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張掖供電公司:「頭雁效應」激發「群雁活力」

2020-04-16     張掖日報

是什麼力量,令鐵臂如林,把汩汩熱血匯成生命之源;是什麼情懷,能溫暖如春,讓縷縷和風吹散心頭陰霾。

魯國華,男,49歲,中共黨員,現任國網張掖高台縣供電公司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副經理。是一位有著近30年工齡、25年黨齡的「老電力」,曾多次被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張掖供電公司和地方黨委、政府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黨務工作者。2019年,他因勇救落水兒童,被張掖供電公司和高台縣委、縣政府表彰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是高台縣入選中央文明辦「中國好人榜」的第5人。魯國華的事跡有力彰顯了一名優秀黨員幹部的責任和擔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理想和信仰。群雁高飛頭雁領,魯書記作為「領頭雁」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止……也正是有這樣的「關鍵少數」才激發了「群雁活力」。

赤子之情,心系疫情飽含家國情懷

魯國華經常對黨員同志說「作為一名老黨員,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就必須儘自己所能為社會做點事情,到啥時候都不能丟失共產黨員的身份」。作為一名黨員,他的許多善舉一直激勵著身邊的人,此次疫情,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他更沒有忘記自己的第一身份。2020年2月4日,魯書記將5000元現金交到了該公司黨委辦公室,並對工作人員說道:「這是我的捐款,雖然不能與一線的醫護人員並肩戰『疫』,但我要為一線醫護人員盡一份黨員義務!」在他的帶動下,公司黨員共捐款24150元用於疫情防控,黨員幹部們率先投身到疫情阻擊、供電服務的第一線,以實際行動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到處呈現出志願服務紅色景象,一樁樁、一件件感人的事跡,無不彰顯著電力人的家國情懷。

身為國網張掖高台縣供電公司黨委書記的魯國華,自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電網公司毛偉明董事長「一提高六強化」工作要求,大力宣貫、倡導省公司「忠誠、感恩、爭先」文化理念,在做好員工安全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建立26個「黨員示範崗」和「黨員先鋒崗」,對轄區內1家定點醫院、136家醫療衛生機構涉及的12條供電線路和86台設備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出動車輛21台/次,人員60人/次,降低故障風險,確保了轄區電力供應安全可靠。

深入實施黨支部書記「頭雁」工程是該公司黨委以黨建工作「十大工程」為契機,通過充分發揮黨支部書記帶動黨員、推動工作、輻射群眾的「頭雁」效應,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和創造力,全面推動公司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的一項具體舉措。該公司城關供電所黨支部積極響應公司黨委的倡議,迅速整合了三個班九個專業人員,率先成立公司第一支黨員突擊隊,以管理人員為先鋒,以黨員為骨幹,簽訂保電承諾書,嚴格落實各項保電責任,把城關供電所打造成一支眾志成城的「保電鐵軍」,在保供電任務最需要、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了應有作用。

黨員是身份,更是旗幟!深夜,城關供電所值班電話機響起「叮鈴鈴」……「供電公司嗎?我家突然沒有電了!」供電所所長雒軍放下報修電話,說了聲:「跟我來!」,立即帶著搶修人員趕往家在城郊一號公館的客戶家中,用最短的時間處理了現場故障。當向客戶簡要講解用電安全時,客戶從語音中聽到是雒所長,頓時感到不解:「咋你親自服務來了?」雒軍笑答道:「我是黨員。」這夜,其實他們幾乎一夜都沒有合眼,由於在這西部小城鎮和偏遠的農村用電基礎設施和供電條件還在進一步完善中,確保重要保電場所和幾萬戶非居和照明的安全用電需要全力以赴,再加上特殊時期的居民用電負荷猛增,面對各種故障處理並非易事。但他們始終保持警醒、一刻也不能放鬆,及時高效解決用電故障事宜,期間沒有發生一起運檢或服務投訴事件。雒軍認為自己是一名最基層的電力員工,作為黨員,更要牢記黨的宗旨和使命,豎起心中的「黨旗」,更好的為地方人民群眾做好供電服務工作。

竭誠盡智,黨建課題帶動公司文化發展

「書記抓項目」是國網張掖高台縣供電公司黨委聚集中心工作,以黨建項目化管理促進黨建、業務同登高的具體舉措。在魯書記的帶領下,該公司形成共產黨員服務隊「三隊合一」、「駱駝城裡的電駱駝」品牌形象打造、「四區兩可」企業文化打造等13項「書記抓項目」課題結項報告,為「長征精神 電力傳承」紅色文化深植等黨建十大工程落地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張掖經驗」。特別是立足於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服務宗旨,為打通供電服務「最後一公里」,做到問題一次解決,服務一次到位,而研製的「電駱駝」小黃車移動營業廳,榮獲市公司QC成果二等獎,並被推薦到省公司應用到供電所便民服務設施的配備計劃中。黨建課題的實踐研究實施,發揮了正向教育功能,啟發了員工崗位創先爭優的自覺意識,在公司上下形成了勇於擔當、積極奉獻的正念洪流。

「2月8日,多雲。今天是一級響應啟動的第13天。中午母親被送入急救室,生命垂危。雖然醫護人員竭盡全力,但也未能挽回母親的生命。我忍著悲痛挨個給親戚通過電話做思想工作:『現在是非常時期,我們不能違背當前疫情防控的嚴格規定聚集親朋好友弔唁奔喪,希望親朋好友都能理解支持,不要再前來弔唁了,喪事一切從速從簡。』在我的勸說和引導下,親人們也紛紛表示理解。雖然能沒體面的送母親最後一程,但作為黨員的我有義務有責任把疫情風險降到最低。我想天國的母親一定會體諒兒子的選擇,也一定會為兒子的選擇感到驕傲!在這場席捲全國的災難面前,有著太多的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瞬間。我堅信,只要我們每位黨員中心戶都能積極教育引導身邊的黨員群眾: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大力弘揚共築美好生活夢想的時代新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仗我們一定能夠打贏!」

這是來自該公司駱駝城供電所黨支部書記辛延明的抗疫日記。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一直奮戰在保電一線,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在這場戰役中,辛延明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直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錚錚誓言;作為公司「紅色網格」中的一名黨員中心戶,他充分發揮著政策法規宣傳員、黨建引領示範員、創新發展領航員、聯繫群眾服務員、員工成長輔導員的作用。正是有許許多多這樣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黨員中心戶,才構築起了基層牢固的紅色網格和戰鬥堡壘,形成了「黨委引領、支部管用、黨員像樣、全員聚力」的黨建生態。辛延明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黨員中心戶、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就應該帶頭做表率,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躬先表率,「頭雁效應」造福一方百姓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為進一步提升全縣貧困村電氣化和戶均容量水平,魯書記和公司黨委班子一道,早做打算,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積極應對疫情反彈風險和復工復產「雙線作戰」局面,將鄉村振興工程與電網扶貧項目工程有效銜接,52項總投資1062萬元的農配網工程全面開工,並克服結構性缺員等人手不足的矛盾,統籌技術力量,動員各單位「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大力開展「聯合檢修」。「黨有號召,我有行動」,新壩供電所黨支部書記陳略說,他主動向公司黨委請纓帶領所內員工支援其他供電所進行工程施工,充分發揮了黨支部戰鬥堡壘凝心聚力,「全局一盤棋」的作用。

為鞏固扶貧成果質量,魯書記積極為新壩鎮霞光村向上爭取捐贈項目資金5萬元,以「合作社+村集體經濟+貧困戶」模式,助力該村穩定脫貧成效,預計每年可為霞光村增加3000元的收入。為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他親自帶領共產黨員服務隊,深入定點幫扶的南華鎮義和村,逐戶登門與32戶建檔立卡戶共同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及早分析化解潛在反貧因素,並協調辦理動力電架設、養老院入住等實事,贏得了群眾的認可和好評。每當逢年過節、生病住院,魯書記總是帶著湯圓、水果、牛奶等物品前往扶貧對象家中慰問。他還經常叮囑幫扶幹部們要密切聯繫幫扶群眾,在他的示範下,公司辦公室、生技部、營銷部、供服中心、南華供電所等單位的黨支部書記只要一有時間便主動深入幫扶群眾家中,噓寒問暖、了解實際情況,為他們宣傳扶貧政策,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他們幫我們辦實事,辦難事,真心實意的關心我們,都是共產黨的好書記啊!」義和村建檔立卡戶何秀蘭感慨地說。

榜樣是最好的說服,示範是最好的引領。實施「頭雁」工程,有效傳導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壓力,促進了支部書記履職能力逐步提升,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向聚合、相融並進,以黨建工作新成效推動了公司高質量發展。只有黨組織書記像「領頭雁」一樣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才會有更多的無私奉獻的共產黨員湧現出來,始終以實際行動影響和激勵身邊的每一位員工「爭先、爭優、爭強」,擔當有為,實幹苦幹,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建設和困難群眾作出應有的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bG5gXEBrZ4kL1ViPef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