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強調: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這樣治,效果立竿見影

2019-11-19     松鼠課堂高老師

到了睡覺的時間,但是孩子晚上寫作業拖拖拉拉,效率低下,

每次都不能早點完成去休息,這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

孩子寫作業效率低下,可能是因為在寫作業的時候不專心,一邊玩一邊學;

也有可能是在學校的時候基礎知識點沒有學好,導致一道題要做很長時間。

這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一、不要逼迫孩子,說"不寫完不准睡覺"。

家長越是這樣說,孩子的逆反心理越嚴重,孩子越是感覺不到事態的嚴重性。

在父母的逼迫之下,他在心裡就會把沒有完成作業帶來的焦慮,

變成了跟父母之間的對抗,"不就是不想讓我睡覺嘛?晚一點也無所謂嘍,哼!"

二、要讓孩子自己意識到事態的嚴重

這種情況下,我建議父母這樣說,"到睡覺的時間了,趕緊睡吧,作業沒寫完,你明天自己去跟老師解釋原因"。

孩子沒有完成作業,心理最怕的就是老師,你越是讓他不要寫,他想到明天就要交作業了,反而會求著你寫完再睡。

初中的孩子,正處在心理快速發生變化的過程中,很多孩子做作業非常拖拉,

要麼就有拖延症,把寫作業這件事一拖再拖,要麼就是不會時間管理,在學校的時候總想削個鉛筆啥的。

這是符合孩童心理學的,在寫作業的時候,會讓他感到沮喪,

一想到要寫作業,心裡就焦慮,於是為了逃避焦慮,就把這件事一直往後挪,眼不見心不煩。

或者是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看電視、玩手機,讓這些事情占據自己的大腦,讓自己忙碌起來,在短時間內不會面臨焦慮。

所以孩子在晚上拖拖拉拉的根源就在於:

逃避寫作業帶來的焦慮。如果父母沒有看到這個讓孩子拖拉的根源,只想著趕緊讓孩子把作業完成,

於是不斷地催促嘮叨,甚至批評,是不可能讓孩子真正擺脫拖拖拉拉的習慣的。

針對孩子寫作業的厭煩、沮喪,從情感上鼓勵他,指導他如果應對,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提高晚上學習的效率。

1、如果自己知識水平過關,給孩子實質性的幫助。

孩子不願意做作業,是因為完成作業有困難,或者挫折感,不能順利完成。

所以家長可以坐下來,看看孩子的困難在哪裡,跟孩子一起學習,也可以順帶培養跟孩子之間的友好關係,可以說一舉兩得。

2、如果自己知識水平不過關,陪伴孩子就是最大的幫助。

許多情況下,家長能為孩子提供的幫助非常有限,不能幫助孩子解決他遇到的困難,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陪伴他一起度過。

當孩子完成作業的時候,就讚美他,比如,"今天的作業全部都按時完成了,你真棒!"。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比如某道數學應用題一直做不出來,就鼓勵他,"這道題很難,你用了很長時間,但是一直沒有放棄,這種意志力真的很可貴!"

總而言之,陪伴比催促管用,鼓勵和支持比批評管用,家長只有把自己的關注點,從"孩子沒有完成作業"這個結果,轉移到"孩子為什麼沒有完成作業?",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幫助孩子解決困難,才能徹底改變他拖拖拉拉的習慣。

在孩子寫作業拖拉的時候,家長的陪伴很有必要,而且一定要至少要堅持半個月以上,才能讓孩子培養其良好的完成作業的習慣。讓孩子有自控能力,這才是解決孩子拖拖拉拉的根本辦法。

你對這個問題還有沒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

我是高老師,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和點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9SEhW4BMH2_cNUgjXc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