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段時間,筆者經常聽到客戶的抱怨,這些抱怨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於中小企業主。
中小企業主在經營企業一段時間後,大部分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尷尬:
企業很賺錢,利潤也很高,但是這些利潤都在公司帳上趴著,拿不出來。
要想把真金白銀拿到個人手裡,最普遍的辦法就是分發股息紅利。
但是一旦分發股息,個人就需要繳納一筆個人所得稅了。
於是一些人就開始「公私不分」起來:用公司的信用卡支付個人消費,然後報費用衝進企業帳。
其實不用筆者多說,很多人自己都知道這種做法是不合規的。
那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免稅並且合法的取出這筆錢呢?
當然有!
這就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稅務籌劃方法,利潤免稅取出法,英文叫做Surplus Stripping。
這種方法特別適合中小企業主。
閒話少敘,書歸正傳。
請見下圖:
小萍白手起家,在某國經營一家美甲店,經過多年積累,美甲店運營良好,利潤豐厚,帳上未分配利潤已高達2000萬人民幣。
小萍積累了半輩子,現在就想追求詩和遠方,所以她就打算把這2000萬人民幣取出來,然後店就委託她的合伙人小錦繼續經營。
就像上面所說,按照股息紅利取出利潤需要繳納一筆個人所得稅,但是小萍一分錢都不想給國家。
所以她就找到了稅務籌劃師,請他幫她做規劃。
在稅務師的操刀下,計劃出爐了。
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小萍先去註冊一個殼公司,注入資本1元;
第二步:小萍將美甲店的股份按照市值2000萬賣給殼公司,殼公司需要支付小萍2000萬;
由於殼公司沒有任何現金,所以它先給小萍打了一張白條,欠小萍2000萬;
第三步:美甲店把趴著帳上的2000萬現金作為貸款借給殼公司,貸款期限隨便定,比如20年;
當然殼公司每年需要支付美甲店貸款利息;
第四步:殼公司收到2000萬現金後,馬上支付給小萍,贖回小萍手裡的欠條;
第五步:美甲店每年產生利潤,然後將稅後利潤以股息紅利的方式分配給殼公司,正好用於沖抵殼公司所欠美甲店的貸款以及利息,直到完全衝掉為止。
那為啥如此操作就能避掉原先的那筆個人所得稅呢?
我們先假設小萍當初創辦美甲店時的原始股本是1元,當她把美甲店股份以2000萬轉給殼公司時,會產生一個巨額的資本利得,差不多2000萬(精確來說,是2000萬減1)。
按理來說,這筆資本利得需要交稅。
但是在大多數國家,政府鼓勵小企業和小企業主,畢竟他們是弱勢群體,而且還幫助解決社會就業問題,所以在稅收上一般都會給予小企業主一定的優惠。
其中有一條就是如果你是自己經營企業,並且企業符合小企業的定義,那麼當你最後賣出該企業股份時,就可以享受資本利得免稅的優惠。
當然不同國家會有一些不同的具體條件,有些國家對免稅額度也有一定的限制。
因此,小萍的這筆資本利得就被部分甚至完全免了稅!
而美甲店稅後利潤按股息紅利分配給殼公司是不需要繳納稅金的,因為是公司給公司,而不是公司給個人。
總結一下:這種籌劃方法的核心就是轉變收入性質,把原來的股息紅利轉變成資本利得,然後通過資本利得的優惠政策來合法避稅。
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及時獲取實用好文章!
「理個稅」提供最專業個稅資訊及籌劃與綜合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