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第三季度實現意外盈利後,執行長埃隆馬斯克有理由笑了。
10月23日,特斯拉發布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三季度意外實現盈利,推動其股價盤後大漲約20%,至306美元,這是其股價自今年3月以來首次突破300美元。另外,特斯拉目前擁有1.79億股在外流通股,按此計算,其市值達到近548億美元,較周三收盤時的456億美元暴增92億美元。
第三季度,特斯拉的產量和交付量再次創下新高,分別達到9.6萬輛和9.7萬輛。儘管交付量距離馬斯克此前預想的10萬輛尚有差距,但是和上一季度不同,本季度特斯拉實現了本年度的首次季度盈利。
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三季度實現營收63億美元,同比下降7.6%;不過,公司歸屬股東凈利潤達1.43億美元,好於市場預期的2.57億美元虧損。與此同時,特斯拉每股盈利1.86美元,超過分析師預期的每股虧損42美分。現金餘額也增加到了53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特斯拉自今年1月份以來時隔9個月再度超越通用汽車,後者目前市值約為523億美元。
國內特斯拉概念板塊開盤走高
威唐工業、天汽模漲停
由於特斯拉三季度出人意料地實現了盈利,今日A股市場中「特斯拉指數」持續走高。收盤漲1.10%,收2065.89元,盤中一度漲至1.60%。
其中,鈞達股份、威唐工業、西儀股份、天汽模四隻漲停,旭升股份、文燦股份漲幅均超6%。另外,新朋股份、岱美股份、常熟汽飾漲幅均超4%。
與此同時,被稱為「中國特斯拉」的蔚來汽車指數也隨之跟漲。收盤漲1.55%,收728.80元,盤中一度漲至2.67%。
在蔚來汽車概念板塊內的8隻個股中,多數實現上漲。其中,「蔚來、特斯拉」雙概念的天汽模漲停,三花智控、科大訊飛、寧德時代、江淮汽車、均勝電子均實現一定程度的上漲。
特斯拉三季度凈利超預期
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由310.12美元一度下跌至179.61。截至10月23日收盤,報254.68美元,年內累計跌幅逾23%。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分別上漲了20%和15%,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同期上漲了10%和7%。
在大盤穩步上漲的行情下,特斯拉的股價卻連連下跌,這使很多投資者開始質疑特斯拉未來的發展,分析師對其預估也不盡理想。但是在特斯拉公布的三季報中顯示,由於控制支出的努力取得成效,其三季度意外盈利,財務數據超出市場預期。
1、營收同比下滑。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三季度營收為63億美元,同比下降8%。這也是自2012年Model S開始投產以來,特斯拉季度營收首次出現同比下滑。特斯拉表示,營收下滑,主要受交付的電動車組合嚴重偏向最便宜的車型Model 3的影響。
2、凈利潤同比扭虧。三季度歸屬股東的凈利潤為1.4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3.11億美元相比,同比下滑54%;調整後每股收益為1.91美元,同比下降37%。這一業績好於分析師此前預期,湯森路透的調查顯示,分析師平均預期特斯拉第三季度調整後每股虧損為0.42美元。
3、產量、交付量均有所上升。第三季度汽車產量達9.6萬輛,共交付9.7萬輛。其中,Model S和Model X的產量為1.6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39%,但是Model 3產量同比增加50%,為7.98萬輛。第三季度共交付了1.74萬輛Model S和Model X,同比減少37%。Model 3交付量為7.97萬輛,同比增長42%。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財報中列出了各工廠各自生產汽車的年產能簡況,其中未上市的特斯拉半卡和皮卡也出現在車型列表當中,這意味著除了Model Y,特斯拉的卡車也已經投入生產。
4、現金流方面得到改善。到第三季度結束,特斯拉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增加了3.83億美元,達到53億美元。其中,自由現金流為3.71億美元。
特斯拉作為電動汽車領域的「領頭羊」,其經營狀況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電動車市場的現狀,同時對未來市場的發展有著「風向標」的作用。特斯拉在聲明中表示:「運營費用處於Model 3投產以來的最低水平。因此,我們在第三季度恢復了盈利能力,同時促使自由現金流轉正,這是通過從我們的業務中削減大量成本實現的。」
多輪裁員以節省成本
自去年以來,特斯拉為應對銷售放緩的局面,多次宣布裁員,並重組了業務部門。
第一次大規模裁員是在去年6月份,特斯拉告知員工稱,將裁員9%,裁掉約4100名員工,相當於每11個人就有1人下崗。經裁員後,特斯拉擁有30000名左右的員工。
今年年初,馬斯克在給員工的一封信中再次宣布,由於2018年第四季度利潤下降,特斯拉決定裁撤3000多個崗位以控制成本。當時特斯拉在全球擁有約45000名員工,這相當於再次裁掉多達7%的全職員工。
馬斯克對此表示,未來將只保留關鍵部門的臨時工和合同工,同時提高Model 3的生產率,並在製造設計方面進行改進。
回顧三季度的整體表現,特斯拉的這張「答卷」對很多投資者來說都是個驚喜。畢竟此前各路分析師都對特斯拉三季度業績持保守態度,馬斯克也曾表示,因未能實現交付10萬輛電動汽車的內部目標,預計三季度會出現小幅虧損。
與此同時,特斯拉的未來前景更讓投資者期待。
上海超級工廠提前試生產
特斯拉在三季報中表示,位於上海的超級工廠建設進度快於預期,已經提前試生產,從機身、塗料到組裝都已經開始啟動。
上海超級工廠內部照片
鑒於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型高級轎車市場,特斯拉表示中國會是未來Model 3 全球最大的市場。同時從其財報透漏的信息來看,上海超級工廠的試生產階段將有15萬輛Model 3被生產出來。
特斯拉4月份表示,計劃在今年底之前,在新工廠每周生產至少1000輛Model 3汽車。不過分析師們考慮到特斯拉過往的記錄,對這一目標持保留態度,並表示勞動力、供應商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確定性,這對大規模生產來講都將會是挑戰。各類零部件的供應、合格的新生產流程、生產設備的運輸和搭建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生產延期。
儘管如此,有消息人士稱,特斯拉正在積極採取措施,以確保生產的順利進行。由於目前特斯拉麵臨提升產能的壓力,計劃在今年底前實現年產50萬輛的目標。因此,上海工廠顯得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跨界車Model Y的開發也比預期更快,有望在2020年夏季投產,它可能比Model 3更受歡迎。馬斯克在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在2020年年中Model Y的產量能達到每周1000台,我們認為不會影響到Model 3生產線的進程,所以不會有停產期或者說是修養期。」特斯拉還表示,計劃明年限量生產特斯拉電動卡車Semi,並希望很快宣布其歐洲超級工廠的位置,計劃2021年開始生產電動汽車。
至少目前看起來,特斯拉已經度過了需要苦惱產能和交付的階段,至於飽受質疑的盈利能力,特斯拉也在用利潤率的提升予以證明。接下來,特斯拉的中國工廠即將開始投產,規模化效應帶來的成本控制或將有利於進一步降低成本。
但是,從宏觀來看,今年7月開始,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3個月出現同比下滑,這是5年以來首次出現「三連降」。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8.9萬輛和8萬輛,同比下滑29.9%和34.2%。
就在本月,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還給新能源汽車多潑了一盆冷水:「剝離各種干擾數據,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市場賣給真實個人消費者的純電動汽車只有十幾萬輛。」
特斯拉能否繼續走在逆襲的道路上?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張添翼
編輯:侯憶楓
部分來源:鳳凰網、36氪
監製:王俊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