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爸,我考上清華了,你別騙我了!」
江蘇南通的周鵬宇,今年以421的高分(江蘇省高考滿分480)被清華大學錄取。
而其背後的故事令人動容。
去年七月份父親被查出患上肝癌,此時周鵬宇剛進入高三關鍵期,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學業,爸媽決定瞞著兒子,只說身體出了點小問題。
孩子的病痛,父母總是第一時間知道,而父母的病痛,孩子卻總是最後一個知道。
爸爸倒下後,家裡的重擔全壓在了媽媽身上。她白天照顧爸爸,晚上十點等兒子放學,再接他回家。這一路,就是30多公里。
2
高考,是你的戰場,也是父母的戰場
3
一張通知書,也是與父母的別離票
苦讀12載,最終迎來的那張錄取通知書,對於孩子來說,一張通往未來的車票。可對於父母來說,卻是一張送你越飛越遠的離別票。
一個叫@大頭txinrui121121 說:
盼著孩子長大,又怕孩子長大!希望孩子展翅高飛,不想給孩子任何束縛,可又怕孩子長大後離我們太遠!那時候那種沒著沒落的思念折磨著彼此……孩子學業繁重,心情不好的時候也只能沖父母發發牢騷,也許以後想聽孩子發牢騷都是一種奢望了……想一想,孩子留在我們身邊的日子也沒有幾年了。
聽完這段話瞬間淚目。電視劇《小別離》中有這麼一句話: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唯獨父母的愛指向別離。
就如龍應台所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可是他們卻無怨無悔!
4
寫在最後
在樹洞欄目里,看到很多同學傾訴自己跟爸媽的關係問題。高中時候的我們,或許正處於這樣的一個年齡:
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卻依舊不能完全脫離爸媽的束縛,再將高考的重壓、焦慮和青春期里的敏感、不安攪拌在一起,很容易蔓延成不可控的情緒。
而父母對自己的不理解,對自己的成績的緊緊相逼,不經意間,那些情緒就會朝著最愛我們的人放肆地宣洩···與父母的關係也鬧得不可開交。
但是無論如何,請一定要相信,或許他們第一次做父母,也有很多不周到的地方,可是他們卻是最愛我們的啊!
而隨著你越來越大,或許等你有一天成了父母,也會漸漸明白:我們的努力,有一部分原因無非就是為了讓自己成長的速度,超過父母老去的速度。
終有一天,你可以強大到站在他們身後,一如他們當初站在你身後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