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洛陽市推選了5個家庭參與第二屆河南省文明家庭評選活動,其中有孟津朱占波家庭。他的家庭情況一經公布,就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這是一個大家庭。除了朱占波、李雪霞夫婦,還有好幾個大人、五六個孩子,一到雙休日,家裡人多得像聚會,一頓飯能「消滅」十多個饅頭。
這個家庭的關係有點兒複雜。雖說是一家人,孩子們也一口一個爸、一口一個媽,但他們有的姓朱、有的姓劉、有的姓謝——他們是非親非故的「親人」。
這個家庭的氛圍很好。朱占波夫婦大部分精力都在照顧孩子上,幾點幾分該去接哪個孩子放學,哪個孩子哪天生日,哪個孩子的換季衣裳需要買……都考慮得周周到到,安排得妥妥噹噹。孩子們同吃同住同學習同玩耍,不外氣,也不鬥氣,其樂融融。這幾年,朱占波已為兩名家庭成員操辦了婚事。
這樣一個暖意融融的大家庭,是怎麼組建起來的呢?這得從朱占波的身世說起。
今年44歲的朱占波命運多舛,1歲時父母雙亡,和年邁多病的爺爺相依為命,是在親戚朋友和社會熱心人的幫助下長大的。勤奮好學的朱占波從廚師干起,一步一步發家致富,如今已在孟津縣城經營著3家飯店、1家賓館。
富起來的朱占波夫婦始終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一直默默做好事回報社會,遇到困難群眾從來都是慷慨解囊,聽說誰家有了過不去的坎兒,甚至會驅車千里主動提供幫助。一些失去親人的孩子、生活困苦的家庭在朱占波夫婦的幫助下,找到了生活的勇氣,有的還成了他的家人。
多年前,朱占波夫婦看到一個小女孩流浪街頭,了解到她無人照顧的情況後,便把她接到家中悉心呵護,視同親生。如今,小女孩已長大成人,有了穩定工作,朱占波還像嫁閨女一樣為她張羅了婚事。
2016年,朱占波得知孟津縣白鶴鎮曙光村村民蘇鐵橋不離不棄照顧生病哥哥30年的感人事跡後,幾次上門主動幫助蘇鐵橋解決生活困難,後來還把蘇鐵橋邀請到自己經營的飯店工作,和蘇鐵橋一起照顧他哥哥。去年11月,朱占波夫婦張羅著讓單身了大半輩子的蘇鐵橋成了家,並籌款為他買了房。如今,蘇鐵橋夫婦都在朱占波的飯店上班,情同一家人。
孟津縣橫水鎮一對年幼的姐弟,父母雙亡,陷入困境,姐姐用柔弱的肩膀挑起生活的重擔。朱占波夫婦聽說後,堅持每周去看望一次,後來乾脆把姐弟倆接到家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生活,視若己出。
前段時間,記者到朱占波家探訪,姐弟倆正巧從外面玩耍歸來,懂事的姐姐把書包往沙發上一扔便跑進廚房幫李雪霞端菜,滿頭大汗的弟弟一頭扎到床上休息。朱占波夾著一塊剛炒熟的蝦仁送到姐姐嘴裡問她咸不咸,嘗到美味的姐姐頭點得像雞啄米一般:「嗯嗯,爸爸的手藝就是棒!」
此情此景,誰能說他們不是一家人!
朱占波就是這樣一個人,見不得人受苦,能幫就幫,不圖回報。
逢年過節,朱占波家總是熱熱鬧鬧的,他曾幫助過的孩子成家立業後總是專程來看他。他的飯店沒有做過廣告,卻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他的人、他的家、他的飯店,始終充滿著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人生在世,要活得有意義,要懂得感恩。」剛剛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朱占波說,「我1歲時成為孤兒,但蒙受黨的恩情,享受國家政策紅利,如今過上了幸福生活。今後我要努力擴大經營規模,安排更多貧困人員就業,幫助更多有困難的人,用實際行動為社會增添正能量!」
來源:洛陽日報
記者:孫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