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重慶三博江陵醫院
醫生:「婆婆,你以前是哪裡痛?能指一下嗎?」
患者:「這裡。」
醫生:「你指的地方,手術之後還痛嗎?」
患者:「手術之後沒有痛過了,太感謝你們了。」
在劉長青教授簡短的術後查房回訪後,80歲高齡的婆婆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電擊、刀割樣疼痛,80歲婆婆竟忍20餘年
婆婆80歲高齡,但右側面部疼痛已經20餘年!當時進食、刷牙、洗臉均可誘發疼痛,突發突止,可自行緩解,沒有引起重視。隨著時間的推移,疼痛加劇,且不能自行緩解,多次到多家醫院就診,診斷"右側三叉神經痛",予口服藥物治療。婆婆說:「開始吃藥的時候,疼痛還能緩解,但是現在吃藥也不管用了,每天臉上就像電擊、刀割一樣,太難受了。我一天也不想再忍了。」
在熟人的推薦下,婆婆來到重慶三博江陵醫院,考慮到年齡比較大,婆婆想通過伽瑪刀進行治療。無奈,10年前,患者做過心臟搭橋手術,術後胸骨固定鐵絲,不能完成磁共振檢查,遂不能進行伽瑪刀檢查定位,無法進一步行伽瑪刀治療。
怎麼辦?難道一直痛下去?
經過我院神經外科會診後,了解到患者情況,以及患者手術醫院非常強烈,三博癲癇與腦功能性疾病診療中心重慶分中心主任、神經外科主任劉長青教授決定為患者手術。
術前,劉教授與患者及家屬溝通
術前,劉教授與患者及家屬進行了充分溝通:「因患者體內有金屬異物,術前無法行磁共振檢查判定有無責任血管,手術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術中需要仔細進行三叉神經顱內段探查,根據術中具體情況決定行微血管減壓或三叉神經後根梳理。」
微創手術治癒頑疾,患者一家展笑顏
婆婆一家手術意願強烈,在完善相關檢查後,由劉長青教授主刀,彭俊副主任醫師為助手,為老人進行右側乙狀竇後入路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術。顱內探查發現小腦上動脈及其分支分別與三叉神經根部、顱內中段關係密切,將上述血管與三叉神經及其出入腦幹區域分開,置入Teflon棉,手術順利完成。
求醫之路坎坷,婆婆希望大家都別再走彎路
說起老人的病,婆婆的女兒很感慨:「之前她老說臉疼、牙疼,我們都以為就是牙齒引起的,還為此扒掉了幾顆牙,後來發現並不是這樣,反覆多次求醫,才發現是三叉神經痛,現在手術之後,她一點都不痛了,要是早點手術,她就少受好多罪!」
婆婆說:「感謝三博江陵醫院,感謝劉教授、彭醫生,沒有『放棄』我,希望有同樣疾病的患者別再走彎路,早診斷早治療。」
「臉疼」「牙疼」要小心
判斷三叉神經痛"四大標準"
三叉神經痛通常是持續幾秒鐘或幾分鐘的陣發性反覆發作,說話、吃飯、吹風都可能誘發疼痛。
三叉神經痛具有間歇期,往往早期疼痛比較輕微,並且有遷延過程,或有一段時間患者感覺不到疼痛,但過一段時間又會疼痛,且加重。
查體可見面部有扳機點,觸碰這個部位,會誘發麵部疼痛。
三叉神經痛早期服用卡馬西平有效。
溫馨提醒:三叉神經痛的高發人群是50-70歲的中老年人,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其原因與血管壓迫有關,年齡越大往往血管的彈性下降,血管袢程度增加,導致神經壓迫加重,當神經壓迫到了一個臨界點就會誘發三叉神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