生的複查結果顯示正常,考慮並非B肝復發而是熬夜、勞累或檢查前的活動因素導致的轉氨酶升高。那麼,對於魏先生的情況,實現了平穩停藥,之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當然,需要保持良好的定期複查習慣,因為實現功能性治癒,停藥後依然有較高的復發風險。另外,平穩停藥後不可做容易導致肝臟炎症的行為,例如熬夜、飲酒、慪氣甚至抑鬱、經常暴怒等。對於實現功能性治癒者,如果防護得當,完全有停藥後通過自身免疫實現自愈的可能。
伴或不伴隨表面抗原血清轉換
B肝停藥後,要正視肝功能的變化,如果是非病理性原因導致的轉氨酶升高,注意及時糾正自己的生活習慣即可。如果連續多次複查,肝功能或者hbv-dna出現了反彈,仍然要持續的進行抗病毒治療。當然,B肝停藥的時機最好放在實現B肝的臨床治癒後進行,實現面抗原的血清轉換。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臨床診療經驗的不斷積累,目前B肝臨床治癒率相比往年有了較大的提升。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B肝無論是功能性治癒還是臨床治癒,都不能表明體內沒有B肝病毒。理論上來說,只要體內存在B肝病毒,均有復發的可能。雖然說,B肝實現臨床治癒,實現表面抗原的血清轉換,復發的機率較低,我們也不忽視平穩停藥後的定期複查。目前,臨床上只有通過這種謹慎的停藥以及複查方式,來防止B肝病情持續發展,最大可能降低肝硬化或肝癌的發生風險。
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ZrjZG4BMH2_cNUg_W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