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自閉症,像惡魔一樣的會伴隨寶寶一生,父母又能怎麼做?

2019-08-03     兒科楊大夫

每個孩子都是純潔的天使,是父母心頭的寶貝。然而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總是不說話,對周圍的一切漠不關心,始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當中,他們是孤獨的天使。

孤獨症,如果發現晚寶寶會孤獨終生,這十大特徵幫助父母早發現!

也許您曾經聽說過「孤獨症」或自閉症,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複動作和對環境奇特的反應為特徵的精神疾病。最初稱為嬰兒孤獨症,現今又統稱孤獨性障礙。它屬於普遍性發育障礙。無論在成因、發展方式和治療手段和成年人的孤獨症都有很大區別,它是一種嚴重的嬰幼兒發育障礙。以社會交往異常;溝通異常;及局限、刻板、重複行為三方面的異常,及以三歲前起病為特徵。此外,常可見到一些非特異性問題:如恐懼症、睡眠和進食紊亂、發怒和自傷。孤獨症的主要症狀就是不與別人交往和建立正常的社會關係。

孤獨症寶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無法用語言、表情、動作跟別人甚至自己的父母進行溝通、交流。孤獨症患者學習正常人的語言會很困難,與人交流及與外界溝通也很困難,他們可能會重複幾種動作(拍手、搖擺)。當日常生活中出現變化,他們會強烈抵制。孤獨症對行為的影響,除了語言和社交困難外,還會在父母、家人面前表現得極為亢奮或沮喪。

孤獨症,如果發現晚寶寶會孤獨終生,這十大特徵幫助父母早發現!

孤獨症的十大特徵

患上孤獨症的寶寶,他的行為與其他的寶寶明顯不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缺少感情

嬰兒時期就表現出感情淡漠,對父母的擁抱不會做出迎接的姿勢。即使是吃奶時,也表現為不迎合的態度。孤獨症寶寶迴避目光接觸,對人的聲音缺乏興趣和反應,沒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勢,或抱起時身體僵硬、不願與人貼近。

到了幼兒期這種冷漠更加明顯,父母回到家不會高興、父母離開時也不會難過,就算自己身體不舒服或疼痛時,也不會到父母身邊來尋求安慰。幼兒期,孤獨症寶寶仍迴避目光接觸,呼之常無反應,對父母不產生依戀,缺乏與同齡兒童交往或玩耍的興趣,不會以適當的方式與同齡兒童交往,不能與同齡兒童建立夥伴關係,不會與他人分享快樂,遇到不愉快或受到傷害時也不會向他人尋求安慰。

學齡期後,隨著年齡增長及病情改善,孤獨症寶寶對父母、同胞可能變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顯缺乏主動與人交往的興趣和行為。雖然部分孤獨症寶寶願意與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問題,他們對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對他人情緒缺乏反應,不能根據社交場合調整自己的行為。

2、沉默

從嬰兒器開始,語言的發育就比同齡人遲緩。極少開口,學會說話之後,不自己主動說話,往往重複別人的話,有時還說一些奇怪的聽不懂的語言。大多數孤獨症寶寶言語很少,嚴重的病例幾乎終生不語,會說會用的詞彙有限,並且即使有的孤獨症寶寶會說,也常常不願說話而寧可以手勢代替。有的會說話,但聲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語重複一些單調的話。有的孤獨症寶寶只會模仿別人說過的話,而不會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交談。不少孤獨症寶寶不會提問或回答問題,只是重複別人的問話。語言的交流上還常常表現在代詞運用的混淆顛倒,如常用「你」和「他」來代替他自己。還有不少孤獨症兒童時常出現尖叫,這種情況有時能持續至5~6歲或更久。

3、特殊的愛好

孤獨症寶寶對一般嬰幼兒所喜愛的玩具和遊戲缺乏興趣,而對一些通常不作為玩具的物品卻特別感興趣,愛好的東西常常十分特殊。如車輪、瓶蓋等圓的可旋轉的東西。孤獨症寶寶喜歡的大多是無生命的東西,有的喜歡各式各樣的鐘表,有的喜歡鉛筆,有的則喜歡一隻枕頭。還有些孤獨症寶寶對塑料瓶、木棍等非生命物體產生依戀行為。如果看不到喜歡的東西,他會立刻大哭大鬧很難安撫,只有拿到之後才能平靜下來。

孤獨症,如果發現晚寶寶會孤獨終生,這十大特徵幫助父母早發現!

4、刻板的遊戲和古怪的動作

孤獨症寶寶行為方式也常常很刻板,如:常用同一種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出門非要走同一條路線,反覆的開燈、關燈,長時間內只吃少數幾種食物等。並常會出現刻板重複的動作和奇特怪異的行為,如:重複蹦跳、將手放在眼前凝視、撲動或用腳尖走路等。

5、對環境極度敏感

患有孤獨症的寶寶對周圍環境極度敏感,一旦發生改變就會表現出強烈的焦慮不安、恐懼,並有哭鬧等行為。

6、不與人交往

孤獨症寶寶將自己封閉起來,很少與外人交往。他可以單獨玩上幾個小時,絲毫不關心周圍的人,因此孤獨症寶寶沒有朋友。孤獨症寶寶即使不會主動找小朋友玩,別人找他玩時表現躲避,對呼喚沒有反應,總喜歡自己單獨活動,自己玩。有的孤獨症寶寶雖然表現不拒絕別人,但不會與小朋友進行交往,即缺乏社會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時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過去摟人一下,然後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為了找人聯繫而只是一個動作,或者說只存在一個接觸的形式,而無接觸人的內容和目的。孤獨症寶寶不注視對方甚至迴避對方的目光,平時活動時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時常眯著眼,斜視或餘光等,很少正視也很少表現微笑,也從不會和人打招呼。

7、感知覺異常

有些孤獨症寶寶對聲音、光線及觸覺刺激特別敏感,而另一些則表現得特別遲鈍。孤獨症寶寶抽象思維能力很差,患孤獨症的孩子有時會聾,對聲音沒反應。正常孩子會被聲音例如狗叫驚嚇,而孤獨症小孩會無動於衷。他們對疼痛、冷熱也不太敏感。

孤獨症,如果發現晚寶寶會孤獨終生,這十大特徵幫助父母早發現!

8、智力低下

與正常同齡嬰幼兒相比,大多數孤獨症寶寶智力低下,少數孤獨症寶寶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動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議,有不少孤獨症寶寶的機械記憶能力很強,尤其對文字符號的記憶能力。如有位3、4歲孤獨症寶寶特別喜歡認字,見字就主動問念什麼,並且只問一次就記住,為此他能毫不費力地流利地閱讀兒童故事書,說明他掌握不少詞彙,但當他要用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時則存在明顯的困難,說明他們存在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能力方面的損害。

據統計,孤獨症兒童20%智力在正常範圍,約10%智力超常,多數孤獨症寶寶記憶力較好,尤其是在機械記憶方面。

9、存在交流障礙

孤獨症寶寶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們的不舒適或需要。稍大的孤獨症寶寶可能會拉著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東西缺乏相應的面部表情,表情也常顯得漠然,很少用點頭、搖頭、擺手等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孤獨症寶寶言語交流方面存在明顯障礙,包括:

(1)語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損;

(2)言語發育遲緩或不發育,也有部分孤獨症寶寶2-3歲前曾有表達性言語,但以後逐漸減少,甚至完全消失;

(3)言語形式及內容異常:孤獨症寶寶常常存在模仿言語、刻板重複言語,語法結構、人稱代詞常用錯,語調、語速、節律、重音等也存在異常;

(4)言語運用能力受損:部分孤獨症寶寶雖然會背兒歌、背廣告詞,但卻很少用言語進行交流,且不會提出話題、維持話題或僅靠刻板重複的短語進行交談,糾纏於同一話題。

10、其他表現

約3/4該症孤獨症寶寶存在精神發育遲滯。約1/3—1/4孤獨症寶寶合併癲癇。部分孤獨症寶寶在智力低下的同時可出現「孤獨症才能」,如在音樂、計算、推算日期、機械記憶和背誦等方面呈現超常表現。

孤獨症,如果發現晚寶寶會孤獨終生,這十大特徵幫助父母早發現!

早發現、早治療

嬰幼兒孤獨症的發病時間通常為10—30個月齡期間,如果能在此期間發現寶寶的異常症狀,並及時到醫院診治,對治療的效果就有著明顯的積極作用。

該怎麼做

平時密切留意寶寶的狀況,發現異常就要引起警覺。

如果寶寶說話比同齡孩子晚很多,父母就要注意,必要時帶寶寶去醫院做檢查、排除疾病的因素。

孤獨症,如果發現晚寶寶會孤獨終生,這十大特徵幫助父母早發現!

孤獨症的診斷標準

孤獨症的診斷標準包括以下2條:

1、在下列(1)、(2)、(3)三項中(共12小項),至少要符合6小項,其中包括(1)小項中的2項,(2)、(3)項中的至少1小項。

(1)社會交往有質的損害,表現如下:

a. 非語言性交流行為的應用存在顯著損害,例如:眼對眼的對視,面部表情、身體姿勢及手勢等。

b. 不能與同齡人交往。

c. 不能自發地與別人分享歡樂、興趣、成就等(例如對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不能帶給或指給別人看)。

d. 在社交與情緒上不能與人發生相互作用。

(2)交流能力有質的損害,表現如下:

a. 言語發育完全不發育或延遲,而不伴有想用其他方式(例如手勢或模仿動作)代償的嘗試。

b. 有一定說話能力者,在提出話題和維持談話的能力方面也有明顯損害。

c. 使用刻板的或重複的語言或特殊的、只有自己聽得懂的語言。

d. 缺少與其年齡相應的自發的假扮遊戲或模仿日常生活的遊戲。

(3)行為、興趣或活動方面的局限的、重複的或刻板的格式,表現如下:

a. 有一種或幾種固定的、重複的、局限的興趣,其程度和內容均屬異常,且不易改變。

b. 固執地遵循某種特殊的、沒有意義的常規或儀式。

c. 刻板重複的作態行為,如手指撲動或扭轉、複雜的全身動作等。

d. 長期持續的只注重事物的局部。

2、3歲以前,在下列三方面中,至少有一方面已有發育延遲或功能異常:

(1)社交相互關係。

(2)用於社交的言語。

(3)象徵性或想像性的遊戲。

孤獨症,如果發現晚寶寶會孤獨終生,這十大特徵幫助父母早發現!

孤獨症的治療

孤獨症治療原則:

1、早發現,早治療。治療年齡越早,改善程度越明顯。

2、促進家庭參與,讓父母也成為治療的合作者或參與者。孤獨症寶寶本人、兒童保健醫生、孤獨症寶寶父母及老師、心理醫生和社會應共同參與治療過程,形成綜合治療團隊。

3、堅持以非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兩者相互促進的綜合化治療培訓方案。

4、治療方案應個體化、結構化和系統化。根據孤獨症寶寶病情因人而異地進行治療,並依據治療反應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5、治療、訓練的同時要注意孤獨症寶寶的軀體健康,預防其他疾病。

6、堅持治療,持之以恆。

關於孤獨症治療的幾點共識:

1、孤獨症沒有特效藥物治療。早期診斷早期干預可以改善孤獨症的預後,因此孤獨症治療一般認為是年齡越小、效果越好,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個年齡的截止點,事實上也存在著部分患者在較大年齡獲得改善。

2、世界各國尤其是已開發國家建立了許多的孤獨症特殊教育和訓練課程體系,不同的訓練方法各有優缺點,尚無證據表明哪一種療法顯著優於另外一種。目前各種方法有互相融合的趨勢。

孤獨症,如果發現晚寶寶會孤獨終生,這十大特徵幫助父母早發現!

孤獨症的預後及預防

孤獨症為慢性病程,預後較差,約2/3孤獨症寶寶成年後無法獨立生活,需要終生照顧和養護。影響預後的因素主要包括:智商、5歲時有無交流性語言、教育訓練情況。如能早期進行有計劃的醫療和矯治教育、並能長期堅持,有助於改善預後。

預防是降低孤獨症出生風險的重要措施。在女性懷孕早期,即胚胎神經管形成和發育期,應避免濫用藥,特別是抗癲癇類藥物;避免病毒性感染;避開冷熱溫差變化較大的環境;以及避免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創傷等。

我是兒科楊醫生,如果您有育兒方面的經驗或疑問,歡迎留言與我交流,謝謝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RGrYWwBUcHTFCnfRPg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