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人,奮鬥有你:鏡頭下的青春

2020-05-04   V赤峰

「要敢於做先鋒,而不做過客、當看客,讓創新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創業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讓青春年華在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和青年談理想,談追求,談青春,談事業,諄諄告誡,語重心長。

青春正好,夢在前方。

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請跟隨著我們的鏡頭,一同去看看這些有信念、有夢想、有奮鬥、有奉獻的青年。看看一個個矯健、美麗、堅定的身影,捕捉一顆顆年輕、正義、溫暖的心。

奮鬥有你:鏡頭下的青春

「這回我們是看到活的電視播音員了」,在一群大嬸大娘的轟然大笑中,面容清秀俊朗的張哲也坐在他們中間開心的笑著。

張哲是寧城融媒體中心下派汐子桃古圖村工作隊員,如此融洽的融入這個鄉村氛圍中,距離他離開縣城下鄉只有43天。

張哲:下鄉到現在已經四十三天了,說實話,接到下派電話那天晚上失眠了 。

走下播音台,走出機關,最初的角色換位讓張哲很緊張、很困惑,然而,村裡張書記和其他村幹部們的真誠和鄉親們的純樸,很快讓他融入了這片廣闊的田野。在和村莊裡的幹部群眾同吃同住中,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張哲:過去是從新聞中播扶貧的稿子,報道扶貧,現在是真正走到他們中間一起做扶貧,感覺太不一樣了!

村民韓學鵬是個孤寡的殘疾老人,也是張哲的幫扶戶,這一老一小很快成為忘年交,老人是獨臂,老人耪蔥,張哲挖園子。老人過去配過鑰匙,愛琢磨的張哲就幫老人出點子,能不能再把傢伙什先進一點,掙點外快。

村伙房大娘的廚房,也是他閒暇常去幫廚的地方。

當然他想的最多的還是怎麼幫村莊致富做點事兒。在文言文,既然是文化口的幫扶工作隊員,那就要在文化扶貧上找條路。

張哲:扶貧扶智,我想我要多在這方面下功夫。比如,組織孩子們開展普通話大賽,組織中老年人文化室活動、廣場舞活動,充分發揮網絡作用,為村產品代言等等。

偶爾,張哲也會想想家、想想兩個兒子、想想他鐘愛的話筒,但是火熱的村莊生活和村民們期盼的眼神很快拽回了他的心。

張哲:在村莊久了,就有了挂念,雖然一周三四天住在村莊,回到家,還是怕電話響起,電話一響,就擔心:是不是貧困戶有什麼事了,正是春季是不是村莊裡消防出什麼事了……雖然不是當家人,但也像自己的家一樣挂念。

正是奮鬥好時光,不可枉為青春行。

張哲,這個八零後小伙子正在青春的第二個平台上寫下他新的故事。

孫思航——寧城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助理。這個年輕的90後懷揣著青春夢想步入了檢察院的大門,走進了公訴科,一干就是8年。在這八年間,她接手內勤工作,及時上傳下達信息,準確報送業務報表,把內勤工作乾得有聲有色。熟悉辦案工作流程,打報告、提審、開庭、裝卷、歸檔;乾的多是些默默無聞的工作,成天忙忙碌碌。虛心向「師傅」們學習實際辦案的方法,用心揣摩所學與所用的技巧,很快她成為了科里的中堅力量。在2012年至今她協助辦理的案件起訴準確率和有罪判決率均為100%,無一錯案、漏案。

同事眼中「勇辦大案、難案」的小姑娘,近年來在經濟和職務犯罪案件呈上升趨勢、案件的複雜性、取證的艱難性,都給公訴工作帶來了更大的困難和挑戰之時,面對困難, 總是主動請纓、知難而上,勇辦大案難案。青春奮鬥正當時,「做好每一件事,辦好每一起案件」,這就是孫思航。她說:成長是道美麗的風景,我已準備好再「出發」。

在援鄂凱旋的激動剛剛平復之後,寧城縣中醫蒙醫醫院年輕的90後援鄂隊員李明洲又曝出喜訊。近日,自治區團委《關於表彰2019年度「全區優秀共青團員」、「全區優秀共青團幹部」和「全區五四紅旗團委(團支部)」的決定》(內團發﹝2020﹞4 號)下發,赤峰市共有23個個人與組織獲得表彰。寧城縣中醫蒙醫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李明洲喜獲「全區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

這個1993年出生的小伙子系內蒙古第五批援鄂抗擊「新冠肺炎」醫療隊成員。

2月17日,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李明洲主動請纓到武漢抗疫第一線。經過培訓後,李明洲乘車經過空無一人的武漢街道前往武漢市肺科醫院,這家專門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定點醫院。身為一名醫護工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戰勝了心中恐懼,這段路程成為了他從白衣天使到白衣戰士的成長之路。

病區內的工作,很枯燥很辛苦。包裹著厚厚的防護服和護目鏡,就那樣反反覆復地重複著:在生活起居上,負責為患者發放餐飯、打熱水、倒水、喂飯等一系列生活上的照料,儘量讓患者感到親切周到;在專業護理上,為輕症患者每天測量3次生命體徵,輸液、霧化、打肌肉針;對於重症患者每半個小時檢測血壓呼吸,做好每一個細節,防止出現紕漏:在病區管理上,每天定時開窗、定時通風及對物體表面使用消毒波進行消毒和紫外線燈照射。其實苦中也有樂。而且,快樂護理理念,讓他和患者都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狀態,對治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68歲的新冠患者張大爺、90多歲的高齡患者習爺爺,都令他動容。

作為90後的他,會記住武漢市肺科醫院十樓、重症病房,這個年輕的戰場,這段特殊的經歷,會讓他在今後的人生中,用更加勤奮的工作、更加出色的業績,去回報集體、回報社會、回報時代!

她是一名80後醫務工作者,現任寧城縣汐子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基層工作條件較上級醫院差,待遇低,大部分人都選擇條件好、待遇高的縣以上的醫療單位,而趙立格卻十幾年如一日,一直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著自己,帶領全院護理工作者,紮根基層醫療單位努力拚搏,使汐子鎮醫院的的護理工作有了顯著提高,並受到了各級領導和患者的一致好評。

早在趙立格還是一名護士的時候,她每天都要深入病房,了解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在住院期間的困難和感受,經常同患者及家屬交流意見,及時查找出在護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便在日後的工作中不斷的進行完善和改進。工作中的趙立格,嚴格遵守執業道德,遵守醫院的及各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始終保持著以患者為中心,為全體患者提供優質服務為宗旨,用自己的熱心愛心誠心帶領全體護理人員,努力完成各項護理任務。完善了汐子鎮中心醫院的質量控制體系,從細節入手,對於患者無陪護,拿藥不方便問題,實行處方日制度。

由於趙立格由於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在自己的崗位上潛心鑽研,無論是在服務患者上,還是提高醫院的效能上,她都像一個標杆一樣,得到上級部門和本院醫患的好評。趙立格憑藉著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突出的業績,良好的服務,在2007年被寧城縣衛生局評為「優秀護士」、在2012年就被寧城縣黨委評為「服務標兵」。

平常的工作中,趙立格由於堅持不懈的學習,在2016年全國護理基層崗位大練兵時,趙立格取得了縣級第一名,市級第一名以及自治區級第一名的好成績,代表內蒙古參加了國家級的基層護理崗位大練兵知識競賽,並取得了國家級二等獎的好成績,此成績是自治區基層護理工作中在國家取得的最好成績。趙立格也因此在2017被寧城縣衛計局授予技能標兵;被赤峰市衛計局授予「赤峰市技術標兵」,被赤峰市婦聯授予市級「三八紅旗手」,被赤峰市工會授予「市級五一勞動獎章」,並在同年三月被自治區授予「自治區及技術能手」,被自治區工會授予「自治區級五一勞動獎章」,被國家授予「2017年國家級技術能手」。在2017年趙立格被寧城縣政府授予「愛崗敬業道德模範」。在2019年被赤峰市婦聯評委「市級三八紅旗手標兵」。

來源:寧城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孫蕊

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