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孟傑出生在河北省邢台市平鄉縣平襄鎮東辛寨村,7歲時眼睛就看不見了,在眾人「小瞎子」「小傻子」的嘲笑聲中長大。
穆孟傑不想當沒用的「殘廢」,13歲就離開家獨自闖蕩,大冬天困在雪地里差點凍死,有人故意扔掉他探路的竹竿,摔個鼻青臉腫更是家常便飯……
吃過千般苦,受過無數罪,穆孟傑終於憑藉賣藝賺得豐厚收入,20世紀90年代就是人人羨慕的百萬富翁。他為父母翻蓋了新房,自己也娶上了漂亮媳婦,生兒育女,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穆孟傑
這樣的人生也算是圓滿了,但他並不滿足。他想為盲人創辦一所特殊教育學校,而且,這所學校不收錢。
辦學是個無底洞,原先攢的錢都搭進去不說,他還四處舉債,甚至不惜借高利貸,從百萬富翁變成「百萬負翁」。
如今,學校已經堅持了20多年,搭進去多少錢都沒法統計,連家人、親戚都被他拉來「做貢獻」。
穆孟傑是家裡第六個孩子,在他之前,有兩個哥哥和三個姐姐。
穆孟傑的大哥穆孟潮在四歲上因為眼底視網膜色素變性,視力越來越差。在那個月工資只有幾塊錢的年代,父母東拼西借,花了幾千元的巨款,最終也沒能治好長子的眼睛。
大哥是四歲時失明的。小孟傑到了四歲那年,突然就發起了一場高燒,一連燒了四十多天,吃什麼藥都不頂事。等到燒終於退下去後,孟傑也開始出現視力下降的徵兆。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惡魔一直不停地在吞噬著孩子脆弱的視力。直到1971年,孟傑七歲,有一天早晨醒來,孟傑使勁地睜開眼,可是卻怎麼也找不到自己的衣服。
他驚駭地大叫、大哭,可憐的母親一把將他摟在懷裡,緊緊地。孟傑知道,自己就要變成同大哥一樣的孩子,一個別人眼裡的「小瞎子」。
配圖,圖文無關
穆孟傑從小就要強,他的哥哥眼睛瞎了以後,不愛出門。小孟傑不,他還惦記著找小夥伴玩。一路上,他都摸著牆走。
小夥伴們看到孟傑眼睛看不見了,剛開始時還很好奇,一個勁兒地逗他玩。這個摸一下他的臉,問他:「你猜猜我是誰?」那個觸一下他的背,問:「猜猜我是誰?」
孟傑也覺得挺有趣的。
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厚道。有時,村裡的人看見了孟傑,都在悄悄議論:「瞧老穆一家,都快成瞎子窩了!」
有的大人,還故意逗他。站在路中間默不作聲,等著孩子走上來撞到自己身上,然後大聲呵斥他:「你個小瞎子,走路都不看路!」
個別不安好心的人,故意牽著孟傑的手往前走,走到前面坑坑窪窪的地方也不告訴他,結果孟傑一腳就踩到了泥坑裡,弄髒了褲子不說,還把腳都給崴了。人家扔下他,逃到一邊嘎嘎嘎大笑。
配圖,圖文無關
更讓孟傑難過的是,過了年,一起玩的小夥伴們都要去大隊的小學上學去了。
孟傑也想上學,一大早就起來,讓爹帶他去學校。他給校長背唐詩、數數。但是,學校確實沒有條件招收盲童,也沒人教得了盲童。
孟傑讀書的夢想就這樣破滅了。但小孟傑不想當閒人,除了隔牆求學,孟傑還在家養過兔子,養過羊。13歲時,他告訴父親,他要出去闖蕩。
穆孟傑
在流浪說書的生涯中,受過的苦就更多了。
有一年冬天,孟傑摸索著來到了藁城縣說書。他沒有去麻煩人家借宿,就睡在麥場上為了看守麥子而修建的簡易的小棚屋裡。
早上,穆孟傑被凍醒了。孟傑趕緊起身,穿上了棉衣,收拾好包裹,準備推門出去找附近的人家討口熱飯。
雪下得實在是太大了,積雪很深,每邁出一步都十分艱難。孟傑試探著走了幾個方向,怎麼也找不到昨日來時的路。
配圖,圖文無關
他被困住了。他大聲地喊叫,沒有任何迴音。孟傑試著拿起他的墜胡,開始用力地拉奏。但在又厚又密的雪幕中,他的琴聲根本傳不遠。
不知過了多久。終於,恍惚中傳來了一陣沙沙沙的踏雪聲……
是一位家裡柴火正好燒完了,到麥場上來抱麥秸稈的老人。老人趕緊走過來牽住他的手,幫他背起包裹,拿起墜胡,拉著他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家。
一碗熱好的紅薯粥趁熱喝下去,穆孟傑一下子活轉過來,臉上也泛起了紅暈。他在老人家裡休養了兩天,給老人鞠過躬道過謝以後,告辭了。前方的路,他還要繼續走下去。
配圖,圖文無關
有時也會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禍事。
有一回,孟傑走路時不知道是不小心撞到人家的,還是人家故意撞他的,雙方撞到了一起,對方破口大罵:「你個瞎子,走路都不看路!」
孟傑一個勁兒地道歉:「對不起!對不起!」
對方看了他一眼:「果然是個瞎子!你在家待著好了,幹啥跑出來!」對方依舊怒火衝天,不依不饒。
那人似乎很強壯,用手死死地拽著孟傑的衣領,把他給丟到了一片野地里,罵了句:「你給我老實待在這兒!」這樣他還嫌不解氣,又故意拿起孟傑探路用的竹竿,扔掉了。
配圖,圖文無關
孟傑好不容易爬起來,趕緊去找他的竹竿,那可是他的眼睛啊!沒了「眼睛」,一個盲人將寸步難行。
摸索了小半天,也沒能找到竹竿,他傷心得哭了。
然而,哭又有什麼用呢?擦擦眼淚,他就又在地上摸索,渾身都沾滿了泥土,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截木頭。那可能是農民用來扎籬笆的木樁。他只好撿起這截木頭,充當自己的盲杖,拄著它繼續朝前走。
賣藝掙下百萬家財,穆孟傑決定免費辦特教學校
1995年,在外流浪賣藝十八年的穆孟傑手裡已經積攢了近百萬元,這在當時算是東辛寨村第一富裕戶。這一年,他終於結束了18年的流浪生涯,回到了家鄉。
這次回來,穆孟傑要為盲人辦學,用自己掌握的知識教會他們自立!
有人說他家都成「瞎子窩」,他不在乎;辦學校手續繁瑣又麻煩,他愣是克服困難,都跑下來了;家裡多年積攢的上百萬元積蓄流水一般花出去了,他也不覺得可惜……
配圖,圖文無關
穆孟傑的特教學校,原先依靠對健全生收費來補貼殘疾學生費用,以保證學校經費收支平衡。現在,2007年,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實行「兩免一補」政策,這種做法開始行不通了。
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看到了國家的優惠政策,紛紛把自己的孩子轉到公立學校。學校生源急劇減少。到2008年的時候,學校留下來的健全生不到五十人。
不少人勸穆孟傑:「你不要再辦學了,乾脆把孩子們遣散,把學校賣掉或者轉讓給別人,轉行干點別的事情。」親友們也覺得,這學校沒法再辦下去了,都勸孟傑乾脆鬆手。
穆孟傑心裡一度也十分糾結,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堅守。「索性不收健全生,將學校辦成純粹的特教學校!」
於是,穆孟傑親自找一個個留下來的健全生家長談話,勸他們給孩子們轉學。現在,穆孟傑打算專門招收盲生。他制定了寬鬆的招生條件,幾乎可以說來者不拒,隨到隨學,隨學隨教。
穆孟傑拉起心愛的墜胡
沒有了收費的資金來源,學校遇到了不小的經濟難題。冬天取暖,學校要買幾噸煤;發不起工資,老師辭職了……困難接二連三,穆孟傑卻絲毫沒有灰心。
為了開拓財源增加學校收入,穆孟傑每天更勤勉地給人做按摩、扎針灸。另一方面,全家人也更加節衣縮食,衣服和被子一年都不換件新的。
但是,對待盲童的態度,他卻絲毫沒有改變。親戚朋友來看望他,帶來的蘋果、香蕉、西瓜等,他都分給盲學生們吃。
穆孟傑和師生們一起做遊戲
這一年的「六一」,學生改善生活吃水餃。妻子曹清香問孟傑:「水餃有三塊五一袋的,有五塊錢一袋的,要哪一種?」孟傑毫不猶豫地回答說:「買五塊一袋的,錢多的質量好。」緊接著又叮囑妻子:「孩子們飯量大,多買二十袋,買六十袋。」
有學生生了病,穆孟傑都親自打電話聯繫醫生和醫院,買藥都去大藥房。他說,那裡不會有假藥,那裡的藥保險。他擔心生病的學生會忘記按時吃藥,總是安排兩個人負責,相互提醒。
為了最大程度地節省成本,穆孟傑可謂絞盡腦汁,想盡了辦法。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辦法就是讓自己的親人回來任教。
因為,自己的妻子、子女都是免費的教員,不用開工資,就等於省下了一份成本。自己的侄女,也只給她每月開一些基本生活費,這也能省下請一位老師的薪酬。最令人感動的是,他的這些親人們,幾年,十幾年,一直都在默默地付出,默默地支持他,沒有怨言,沒有退縮。
穆孟傑和學生學習用電腦
教盲童學習文化知識比教健全學生難多了,教孩子們生活技能就不單單是難了,而是又髒又臭,又苦又累。
侄女穆麗飛當教師不到兩個月,有個十三歲的盲童總把屎拉在了褲子裡。第一次,麗飛強忍著噁心幫她洗了褲子。沒想到,第二天,她又把屎拉在了褲子裡。麗飛真的不能忍了。
她委屈地去找叔叔,提出要辭職。當問清了緣由,穆孟傑不但沒有安慰他,反而命令她:「麗飛,你先去把那條褲子洗乾淨了再說!別人可以嫌棄盲人,你不能!因為你是盲人的女兒!如果你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你就不會嫌她髒了!你不管她,她一輩子都會被人看不起。你能忍心讓她遭受你爹、你叔小時候的不幸嗎?」
叔叔的這一番話,打動了麗飛。她止住了哭聲,默默地回去把髒褲子洗了。然後,回來找她叔叔,告訴他自己想通了,決定繼續留在學校工作。
穆孟傑和孩子們一起在學校餐廳吃飯
自從這次風波之後,麗飛再沒嫌過髒,說過累,也再沒抱怨過一次。她變得更有耐心,也更有愛心,做事也更加細心了。
2009年,經人介紹,麗飛談了個男朋友。對方個頭兒高挑,有一米八三,在山西省臨汾市一家汽車銷售公司工作,一個月掙三四千元,家裡有車有房。彼此都有好感,雙方交往了一年多,都到了要談婚論嫁的時候,倆人卻產生了嚴重分歧。
男友希望麗飛能跟他去山西,麗飛的父母也同意了。就連叔叔穆孟傑也勸她答應男方的條件,去臨汾安家,畢竟,對方條件很不錯。可是,麗飛認為,叔叔的特教學校需要自己,她不能離開這裡,她希望對方能夠理解並且支持自己的選擇。結果,雙方不歡而散。
打那兒以後,再有人給麗飛提親,她就提出先決條件:同意她繼續當特教老師就談,不同意就免談。結果又吹了仨。
叔叔問她:「你後悔不後悔?」
麗飛回答:「我一定能找到情投意合、志同道合的白馬王子!」
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穆孟傑還清了學校陸續欠下的七十多萬元貸款。
目前,穆孟傑還欠著親友等八十多萬元。這些錢主要是借媳婦曹清香的小姑、借老丈人的。每年到年關的時候,孟傑都要給自己的親戚「債主」打電話,告訴他們:「今年這些錢還是還不上。」親人們都很通情達理,說:「你不用說,等你有錢時再說。」
對於欠債,穆孟傑顯得特別有信心。他相信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慢慢地把這些債都還掉。
對於錢財,穆孟傑也有自己的獨到思考。他教育孩子們:「錢不是真正的財富,只有朋友才是一輩子的財富。朋友會經常過來聊天兒,寒暄,關心你,幫助你,是用不盡的財富。」
他要把自己的盲人學校辦成「百年名校」,將來他的兒子還要接著一直把它辦下去。
穆孟傑和孩子們一起迎著朝陽行走
文/選編自《夢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傑和他的特教學校》,作者李朝全,本書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作者:李朝全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編輯/張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