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今年大機率是暖冬,但該來的冷空氣還是來了。
只是這遲到的冷空氣,並不能解救「看天吃飯」的紡織行業。各類拋貨的信息已經開始出現在朋友圈裡,不僅僅是聚酯工廠放量促銷,更多的都是下游坯布面料。
成品面料賣出了坯布價,織造廠家有苦難言
今年市場大環境不好,上游產能過剩加上下游需求不振,市場上坯布的利潤被壓得很低,有時候一些市場庫存太多產品只能保本甚至虧本出貨。
以其中的75D無捻仿記憶為例,去年這款面料的坯布價格是在2.4元/米左右,而現在拋貨的成品面料白色,兩萬米以上的價格也是2.4元/米。75D緯捻仿記憶去年的坯布價格是在2.8元/米左右,而現在黑色成品拋貨價格只有3.5元/米。要知道這些面料光染費就起碼1元/米以上,且不說黑色這種肯定是超成本的染費只會更高。
現在拋售的這些仿記憶成品價格,放在往年只能相當於普通滌塔夫成品價格,可是留著貨過年還是現金過年,這樣的選擇題對紡織人來說並不難選。
染缸開機率急劇下滑,印染企業已告別市場貨
同樣染廠方面自從告別了市場貨,就再一次迎來了「寒冬」。吳江地區一家染廠負責人向我們反饋,前一陣子T400這類市場貨面料基本是擠爆了染廠,但隨著市場貨萎縮,這類面料被瞬間抽離。
春亞紡、桃皮絨、高彈春亞紡、仿真絲等老品種開始登台唱起了主角,可是它們並不能撐起染廠的產能。染缸開機率從100%立即下跌至7-8成,並且按現在的坯布進倉量,要不了多久就會回來夏天淡季時候的5成左右。
降價促銷頻繁,聚酯工廠絞盡腦汁去庫存
然而這種情況不止是在織造市場出現,今年的滌絲市場也經常發生這種事情。因為終端服裝銷售情況不佳,大量織造企業在7、8月出現了放假、停產的情況,導致織機開機率大幅下滑,聚酯工廠滌絲庫存因此大幅上漲。
為了去庫存,聚酯工廠絞盡腦汁,原料降價促銷作為一種常規的手段在今年被頻繁運用,往往也能帶動一波產銷。然而在促銷之後買了絲的織造企業發現,促銷過後,滌綸長絲的價格依然在不斷下跌中,這樣一算促銷前後滌絲的價格似乎沒什麼差別,對織造企業來說,無非就是原料早點還是晚點買的差別了。
越跌越不買,越不買越跌,陷入惡性循環
今年的行情就是這樣,以往難得一見的拋貨現象已經變成了織造市場中的一種「常規操作」,而聚酯原料也是這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打折降價。
在「買漲不買跌」心理的作用下,目前織造市場上觀望態度濃厚。
對織造企業來說,以往織造企業原料備貨基本都會備一個月左右以防原料價格突然變動,但是今年因為滌綸長絲一直跌價的原因,大量織造企業都選擇了隨買隨用的方式,備貨周期縮短到了一周,這也讓聚酯工廠本的身庫存壓力變大了。
對貿易商、成品商來說,今年布價一路走低,可能在某段時間布價跌到一個低點或者市場在拋貨的時候,現貨成品商會選擇吃進。但萬萬沒想到,今年的坯布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當時看似便宜的價格說不定一個月後反而就變得貴了。吃過一次虧以後,大家也就選擇了觀望,再也不會輕易出手了。
而市場越是觀望,原料、坯布的價格越是低,價格越低,市場就越是觀望,由此陷入了惡性循環。
都說過年期間服裝企業會適當備貨,而紡織企業則會有一波集中出貨。作為今年最後一波行情,紡織人都在等,只是希望別來的太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diHh24BMH2_cNUg3Cp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