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8集的《重生》終於迎來了終局。這部與《白夜追兇》堪稱姊妹篇的懸疑大劇,也在大結局中揭示了故事的最終走向。
劇中男一號秦馳深沉內斂,氣質於正邪之間搖擺。而冷酷和內斂的個性,更給整部劇的結局增添了無數的不確定性。
作為秦馳的扮演者張譯,或許堪稱當下中國男演員的另類。於《重生》中不動於聲色的表演,喜怒於內的張力,早已經把這位邊緣警探刻畫得入木三分。
張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偶像派演員,不論是五官還是整體的造型,都不符合大眾的審美標準。
甚至在張譯初次涉及表演時就被告知不適合演員這條路,而他會接觸到表演這個行業算是陰差陽錯。
因為作為國內中生代演員的代表,張譯的每一部戲總是給人驚喜。
從《紅海行動》的硬朗到《追兇者也》的狡猾,張譯戲路之寬、角色之多變,我們已經無法用標籤來定義他了。
張譯出生於70年代末的哈爾濱,一個從小就立志做播音員的他,一心想要報考北京廣播學院;畢竟字正腔圓地說好普通話,在當時顯得珍貴且有價值。
據他本人回憶,張譯當時以一分之差落榜。在高考失利後,張譯一直處於無業的狀態,對於播音員這個夢想的追尋,似乎已不那麼狂熱。
當時正值北京的某一個軍隊話劇團於哈爾濱招收學員,自認為普通話底子還不錯的張譯,成功報名,併入選成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
在文藝不分家的年代,話劇顯然是擺在張譯面前的一道坎。
對舞台的陌生、對於表演認知的匱乏,在話劇團的軍事化管理的背景下,張譯從零起步,逐步接受了表演的一整套體系上的知識。
不同於電影的表演,話劇表演則更追求真實感。尤其在中國文藝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對於話劇劇本的要求,創新和效率二者均不可少。
一開始張譯以配音開始,之後普通話說得好、表現力強,主持人更成為了張譯的家常便飯。
每到團內文藝晚會之時,張譯總是被提出來,加上本身年輕有活力,帶動氛圍更是手到擒來。
但是就話劇主演來說,張譯被拍到了很後的位置。畢竟在人才濟濟的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話劇團,張譯依然處於邊緣的角色。
在獲獎感言中說,張譯為了跑劇組,一跑就是5年。草根身份自必不說,也因年輕,他為整個話劇團服務之餘,閱歷兌換成了人生的寶貴財富。
靠跑龍套成名的演員,不是第一個更不是最後一個。但是把每一次跑龍套都當成最後一次表演,張譯卻是第一個。
五年後,張譯終於迎來了影視劇的第一個角色,當時他已經28歲了。班長史今已經成為他表演生涯最重要的烙印。
《士兵突擊》劇組中,他和陳思誠、李晨、段奕宏、王寶強、張國強等人均成為了至交。而在演這個角色,更融入了他青年時代獨有的個人經歷。
最終《士兵突擊》一炮而紅,但是張譯依舊沒紅。
在走上影視劇演員這條道上,張譯已經通過「跑龍套」積攢了充足的表演實力,而他破圈上位更如他人生在演藝道路上的厚積薄發。
從小角色開始、從軍人開始,在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兵團歲月》《槍聲背後》等,張譯的軍人形象總是不盡相同,盡心盡力恰如其分。
天生游離於正邪兩派之外的氣質,已經在他身上顯現。甚至張譯開始捕捉角色的細微情感變化,包括一個小細節,張譯都不放過。
但是張譯在早年的成功,卻印證了「戲火人不火」這句俗語。《士兵突擊》和《我的團長我的團》,張譯卻成為最不被人熟記的一位主演。
或許這兩部戲中,與他對戲的段奕宏光芒太盛,張譯往往成為被忽略的那個。
如果飾演軍人是張譯天職的話,那麼破除軍人原有身份定位,已然成為張譯邁向專業演員的必由之路。
2014年,張譯《親愛的》中堪稱最大變數,與郝蕾和趙薇對戲毫不示弱。舉手投足間,已把失孤的中年男人刻畫得極為精彩。
同樣,在強大的氣場下,韓德忠人物情緒的收放自如,讓觀眾一起陷入他的表演之中。
這時,張譯已經為熒幕中的硬漢,更是一個有血有肉的、與觀眾同悲喜的稱職演員。
如果2018年《紅海行動》的巨大成功,我們可以歸功於題材的功勞。那麼《追兇者也》中,對自我身份的巨大突破,張譯依然站到了「體驗派」的對立面。
張譯天生亦正亦邪的氣質,成為了他演好《追兇者也》的最大利器。這部電影中,張譯搖身一變成為了殺手界的「精英」。
可對於角色身份的巨大轉變,張譯把不曾張揚的狠辣的一面,充分於角色中釋放,在成為了全部電影最大的亮點之餘,更讓《追兇者也》整部電影都充滿了活力。
或許此時的張譯已經不再是軍人或者硬漢,「有演技的硬漢」、「很會演戲」更成為了他徹底取代「軍人」標識的關鍵詞。
《重生》這部劇中,張譯在主演之外,更擔任全片的藝術總監,參與度之高在此前作品中,前所未見。接棒潘粵明打造的」白夜宇宙」已於《重生》中逐漸顯現。
在這部劇中,他所飾演的秦馳是一個腿部有殘疾,且有著三重人格的角色,這種極大的人物反差是很難拿捏和表現的,但對於他而言,卻顯得遊刃有餘。
就身份來說,張譯從軍人轉向警察。對邏輯向和推理向情節的全新挑戰,張譯逐步開始邁向自我表演的新高度。
而失憶後的秦馳,除了要應付其專業刑警破案的職責外,對自我性格的探尋,成為了全劇的種種之中。
而人物身上對社交的障礙、對專業素養的敏感、對邏輯的強烈嗅覺,成為了張譯展現給觀眾的重要特徵,並一步步讓觀眾陷入劇情的氛圍當中。
相較於其他人在表現腿部殘疾、行動不便上的浮誇,張譯的處理就細膩了很多。上樓梯時不小心被絆了一下的那種無意識行為,不正是腿腳不靈便帶來的嗎?
而抽除張譯腿部積液時,他臉部的抽搐,讓觀眾不自覺的代入角色中,能夠真實地感受到他的疼痛和痛苦。
也正因他的獨到而細膩的表演,演活了一個又一個角色,被觀眾調侃為整容般的演技。
的確,張譯已經年過不惑。多年的表演經驗積累,「千面天王」的名頭已在向他招手。個人於演繹生涯劍走偏鋒、獨樹一幟,讓他在揣摩角色時,可以迅速進入狀態,更加貼近角色。
此外在對待演員這個身份上,張譯除了天賦驚艷,態度幾十年如一日,一絲不苟。
早前他為演好張藝謀新片人物氣質相吻合,他不破不立,更減重到了110斤,堪稱毅力驚人!
憑藉《雞毛飛上天》拿下2018年金鷹獎視帝時,張譯的感言字正腔圓、飽含情感。我們更可見演員之外,一名40歲男人特有的人格感染力!
如今已經42歲的他,也以全新的方式重新出發,《重生》不僅是秦馳的重生,更是張譯本人的重生。
對每一個角色心懷敬畏,張譯用真誠告訴每一位觀眾:他,代表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