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旨在分享一些生活中大家遇到的情感問題,歡迎朋友們把自己的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分享出來,開心的事情帶給每個人快樂,把一份快樂變為一百份一千份,難過的事情我們一起去解決,共同去面對!
因為在老人的傳統思維影響下,似乎還存在著認知誤區,覺得媳讓人該處於『從屬角色』男人是天的理論當中,但從80後開始年輕一代逐漸獨立和西方思維的變化下,很難再適應舊的思想。而婆媳說穿了,是理念的衝突,也是情感需求的爭奪戰。婆婆與兒媳的年齡差何止一個時代,年齡數字的差異會有20歲甚至更多,思維的老化又怎麼可能跟隨時代的腳步,審美的價值觀的,甚至是是非論的,都可能產生不小的對立與不滿的出現。
而在中國大多數男人都會缺失自己老公的角色,以至於讓女人絕望後將一切的希望寄託於孩子身上,那句孩子才是自己的依靠,是多少中國母親的寫照,所以中國媽媽對孩子的愛不僅僅是一份血脈相連的關懷,更有一份自己缺失情感的延續與期待。新婚燕爾,男人的溺愛的態度在所難免,有時候婆婆多少會有嫉妒的心態存在。身為人子的男人,雖然是女人的丈夫,可他做人兒子會更久,有些人不經意變成了媽寶男,慣性不懂得拒絕媽媽的安排,即使看不慣,也不敢反抗不知道如何說『不』來作為自己的表達與反抗。
也會有些人從小看了太多媽媽與爸爸的不和諧,本能的偏袒弱者,也一定發誓再不讓媽媽受苦受磨難,因而在發生婆媳矛盾的時候,以一味的讓媳婦退讓作為最佳的處理手段,因不想這個老女人一輩子都委屈,卻唯獨忘記了這樣會讓自己的女人重複媽媽當年的悲哀。更會有一類自作聰明的男人,那就是你們隨意我誰也不偏袒,結果媽媽覺得兒子白養,媳婦覺得自己無助,雙方都會將情緒疊加到對對方的不滿。
婆婆是可憐的,因為本就缺失之下,耗盡一生的心血仍然得不到自己期待的愛。媳婦是可憐的,因為無意識間卻被一個無法攻擊"敵人"所嫉妒忌憚,以為得到了幸福,結果在家的小公主,卻無緣無故被擠兌埋怨。男人是可憐的,因為從未有教科書般的原生態家庭教授自己任何棘手關係處理的技能與方案,卻要他承擔起處理如此親密關係的糾纏,大家都知道一個家庭的和諧,婆媳矛盾的關鍵在於男人的智慧,但公證來講,大家都年紀相仿,在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前提下,他根本不知道如何選擇才叫做"正確"才可以使女人降低傷害。
婆婆導致的離婚率確實不少,因為爭奪過程中只看到了自己的損失,卻看不到別人的心痛。在一個母親眼中,自己兒子永遠是最優秀的,任何人的嫁娶都是高攀,但身為婆婆需要的是清醒的認知,那就是他或者在你心中最優秀,卻不代表著真的舉世無雙。婆媳關係中婆婆需要一點高素質,不進則退同樣適用於家庭經營和相處之道。
身為媳婦也要無需期待過多,即便男人對你們有同等的愛,他與媽媽的『交情』年限早已超越你與他之間,何須一定爭到最重要的頭銜才算是圓滿,反而放平心態,會讓他有更多的理解和虧欠的愛。婆媳矛盾兒媳需要的是一點大度的心寬,因為那個女人即使再多的嫉妒,也無法真的替你去生活擁有這個男人的愛。
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有順心的,有糟心的,但是我們一定努力用自己最好的狀態和心態去面對!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結束,明天同一時間繼續我們下一次的相聚。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可以點擊一下關注,下一期節目繼續歡迎大家一起探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