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應退稅額如何計算?

2021-03-15     會計網

原標題:出口應退稅額如何計算?

出口退稅,簡單理解為在出口環節免稅且將之前納稅環節繳納的稅款退還給納稅人。對於出口應稅稅額,該怎麼計算?

出口應退稅額的計算公式

出口退稅是指在國際貿易業務中,對我國報關出口的貨物退還在國內各生產環節和流轉環節按稅法規定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

出口貨物的應退稅款不是全額退稅,而是先免徵出口環節稅款,再抵減內銷貨物應納稅額。對內銷貨物應納稅額不足抵減應退稅額部分,根據企業出口銷售額占當期(1個季度)全部貨物銷售額的比例確定是否給予退稅。

出口應退稅額涉及的計算公式: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給予免徵抵扣和退稅的稅額

當期給予免徵抵扣和退稅的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出口貨物不予免徵抵扣和退稅的稅額

當期出口貨物不予免徵抵扣和退稅的稅額=當期出口貨物的離岸價(FOB)×外匯人民幣牌價× (增值稅規定稅率-退稅率)

 出口退稅相關帳務處理

一、生產企業免抵退稅涉及的會計分錄

實行免抵退稅辦法。出口貨物勞務(進料加工復出口貨物除外)增值稅退(免)稅的計稅依據是出口貨物勞務的實際離岸價(FOB)。

1.貨物出口並確認收入實現時,根據出口銷售額(FOB價)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應收帳款(或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等)

2.根據《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中計算出的「免抵退稅不予免徵和抵扣稅額」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等)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月末根據《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中計算出的「應退稅額」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其他應收款——出口退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4.月末根據《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中計算出的「免抵稅額」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5.收到退稅款時的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出口退稅

二、外貿公司出口退稅涉及的會計分錄

外貿企業出口退稅是指外貿企業以及實行外貿企業財務制度的工貿企業收購貨物出口,其出口銷售環節的增值稅免徵。

1.購進出口貨物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帳款/銀行存款

2.確認外銷貨物的銷售收入,根據外幣金額和選定匯率確定銷售額:

借:應收帳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3.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4.根據徵稅率與退稅率的差率,將不可退的進項稅計入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征退稅差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5.貨物出口後,根據退稅率,計算應收出口退稅額:

借:應收出口退稅款(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6.收到出口退稅款: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出口退稅款(增值稅)

來源:會計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dcQNXgBDlXMa8eqHJb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