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秦始皇一統天下的戰神,後來怎樣了?

2019-07-25     歷史見證者123

春秋戰國時,各個諸侯國為了爭霸,戰爭不斷,很多戰將在此時崛起,比較有名的當屬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四人,號稱「四大名將」,也被後人稱為「四大戰神」。

在戰國四大名將中,白起被稱為「戰神」,他在長平之戰,一舉成名,坑殺趙軍四十多萬,為秦國立下赫赫戰功,也為後來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但白起最後卻沒想到自己會落下被賜死的結局,令人惋惜。同樣,與白起同時期的秦國大將王翦,也號稱「戰神」,雖然武力值與白起有些差距,他也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中立下很多戰功,最後王翦卻能躲過被殺的命運,而能善終。那麼王翦比白起有何神通之處呢?

將士出征要錢要豪宅:高明之處

王翦是繼白起之後,秦國又一名能征慣戰的大將,之所以能被列為「四大名將」之一,王翦的能力不是白給的。

秦始皇上台後,提拔重用了王翦。也正是秦始皇的器重,奠定了王翦的大名。在滅六國的戰爭中,王翦為秦始皇攻城掠地,戰無不勝,成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我們知道在戰國不僅秦國有名將,其他諸侯國也有名將,比如趙國的李牧,就是一位很厲害的將領,還有楚國的項燕,也就是項羽的爺爺,是楚國最厲害的戰將。無論是趙國的李牧還是楚國的項燕,都被王翦打敗,足以看出王翦的軍事才能不亞於白起。

趙國的李牧,是趙國與秦國對抗中最厲害的將領,他不僅打敗匈奴,令匈奴害怕。只要李牧出兵,匈奴都嚇跑。而且李牧與秦軍對打中也不落下風,多次打敗秦軍的進攻。如果論戰場的一對一的功力,王翦估計與李牧不相上下,可能還會處於下風。但王翦會用陰招。

對於趙國的李牧,秦始皇很頭疼,王翦就給秦始皇出主意,讓秦始皇用離間計,離間趙王與李牧的關係。於是秦國用重金收買了陷害廉頗的郭開,此人是趙王的親信。然後讓郭開在趙王面前誣陷李牧,沒想到趙王果然相信了郭開的話,居然把李牧殺了。由此可見一個王朝滅亡,並非需要多少兵力,只要出幾個奸臣國家就滅亡了。

李牧被離間計所殺後,秦國打趙國就輕鬆多了,王翦也失去了一個強大的對手,率軍直取趙國,此時趙國沒有人可以阻擋秦軍。

滅亡趙國後,秦國下一個目標就是比趙國還有要強大的楚國,楚國也是戰國時期唯一一個能與秦國抗衡到底,並有望統一六國的一個國家,實力一直很強大。

滅楚之戰時,秦始皇專門開了一次作戰會議,徵求將臣的計謀。當時秦國新崛起的年輕將領李信對秦始皇說:「滅楚國不需要大軍,只要20萬就夠了!」

在場的王翦當即反駁他,王翦認為20萬根本滅不了楚國,需要強大的兵力才能滅楚。秦始皇認為王翦已經老了,膽子也小了,不敢率兵打仗了,還得用李信這樣年輕敢打的將領。

秦始皇便命李信、蒙恬率軍20萬直取楚國。但真如王翦所想,秦軍被楚軍大敗,李信與蒙恬被打得落荒而逃。秦始皇大怒,於是再次請王翦出兵,但沒想到王翦還拿一手,抱病不出。在秦始皇多次請求下,王翦才肯出征,但王翦則向秦始皇要條件,他要60萬大軍才去打楚國。

60萬大軍是什麼概念?雖然不是秦始皇的全部家當,但已經是絕大部分兵力了。如果此次戰敗,秦軍必然元氣大傷,很可能就會被滅。

王翦不僅要重兵,還問秦始皇要錢要豪宅。秦始皇都答應了。為什麼王翦這樣做?因為王翦把秦軍主力全部帶出,秦始皇必然擔心,會對王翦有所懷疑。而問秦始皇要錢要宅子,就能打消秦始皇的疑慮。能看出王翦對秦始皇的性格很了解,王翦可以稱得上最早的「心理學家」。

功成名就全身而退:正確選擇

王翦帶領六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向楚國,秦始皇以為王翦會與楚軍大戰一場,但沒想到王翦到了楚國城下,並沒有直接作戰,而是把楚城圍起來,他帶領將領們躲在城外又吃又喝,好不自在。

對於王翦的策略,秦始皇既不滿又不理解,以為王翦是故意這樣做。王翦此招很絕,實際上王翦在等待一次機會。等待楚軍士氣低落時再出兵。最後王翦輕鬆戰勝楚國,殺了項燕,滅了楚國。

此後,秦國攻打其他諸侯國時,王翦及兒子都參加戰爭,為秦國出生入死,成為秦國大功臣。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王翦向秦始皇辭職。按常理說,作為王翦應該是開國功臣,沒必要辭職,可以當大官,享受恩惠。王翦突然退出,給人印象是「功成名退」。實際上王翦是抽身而退,退的恰到好處,晚退就會沒命。

掌握皇帝內心深處:聰明之人

實踐證明,王翦早早請求退休是正確的。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而且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但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並沒有實行仁政,而是暴政,不僅刑法殘酷,而且勞民傷財,興修宮殿及陵墓,這些都讓民眾苦不堪言。

秦始皇認為老子天下第一了,誰也沒有他的功績大,因此,聽不盡任何大臣的建議。秦始皇也殺了很多開國功臣。如果王翦活著,也是必殺之內。

王翦了解秦始皇的性格,秦始皇心眼小,而且表面很寬容,實際上猜疑心最大。誰如果讓秦始皇懷疑,就沒命了。

王翦之所以要錢要房子,就是讓秦始看出王翦愛財,並沒有野心。而且及早退出,也讓秦始皇不再猜疑。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關鍵是要找到「虎」的性格,否則必然失敗。

本內容來源於網上,如有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謝謝諒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etsRWwB8g2yegND68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