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金像獎影帝,攜手塑造兩位縱橫於黑白兩道的巨頭大鱷。
15年的恩怨糾葛,融合到一部99分鐘的《掃毒2 天地對決》。
格局上,震撼不足,未能撐起一部跨時代的雙雄史詩。
微觀上,細節欠缺,沒有打造出一部極致的宿命悲歌。
相比初代鐵三角火花四射的精彩演繹,古天樂加劉德華的雙雄陣容黯然敗下陣來。
對於這部目前暑期檔商業上最成功的華語電影,媒體評價和影迷口碑都偏向負面。
在蒼白的角色塑造,混亂的場景調度,以及業餘的動作場面外。
《掃毒2》的故事本身,其實有著成為一部好片的先天條件,尤其導演在情節上的安排,設置了很多隱藏的反轉點,劇本深度實屬上乘。
只是全方位無死角的後天不足,終歸讓它成為了會被人提起,但無法被銘記的二流作品。
余順天?不信天!
影片的開場起於余順天一場挽救感情的失敗,以及他面對叔父的要求被迫傷害兄弟的掙扎與無奈。
余順天——這名字也預示著他終將遵循命運的安排,走完自己的一生。
影片的第一個段落中,余順天的遭遇被詳細刻畫,塑造成萬般無奈的可憐人,最終才讓他在命運的捉弄下奮起抗衡。
不過這種呈現其實是一個小把戲,看到最後大家才能完整的看到余順天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
斬不斷與社團的聯繫導致女友離去,不敢質疑長輩鬧得兄弟反目成仇。
順應命運的余順天在這一晚,做了許多選擇,許多錯誤的選擇。
犯錯就需要承擔後果,這也是余順天宿命的結果。
女朋友的失望離開,給了他跳出這一切的勇氣。
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總會有一個女人,或幫他一把或逼他一次。
在余順天的背後,這兩個女人都齊了。
脫離幫會的余順天開始了新的生活,隻身與命運相搏,以為自己可以擺脫曾經一切的苦厄。
可祖輩三代惹下的災禍,又怎能如此輕易躲過。
命運帶走了余順天的祖父,帶走了他的生父,帶走了他的兒子,帶走了他兩個最愛的女人。
每一位親人的離去,都讓余順天出離的憤怒,普通人的憤怒無外乎指天罵地,對於傷害他的根源,往往只能報以無奈。
可余順天不是普通人!厭倦了被命運擺布,他用最為強烈的行動來抗爭。
如果蒼天無眼不去懲戒壞人,那就由他自己來,以替天行道的名義,誅殺罪惡。
當余順天正沉醉於這種快感時,命運再次來到了他的面前。
在余順天命運的悲劇中,從旁觀者的角度看,更多的是惋惜,可從局中人的角度看,被怒火沖昏頭腦的他,犯下太多殺戮罪孽,余順天也不是完全清白。
地藏,終歸不算是大惡人
當地藏第一次登場時,他興沖沖地迎接余順天的到來,生意興隆春風得意的他,也許正處在自己人生的巔峰,只是無論如何他也想不到這一晚迎接他的,將會是自己命運的巨變。
在觀眾眼中,彼時帶走地藏的人,是一個剛剛被女友拋棄,又不得不聽命與叔父安排的可憐人。
可在地藏眼中,那個人是他仰慕的老大,兩人曾在血雨腥風中並肩搏殺,地藏能有今天是他自己拼來的,可他自己知道,自己也許該謝謝眼前這個余順天。
觀眾眼前的余順天,也是是順應天命的可憐人,可在地藏眼裡,這個人就是受命於天的殺神!
從斷指到醫院分別,導演剪輯上的小把戲營造了影片最大的反轉,讓余順天從大義變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小人。
當地藏終於在結局質問余順天為什麼在那晚連問都不問他一句時,觀眾才恍然發現,那一晚余順天真的一句話都沒有幫地藏說過。
即使不敢頂撞南叔,他也可以在找到地藏時先知會一聲讓他做個準備,或者想辦法查一下真相。
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地藏在被切手指時說到二十幾年兄弟,也就是說 兩人該是如親兄弟般一同長大,這份關係所帶來的怨,又豈是輕易可以化解。
曾經的地藏也許像余順天的另外兩個手下一樣,相信義氣,相信自己沒有跟錯大哥。
可那天之後我們知道,地藏的信仰只剩下他自己,就連祭拜關公,也用的是一個斷指的塑像。所以這信仰的動力,自然是出於仇恨。
後來地藏的確有惡,可有趣的是,在他昏迷後的幻象中,終歸沒能對余順天痛下殺手。
所以在最後關頭質問余順天為什麼不去關心他或者詢問他的時候,地藏這個看上去狠辣無比的角色,竟然讓人覺得像個委屈的孩子。
地藏是菩薩的稱呼,立誓地獄不空永不成佛。
影片中的地藏販賣毒品,自然擔不起這個稱謂,他要做的不是普度別人,而是超度淪陷於仇恨嗔念中的自己。
地藏這名角色,導演對他的定位與順天完全相反,看上去兇惡,卻又不夠心狠手辣。
開篇一場懲治手下的戲份,戲做了一半,死沒死不知道,但是恰恰這個橋段,解答了地藏內心最大的結。
對著手下一頓毆打後,地藏詢問他為什麼動了自己的女人,手下回答了,地藏似乎也饒了他一命,地藏好像遠沒有外表看上去那麼狠。
比如影片中,他始終叫囂著要吞併其他人的生意,也完全沒有任何行動。
而另一個有趣的細節在於,直到影片大結局之前,都沒有呈現過任何地藏親手或者指示別人殺人的情節,他這個大毒梟對比余順天好像有些或許心慈手軟了。
用錯誤的辦法去修正錯誤,只會帶來更大的錯誤
《掃毒2》裡面,每個人都不是無辜的,他們罪孽的根源不在於做錯了什麼,而且在於他們用錯誤的方法來修正錯誤。
順天被毒品傷害,選擇用暴力來制止。
地藏自覺被幫會辜負,乾脆自暴自棄研究制毒。
警察的女兒看到同學因為毒品喪命,選擇繞開法律尋求另類的支援。
順天的妻子因為懷不上孩子,選擇隱瞞之餘還調查起了自己的丈夫,最終婚姻破裂。
整部電影中,僅有的還在遵循法律的,只有苗僑偉扮演的警官。
偏偏他又是影片中最憋屈的角色,妻子在任務中為了救人殉職,女兒因為質疑制度而對他失望,被余順天指責不能為民請命,還要去保護明知是毒梟的地藏。
警察抓捕不了壞人,法律制裁不了罪惡,制度的缺失讓本該是生活中在正邪對決中處於絕對主力地位的警察,淪為了配角,正義沒有缺席,遺憾的是他總是遲到。
到底如何改變這個局面,導演邱禮濤拋出了問題,卻沒有給觀眾一個解答。
作為普通人我們只能把這個責任歸還於法律,而影片能告訴我們的,僅僅是安守本分,不讓負面情緒對我們的行為產生負面影響。
另一個比較值得思考的橋段,是警官和余順天探討是否應該令毒販享有人權。
這個問題相較於私刑凌駕於法律之上更加尖銳,因為他直接涉及到了大眾的選擇。
就如同國內時常出現的人口販子是否應該被執行私刑如出一轍,也許這樣的深思對我們來說選擇起來會容易許多。
可如果把他擺在民主的制度之下,每個選擇都會如此艱難。
於是才有了地藏臨死前最後一問,警察手裡只有一把槍,面前的兩個人都有罪,這個時候他應該怎麼選?
從苗僑偉飾演的角色看,終歸傾向於保護余順天這樣的「俠盜」,可他自己心裡也清楚,自己暫時放過的這個人,也有著相同的罪惡。
寫一段不該寫的東西,如果把本片看做香港的縮影。
余順天代表香港新的面貌,代表香港正在實行的新的執法準則。
地藏則更像是老港的代表,也許錙銖必較但行事也有些底線。
至於這種解決錯誤的方法對還是不對,就不是一部電影能說的清楚的了。
地藏就是張子偉,順天卻不是那個馬昊天
除了兩大影帝的號召力,《掃毒2》商業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也得益於系列前作的成功。
六年了,你知不知道影迷們等的有多心急。
從三雄鼎立到天地對決,同樣是因為一場誤會導致兄弟反目,《掃毒2》卻沒有像前作一樣給出了一個「團圓」的結局。
被誤會的地藏像極了被犧牲的張子偉,同樣是自己敬佩的大哥,同樣面對無法拒絕的選擇。
地藏被砍掉手指,卻沒有得到任何解釋和詢問。
張子偉雖然被犧牲,但在絕境之下,劉青雲飾演的馬昊天做出的決定幾乎沒有兩全之選。
同時在影片的內容里,張子偉的死也給出了足夠的篇幅來渲染剩下兩兄弟的痛苦掙扎,而在這次的《天地對決》里,兩人在15年里其實有無數個和好的機會,可終究沒有人先邁出一步。
這種發展其實反倒更合乎於現實,有時候就是為了爭一口氣,卻往往要付出更多。
所以對比前作,三兄弟最終勇闖毒穴,共赴黃泉的情義,《天地對決》的一生糾葛要更具發揮空間。
只不過這兩名角色都欠了一分細節的雕琢,劉德華飾演的角色,個人風格過於明顯,這麼多年來,不能說劉德華的演技不行,只不過他演出的角色,框架感太強,演技方面收到了局限,沒能還原出余順天應有的瘋狂。
古天樂這兩年演技突飛猛進,對於地藏這位第二男主的詮釋相對更為出彩,不過情節方面卻缺少了一個給角色定性的細節,一直到最後都讓這名角色處於一個中性的感覺,不是好但也不夠壞。
而這部影片整體的品質,就像是兩位主角一般,爆米花元素不足,內心戲碼欠缺。
看著還行,但也僅僅是看著還行。
感謝讀者老爺的耐心閱讀,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別忘了關注小薦或隨手點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