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順產的准媽媽應該都非常關心胎位吧,因為胎位正不正,是決定順產還是剖腹產的關鍵因素之一,今天就說說胎位這個事兒。
胎位就是胎寶寶在子宮裡的姿勢和位置,最常見的有頭位、臀位和橫位三種。我們知道,子宮內的胎兒是浸泡在羊水中的,由於胎兒頭部比胎體重,所以胎兒多是頭下臀上的姿勢。正常的胎位應該是胎頭俯曲,枕骨在前,分娩時頭部最先伸入骨盆,醫學上稱之為"頭先露",這種胎位分娩一般比較順利。不過,有些胎兒雖然也是頭部朝下,但胎頭由俯曲變為仰伸或枕骨在後方,就屬於胎位不正了。至於那些分娩時臀部先露(臀位),或者腳或腿部先露,甚至手臂先露(橫位)等等,更是胎位不正。這些不正常的胎位,等於在孕婦本來就很有限的分娩通道中又設置了障礙,因而容易導致難產。
胎位不正的原因:
1.孕婦的羊水過多,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過大,胎兒能夠自由的在更加廣闊的空間內活動,活動過大時就會影響到胎位,使胎位變得寬鬆。而羊水過少會造成胎兒活動範圍過小,無法正常活動導致胎位不正。
2.多胞胎會造成胎兒活動範圍過小、過於擁擠,無法正常活動從而導致胎位不正。
3.骨盆狹窄、前置胎盤、巨大胎兒等,使胎頭銜接受阻。無法使胎頭有良好的位置,發生擠壓等,使胎位不正。
4.產婦腹壁鬆弛,腹壁鬆弛會造成腹肌對子宮失去支撐,沒有彈性,變得鬆弛從而導致胎位不正。
5.胎兒畸形、子宮畸形等造成子宮腔的空間發生變化,從而使得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發生變化,從而引起了胎位不正的現象。
6.臍帶太短,胎兒獲得不了足夠的營養,影響胎兒發育,使得胎兒生長過慢,使得活動的空間變大,從而導致胎位不正。
7.子宮疾病
子宮內有腫瘤或其他疾病將會影響胎兒在宮腔內的位置,導致胎位不正。
糾正胎位不正的最佳時間
不少准媽媽在28周甚至更早以前,發現胎位不正後就非常擔心,但其實沒這個必要,因為這個階段胎寶寶還比較小,羊水也相對較多,子宮裡的空間是很寬裕的,胎寶寶會在裡面翻身、移動,說不定就把位置調回正常的了。一般在孕30周左右,多數胎寶寶都可以自然轉為頭朝下的姿勢。
妊娠32周以後,寶寶生長迅速,羊水相對減少,此時胎寶寶的姿勢和位置相對固定。所以在孕32周以後,如果寶寶還是「胎位不正」就基本上等於確定了
所以胎位不正最合適的糾正時間為孕30-32周之間。
胎位不正如何糾正:
在30周後如果胎方位還不能自然轉為頭位,就要進行干預。
1體位糾正:
體位的方法主要是胸膝臥位,孕婦可在家裡自行操作,適宜時間是孕30周-32周,因為這個時間段胎兒不會過大,孕婦負擔小,心臟更易承受,糾正效果較好。
2醫生外倒轉:
在B超監測下順著胎兒軀幹縱軸的方向給胎兒施加一個外力,使胎位變成頭位,一般在接近分娩(足月)時進行,因為操作較為困難且危險性較大,如果在實施過程中胎兒出現缺氧,需立即剖腹產,另外此時胎兒體積達到一定程度,活動受限,胎位經過糾正後不易回復到原來異常胎位,甚至可在糾正後使用催產素讓胎兒頭先露進一步銜接人骨盆固定。
孕婦應定期到醫院做孕檢,及時診斷出胎位不正,及時治療,可以先做好分娩方式選擇。提前住院待產可以預防分娩時胎位不正,以及避免因胎位不正造成的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