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聽 | 古詩滋養的孩子有修養

2021-04-23     中國網教育頻道

原標題:閱聽 | 古詩滋養的孩子有修養

來源 · 中國網小記者

作者 · 尹建莉

朗讀者 · 中國網小記者胡詩怡

有的家長因為自己沒有讀詩的愛好或能力,想到教孩子讀詩,可能會覺得為難。我想這其實沒關係。我在前面談到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學習,家長只要能做到這一點,問題基本上可以解決。

現在有很多不錯的古典詩詞選讀本,一般都有較完備的註解,讀懂應該沒有問題。可以多買幾個版本,挑自己喜歡的去讀,對照著去理解。有的句子暫時讀不懂也沒關係,以後讀得多了自然會懂。況且對詩歌的理解本來就是多元的,不一定要尋求什麼標準解釋。

只要家長能經常和孩子一起去讀去背,這方面修養自然會加深。孩子的感悟多半比家長更好,他在簡單的誦讀中,也會有好多收穫。家長和孩子一起去學習,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更容易喚起孩子的興趣,也會讓雙方都有很強的成就感。

現在社會上出現了一些學習班,專門學習古典詩詞文賦。 是否要報這些班,家長應慎重。

如果這些學習班的教師的古典文學修養較好,會引導孩子閱讀,這樣的班可以參加。但我擔心一些老師把這種班辦成另一種「課外補習班」,給孩子們「講詩」,逼著孩子們背詩, 那樣可能會導致孩子對詩歌產生厭倦感,失去學習的意義。

有一個最簡單的考察辦法,就是向一些參加過學習班的孩子打聽一下他們的學習感覺,或讓自己的孩子試聽一段時間。 孩子們喜不喜歡,是最重要的評價標準。

寫到這裡,我猜想可能有人會這樣想,雖然讀詩有種種好處,可現在這個時代需要的是專業技術知識,還是先抓緊時間學課程吧。

這樣想可以理解,但不一定有道理; 須知有這麼一句話,叫「磨刀不誤砍柴工」。

溫家寶總理的古詩文修養也讓人津津樂道,他在每一次重大的記者招待會中,都會信手拈來一些詩句,為他清晰、嚴謹的講話增添深情而動人的色彩—— 文化修養帶來的不僅是知識本身,它還是完善的思維方式。

我國古典詩歌浩瀚如大海,璀璨如星河,每個人所接觸的不過滄海一粟;並且對所接觸的有限的篇章,我們也不敢說完全讀懂了讀透了——即便這樣,已受益匪淺。

有一次,我看到圓圓上高中時寫的一個小隨筆,裡面有這樣一句話:「從初中到現在,我在每一個摘抄本里都抄了白居易的《長恨歌》。有人說《紅樓夢》是讀不盡的,我認為,《長恨歌》也是讀不盡的」。

她有這樣的感覺,我真的很欣慰——生活里有些美麗的愛好,那是怎樣的一種滋潤;人生中有些讀不盡的東西,那是怎樣的一種財富啊!

所以,我最後想說的是, 被古詩滋養的孩子,得到的不僅僅是詩情和文才,實際上也成為被生活和命運多一份垂青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之外,他更有一個「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的世界。讓孩子多讀些詩吧!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作者:尹建莉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2009年1月

-作者-

教育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尹建莉父母學堂」首席導師。從教多年,現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及諮詢工作。作者熟悉學校教育,對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並且自己培養了一個十分優秀的女兒。

-朗讀者-

河北省滄州市肅寧縣第二實驗小學

中國網小記者 | 胡詩怡

座右銘: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

21天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跟著我們參加「21天打卡」活動,活動期間堅持打卡21天者,都會收到我們送出的小禮物噢!點擊連結了解參與方式~#21天打卡活動#

趙羽涵(實習生) | 編輯

中國網小記者 | 出品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gBcAXkB9wjdwRpvsCU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