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京劇《鎖麟囊》「春秋亭」一段中「寒」字的分析

2019-08-31   荷露團珠

前幾天,一位朋友給我傳了一段,有人分析《鎖麟囊》春秋亭:「她為饑寒我為嬌」這段唱詞中,關於「寒」字發音分析的視頻。

程硯秋:就是這個「寒」字

這位視頻製作者是這樣說的:(大概意思)這個「寒」字,程先生1954年的錄音是唱「去聲」,也就是第四聲,而王吟秋,遲小秋都是貌似二聲「陽平」實際發的是一聲「陰平」,唱倒了。這位網友還很有耐心的把30位程派名家演唱《鎖麟囊》「她為饑寒」的「寒」字的發聲音頻做了剪接比較。

這三十位程派藝人分別是:京劇宗師程硯秋、二代弟子:趙榮琛、新艷秋、李世濟、李薔華、王吟秋、三代弟子以及一些私淑傳人:張火丁、劉桂娟、李海燕、李佩紅、遲小秋、鍾榮、呂東明、張曼玲、呂洋、楊磊、張莉莉、孫勁梅、郭瑋、周婧、趙歡、李林曉、姜笑月、鄭雪蓮、高華、章遏雲、穎若館主、林玉梅、顧正秋、史依弘 。(註:由於自媒體平台的規定,這裡不能放視頻連結,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網上搜索觀看。下面放的這個音頻,是我講解和加入了程先生46年的錄音,以及整合了那位朋友的視頻錄音,大家可以比較一下)

那麼看了他的這個視頻,人們是什麼反應呢?觀看他視頻下面的留言,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人,認為他說的對,支持。

第二類人,反對,並且語氣不善。

第三種人,不認同,提出質疑。有位網友這樣說的:我剛剛去找了1946年程硯秋的《鎖麟囊》實況錄音,發現程先生在這版裡面的「寒」唱的是陽平,樓主若有疑問,我可以把連結發給大家。我想說的是,即使是程硯秋先生,也是在不斷改進創新,並無定法,所以王吟秋先生唱的絕不能說是錯的。

那麼我們回頭再說這位做視頻的網友,他的質疑成立嗎?我個人認為基本成立。

大家知道,程硯秋這派,基本是按照湖廣音按字行腔的。我說基本,就是程先生如果發現這個字按照湖廣音實在不順嘴,或者影響程腔優美度的展現,那麼他也會用京音。這一點和言菊朋有本質區別,但這種情況不是很多。所以,程派唱腔里,也是有用京音的地方,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程派還是以「湖廣音」按字行腔為主。

京劇大師程派藝術創始人程硯秋先生

第二,整段視頻聽下來,只有王吟秋唱的是陰平一聲「憨hān」音,遲小秋、呂洋、顧正秋、唱的都是陽平二聲「函hán」音,但這個字陰平陽平似乎演唱的時候,如果你不豎起耳朵,很難辨析的特別清晰,但是平聲是無疑。所以,有的人就說他們都發的是陰平,有的人說,不是,他們都是發的是陽平。

還有人說:一脈相承,吟秋、正秋、小秋、洋秋、都發倒了!開始我還沒明白洋秋是誰,後來才恍然大悟,呂洋秋!哈哈,這個名字到更像唱戲的藝名。那麼其實他們唱陽平也不算倒,但是若唱陰平那就是真倒了。

吟秋、正秋、小秋、洋秋

第三,就是那位說程先生46年唱陽平的網友,他還是沒聽仔細,程先生46年的「寒」是兩個字的切音,「寒暗」反切歸「暗àn」的音,其實還是第四聲「漢hàn」音,而不是第二聲,切字你不能把第一個音說是這個字的發音吧,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寒」,按照湖廣音發(漢hàn)音是第一選擇,毋庸置疑。那麼發陽平(函hán)音不能算錯,只是不嚴謹,不大符合程派湖廣音按字的原則。發陰平(憨hān)音,字唱倒了唱錯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