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節奏感越來越快的今天,更多的人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均衡的營養攝入。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作為一天的第一餐,也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是保證充足、均衡營養攝入的前提。早餐對膳食營養攝入、健康狀況和工作或學習效率都至關重要。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規律健康的早餐更是益處多多。
•早餐為一天的工作和學習「充電」
每天早上,對於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來說,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重要階段,非常需要大腦儘早的興奮起來,早餐則是啟動大腦的「開關」。機體中儲備的葡萄糖經過一夜的酣睡已經消耗殆盡,激素分泌進入低谷,大腦難為無米之炊,記憶機能組織只得暫且進入冰凍狀態。
早餐,猶如雪中送炭,能使激素分泌快速進入高峰 ,並給腦細胞提供渴望已久的能源,猶如解凍的「電源開關」,早餐就是這樣及時地給大腦接通了活動所需要的電流。
研究表明,不吃早餐導致的能量和營養素攝入不足,很難從午餐和晚餐中得到充分補充。只有從早餐攝入了足夠能量的人才能在一整天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能最快地轉化為能量被人體利用。由此可見,早餐是絕對不可敷衍和隨意推遲的,更不能不吃早餐。
•早餐有助於滿足一天的營養需求
早餐是必需營養素攝入的關鍵。大量研究發現,相較於不吃早餐者,攝入早餐者的總體膳食質量較高,其攝入的纖維和營養素更高,而能量密度較低。特別是,規律早餐者,纖維、鈣、維生素A和C、核黃素、鋅和鐵的攝入者較高,而脂肪、膽固醇和熱量的攝入較低。進一步研究結果表明全穀物早餐更能改善早餐營養。
相反,不吃早餐者不能從一天其他時間的進食中獲的足夠的營養需求。總體說來,規律進餐與膳食質量的提高和更好的食物選擇聯繫在一起。
因此,無論是從提供能量補充體力的角度還是從提供營養物質的角度而言,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吃早餐。
•早餐可降低肥胖的發生風險
近年來,全球範圍內不吃早餐的人越來越多,同時肥胖的發生率也陡然上升,因此,許多學者開始研究早餐與控制體重、肥胖之間是否存在關係。
據Trans報道,在2005~2008年之間,共有15項交叉研究報道里進食早餐與體重之間的關係,結果表明,增加進食早餐的頻率與超重/肥胖風險之間呈顯著負相關。此外,Berkey等人進行了一項前瞻性縱向研究,共納入414000例9~14歲兒童,評估體重正常而不吃早餐者的BMI是否更有可能隨時間延長而增加。
該研究發現相較於每天吃早餐的兒童,不吃早餐兒童的體重較重。從不吃早餐的男孩與女孩中的超重者分別占26.4%和25.3%,而每天吃早餐的男孩與女孩中體重超重者分別僅占21.2%和15.8%。
因此,規律進食早餐,特別是全穀物早餐,可以增加飽食感,降低能量攝入,從而降低肥胖的發生風險。
•早餐可以提高認知、增強記憶、降低慢性疾病發生風險
在最近的60年中應經發表了超過40篇的論文研究了早餐與認知的關係。研究結果表明早餐確實有助於認知能力的提高,特別是在提高記憶力方面效果明顯。如果還可以搭配營養均衡,那麼效果將更為顯著。早餐可幫助兒童在學校中表現得更好,記憶力、考試成績、學校出勤率、心理社會功能和情緒獲得改善。
特別是吃早餐會降低兒童營養不良的風險。Wyon等報道相較於低能量早餐,兒童在進食高能量早餐是,表現出更好的創造力,體能耐受力以及數學能力。針對高中生的一項研究表明早餐的攝入可能對持續注意力沒有明顯作用,但可以提高男生視覺空間記憶力。
同時,攝入全穀物早餐,相較於攝入精緻穀物早餐,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
總之,早餐不僅可以提高豐富的營養素,而且有助於平衡一天的熱量攝入、控制體重、改善認知,以及降低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然而,儘管早餐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並且各國政府和健康組織一直強調攝入早餐的重要性,但仍然有許多人不重視早餐,甚至有一部分人從來不吃早餐。即使是在經常吃早餐的人群中,也有許多人並不在意早餐的營養價值,他們認為機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即使在早餐時得不到充分供應,也可以通過午餐或是晚餐得以補充。對於兒童和青少年,不吃早餐會導致兒童和青少年的公共健康問題。
•不吃早餐可導致營養缺乏 青少年中,不吃早餐會導致身體必需的宏量營養素和微量營養素的攝入減少。在兒童和青少年中,不吃早餐者從碳水化合物攝入的能量百分比比較低,而從總脂肪、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的能量百分比較高;同時,維生素A、E、C、B6、B12、B1、核黃素、煙酸、葉酸、磷、鎂、鐵和鋅等微量營養素的攝入也較少,而且很少能在午餐和晚餐中得以補償。不吃早餐者也很少能滿足身體一天對於蔬菜、水果等食物的需求。不吃早餐的兒童或青少年很容易將這種習慣保持到成年。
•不吃早餐可導致體重增加,有研究發現在兒童或青少年中,不吃早餐者的肥胖發生率明顯高於吃早餐者。不吃早餐的兒童或青少年可能會攝入更多的低營養或高能量的食物。此外,不吃早餐還有可能會導致過度飢餓或下一頓用餐時過度進食,從而形成不健康的膳食結構,增加肥胖的發生風險。
此外,不吃早餐可引起空腹總膽固醇和LDL膽固醇水平較吃早餐時明顯升高,對胰島素敏感性和血脂水平產生有害影響。更有研究指齣兒童期不吃早餐與成年期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密切相關。
因此,在明確了不吃早餐會給身體帶來的諸多危害後,父母更應為兒童青少年樹立榜樣,讓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營造家庭氛圍和鼓勵孩子健康行為,保證早餐吃得合理、健康。
那麼,健康早餐又是什麼?以下向您推薦幾個各國的早餐推薦食譜,以作借鑑。
•中國 2007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起床半小時後吃早餐比較適宜一般情況下安排在早上6;30~8;30,用餐時間以15~20分鐘為宜,不宜過短,也不宜過長。進餐時應細嚼慢咽,定時定量,特彆強調應規律進食早餐。
一份均衡健康的理想早餐應該包括不同生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能調節飽腹感的蛋白質和脂肪,以及富含纖維和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所提供的能量應滿足日常總能量需求的1/4,最少也應該達到1/5。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日常需要2000~3500kcal能量,那麼就需要在早餐是攝入約400~700kcal能量。日常能量需求應依據年齡的不同而適當調整。
依2007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人按一天需要2200kcal能量計算,早餐大約需要550kcal能量。推薦的主要上市組成為;碳水化合物100g、水果和蔬菜分別100g、蛋白質大約350g左右。
在選擇穀物類食物時,應遵循多樣化、粗細搭配的原則。青少年和成人食用即使穀物早餐有助於攝入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和較少的脂肪,以及攝入最接近推薦膳食標準的主要營養素。特別是攝入鐵強化穀物,還能間接增加牛奶和鈣的攝入。
穀物類早餐包括天然穀物及相關食品(如麵包、餅乾、烤麵包、即食穀物、麥片粥、麵條等),建議每次攝入100g左右,每周5~7次。
對於青少年和兒童,牛奶和奶製品是非常重要的能量和鈣質來源。對於不喝牛奶的兒童,需要攝入充足的酸奶。
蔬菜種類繁多,特別需要提到的是深色蔬菜,如紫甘藍、莧菜等,其維生素和植物營養素含量通常較為豐富。水果蔬菜中深色蔬菜最好占一半以上,水果最好包括柑橘類或西紅柿。各類型的早餐提倡攝入水果和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