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吳喋喋
編輯 | 何潤萱
於近日收官的古裝劇《錦衣之下》成為了春節檔劇集的一匹黑馬。
該劇於2019年12月28日在芒果TV和愛奇藝雙平台開播,截至發稿前芒果TV端累計播放量27.8億,愛奇藝熱度峰值達到8617,在兩個平台熱度均保持在前二。該劇播出期間,男主角任嘉倫微博漲粉320萬+,連續21天蟬聯尋藝電視劇藝人指數榜首,被認為是2020年憑劇走紅的第一位男星。
《錦衣之下》的成功也是積壓劇為數不多的一次「逆襲」:該劇於2018年1月殺青,積壓近兩年,劇粉自嘲從「錦衣女孩」等成了「錦衣奶奶」仍未等到播出。而被芒果TV購入後,《錦衣之下》又面臨慘澹的招商局面,有觀眾注意到,該劇播出首周沒有任何廣告,隨著熱度攀升,播出第二周才陸續出現了各種貼片廣告。
《錦衣之下》貼片廣告
毒眸觀察到,隨著近兩年影視劇的持續減產和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像《錦衣之下》這樣不被看好的積壓劇集迎來了一輪落地的機會。
據廣電總局統計,2018年全年全國生產完成並獲得發行許可證的劇目共計323部、13726集,2019年的劇目和集數分別為254部、10646集,兩項數據同比下降均超過20%。
國產電視劇生產規模的縮小加上疫情導致的全國劇組停工潮,新電視劇供給的下降無疑給積壓的庫存劇集騰出了一些空間;疫情對電視劇市場的另一個影響則體現在需求端:據「河豚影視檔案」統計,2020年春節期間,連續劇的線上正片總有效播放量同比增長7.47%。
最近一段時間,也的確能夠看到積壓劇大量被釋出:2019年12月至今上線的劇集中,就有《夢回》、《劍王朝》、《大明風華》、《熱血同行》、《大主宰》、《我不是購物狂》等多部殺青超過一年的劇集,同時還有《我在北京等你》《彼岸花》等殺青超過一年的積劇集傳出定檔2月播出。
毒眸以「殺青超過一年未播出」為標準,統計了知名影視公司出品及知名演員出演的「積壓劇」(註:僅以時間做參考,與製作水平無關),對它們的積壓原因及解凍前景進行了逐一梳理。
註:表格內容由毒眸根據公開信息統計
頭部影視公司中,積壓庫存最多的是歡瑞世紀和完美世界,分別為7部和6部積壓劇集。不過經過求證,也有業內人士告訴毒眸,表中整理的完美世界積壓劇中,部分其實已有排播計劃,但並未公開。
而就公開信息來看,則是歡瑞世紀庫存壓力稍小:2018年8月殺青、積壓16個月的《山河月明》在1月初釋出首發片花,製作精良的正劇畫風、熱度正高的明朝題材均增加了觀眾對該劇的期待,加上主演馮紹峰去年在熱播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表現不俗,《山河月明》的首發片花在微博獲得300多萬播放量。
《山河月明》積壓了16個月
此外,歡瑞存貨中的《長安諾》儘管主演陣容不強,但有流量明星楊超越客串加持,有望儘快播出;同時隨著歡瑞旗下藝人任嘉倫作品《錦衣之下》的成功,其主演的積壓劇《秋蟬》、《不說再見》目前有較大的播出可能性,也均在平台招商會上亮相過。不僅是積壓劇集,近日任嘉倫的所有待播作品微博超話排名均大幅躥升,諜戰劇《秋蟬》近日進入德塔文待播劇景氣指數榜TOP10。
演員的突然走紅往往能夠成為其積壓作品播出的契機。這一類積壓劇拍攝期間演員知名度尚不高,劇集也因為陣容不強、製作水平普通而被積壓,隨著主演藝人成為流量明星才得以借勢播出。
2018年鄧倫、朱一龍分別憑藉《香蜜沉沉燼如霜》和《鎮魂》成為新晉頂級流量,隨後鄧倫2015年出演的《封神演義》、2017年主演的《海棠經雨胭脂透》均在積壓超過兩年後得以上線播出,朱一龍拍攝於2012年的《天網行動》也終於在2019年播出。
相應的,因主創演員人氣不高而熱度欠奉的一些劇集很可能繼續積壓下去,比如表中張睿、李曼主演的《封神之天啟》、汪東城、賈青主演的《西夏死書》、姚卓君、周楚楚主演的《特案追緝》等劇集。
而比起星光黯淡,更致命的是劇集主演陣容包含劣跡藝人。比如吳秀波、翟天臨主演的《無名偵探》顯然無緣播出,范冰冰和高雲翔主演的《巴清傳》按照原陣容播出無望,已經在2019年底宣布重拍;《人民的財產》和《南煙齋筆錄》據傳均因爭議藝人趙立新有份出演而無法過審,需要重新剪輯。
此外,在限韓令沒有鬆動跡象的未來一段時間,韓國明星擔任主演的劇集也將持續積壓下去,比如鄧倫、鄭秀晶主演的《畢業季》和鄭爽、李鍾碩主演的《翡翠戀人》等。
毒眸注意到,其他頭部影視公司積壓庫存現象並不嚴重。首先頭部影視公司本身已經意味著較強的製片能力,出品劇集積壓的可能性已經遠低於其他中小型公司;其次像芒果超媒、愛奇藝、企鵝影視等依託於長視頻平台展開影視劇內容生產的公司可以說幾乎沒有排播煩惱,即便存在一定程度的積壓,只要獲得了播出許可,最終總能夠播出。
比如芒果超媒的三部積壓劇:芒果影視出品的《我在北京等你》已經定檔2月23日網台同步播出,同樣由李易峰主演的諜戰劇《隱秘而偉大》曾入選2019年廣電總局百日展播獻禮劇推薦的12部劇集之列,去年9月曾作為東方衛視2020年重磅備播劇目公開;天娛傳媒出品的《蝸牛與黃鸝鳥》網傳將接檔《下一站是幸福》在湖南衛視和芒果TV同步播出。
李易峰主演的諜戰劇《隱秘而偉大》
此外,一直精品化作業的正午陽光也不存在積壓煩惱,於2018年6月殺青的《我們正年輕》是旗下唯一一部積壓劇,但也於近日進入了愛奇藝2020年片單序列。慈文傳媒也只有一部劇集殺青超一年,是由陳偉霆和娜扎主演的《風暴舞》,演員陣容尚可,網絡關注度一直不低,同樣是東方衛視2020年備播重點劇目。
因此儘管積壓劇集數量不少,僅毒眸統計的頭部影視公司/藝人積壓作品就超過了50部,但備受關注卻遲遲無法定檔的潛力積壓劇屈指可數:李沁、竇驍主演的IP劇《海上繁花》,改編自匪我思存同名小說,殺青已近三年,在主演合作了《楚喬傳》大爆後備受期待,單支片花在B站擁有20萬+播放量;王大陸、李沁、肖戰主演的《狼殿下》在肖戰憑藉《陳情令》爆紅後同樣成為備受關注的待播劇,該劇已殺青28個月。
劉亦菲、井柏然主演的奇幻劇《南煙齋筆錄》因陣容強大而備受期待,重新剪輯送審版本在2019年12月獲得發行許可;《慶餘年》爆紅後,張若昀的積壓劇《霍去病》重新獲得關注,不過,該劇因對歷史人物霍去病的爭議性改編曾引發歷史迷抵制,目前排播局面尚不明朗。
儘管在特殊時期積壓劇獲得了相對更多的機會,但事實上平台能夠吸納的積壓劇仍然是有限的:根據骨朵網絡影視匯總的視頻平台2020推介片單可以看出,積壓劇真正的大敵是那些殺青不滿一年的新鮮待播劇,優愛騰芒果招商的60餘部劇集中,積壓劇不足二成。
2020年視頻平台劇一覽(圖源骨朵傳媒)
在德塔文待播劇景氣指數閱讀滾動榜單上,僅有5部殺青超過12個月的積壓劇進入TOP30,景氣指數前十更是被殺青9個月內的新鮮待播劇包攬,其中不乏尚在拍攝中的《有翡》、《青簪行》等頂級流量藝人主演的超級IP劇。
並且隨著橫店等影視基地2月13日起陸續允許劇組恢復拍攝,拍攝中的熱門劇集的製作進度將不會延後太久,未必不能夠如期上線。這意味著疫情導致全國劇組停工而為積壓劇釋放的排播空間並不如此前預期的可觀。
圖源德塔文影視觀察微博
可以看到待播劇景氣指數榜單前排的主演陣容均是目前市場上真正的頭部藝人,他們是影視寒冬中的幸運兒,因作品良好的播出反饋而人氣攀升,繼而接到了更多優質項目,同時也因為自帶流量而少有作品積壓,主演的劇集在後期製作完成後往往就能順利播出,進入良性循環。
而積壓劇主演們正好相反,隨著作品無法播出而人氣流失下滑,更加無法接到好作品,面臨作品持續斷檔的惡性循環,《錦衣之下》在播出前招商不利的一大原因,正是主演任嘉倫、譚松韻已逾一年無作品播出。任嘉倫的上一部作品是2018年暑期檔的《天乩之白蛇傳說》,播出後不久便被下架;譚松韻的上一部作品是2017年播出的《特化師》。
而積壓劇即便能夠播出,質量和播出效果也難以同新劇相比。從2019年上線的18部積壓劇豆瓣分數分布情況可以看出,未過及格線的占了七成,口碑熱度均不錯的幾部劇集《慶餘年》、《鶴唳華亭》、《大明風華》等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積壓劇,而是因「限古令」被迫推遲上線。
18部積壓劇豆瓣分數未過及格線的占了七成
真正被低估了商業價值而成為黑馬的潛力積壓劇並不多,即便是豆瓣評分7.5的《錦衣之下》也存在著明顯劇情硬傷和五毛特效等問題,被觀眾吐槽「景有多假,情有多真」,全靠男女主角的演技和CP感力挽狂瀾。
某種程度上來說,積壓劇本是行業泡沫帶來的惡果:幾年前資本大量湧入影視市場,影視公司存在盲目開戲、快速流水線製造流量IP項目的情況,濫用摳圖替身、主角演技欠奉、配角加戲注水等問題頻發,劇集質量良莠不齊。而隨著影視寒冬降臨,近兩年來影視公司開戲更為謹慎也更為注重質量,因此積壓劇的整體質量從結構上來看,必然難以同殺青不滿一年的新鮮待播劇抗衡。
積壓劇對影視公司的影響不可謂不大:以目前積壓劇較多的歡瑞世紀為例,2016年歡瑞世紀劇集《青雲志》和《青雲志2》共計創造3.35億營收,占歡瑞2016年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的45%,然而兩季《青雲志》被詬病配角加戲、瘋狂注水引發歡瑞世紀劇集口碑的下滑,此後歡瑞出品的存貨劇集開始走上積壓之路:2017年出品的《天下長安》《秋蟬》《天目危機》、2018年出品的《封神之天啟》《山河月明》等劇集積壓至今。
隨著劇集積壓,兩年來歡瑞世紀財務狀況不斷下滑,2018年營業收入合計13.2億,同比減少15%,2019年更是大幅轉虧。根據2019年中期報告,歡瑞世紀影視劇及衍生品營業收入僅3300萬元,同比下降82%。
曾經通過與愛奇藝、騰訊等平台簽訂高達數億劇集合同完成業績的歡瑞世紀,2019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前五名的項目中僅有《盜墓筆記2》一項劇集收入,其他幾項均為楊紫、李易峰(2019年3月30日合約到期)等歡瑞簽約藝人的經紀收入。歡瑞世紀曾經在2018年報告期內拍攝影視劇8部共326集,到2019年大幅減產,僅拍攝完成《琉璃美人煞》和《權與利》兩部作品。
歡瑞2019中期報告披露主營業務收入前五項目
曾經粗放的影視生產模式催生了大量積壓劇集,到如今影視減產、行業被迫降低低效產能、走向精品化,不失為一種市場的自我調節。對於已經存在的積壓劇,潛力股稀少、爛劇居多已是無法扭轉的事實,但有理由相信,隨著市場趨於理性,未來的積壓劇將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