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稻遊園、種花品茶、陶藝製作……
走心之旅,親近嚮往的海南
家人陪孩子割稻。通訊員 王身專 攝
海南日報記者 林詩婷 李佳飛
編者的話
熱播的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
除了治癒系的文案引起共鳴外
節目中親近自然
走進生活的淳樸體驗
也讓不少人無限嚮往
夢想著能有這麼一次理想假期
遠離城市喧囂
避開人潮擁擠
感受平淡卻真實的田園生活
在海南
也不乏這樣返璞歸真的體驗玩法
無論是走進稻田體驗農家生活
在浪漫玫瑰花田中播種施肥
還是與村民同勞動
感受研磨豆腐的樂趣
都能讓人沉浸在美景與悠閒生活中
放下焦慮與壓力
用鳥叫蟲鳴把行囊填滿
感受一次與心靈對話的「走心之旅」
當一次農夫
揮鐮收稻感受豐收喜悅
一粒稻米從田間到碗里要經過多少步驟?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眼下,三亞水稻國家公園的南繁綜合試驗基地迎來了首批早稻收穫季,田間稻浪滾滾、稻穗飽滿,遊客可自在暢遊稻田,感受豐收喜悅,親自去尋找答案。
走進園區,花海稻田、青山翠屏、田舍木屋、蜿蜒棧橋等景觀一覽無餘。乘坐遊覽車前往稻田基地,沿路花海成片,水塘里雞鴨成群,清風拂面,心曠神怡,生活的壓力頓時拋到九霄雲外。
抵達稻田,黃燦燦的稻穗低垂搖曳,與不遠處田埂旁1:1復原的恐龍模型構成獨特景觀,隨手一拍,相機里裝載的都是愜意與舒心的美好心情。話不多說,戴上手套、穿上膠鞋、拿上裝備,在工作人員引導下走進稻田,擇一處長勢好的區域,不必在意泥土弄髒了臉頰、汗水打濕了衣裳,俯下身去盡情揮鐮收稻,感受「汗滴禾下土」的田園勞動生活。稻穀割好後,景區還為體驗者提供水稻脫粒、日曬、去殼等教學環節,感受糧食生產「粒粒皆辛苦」的來之不易。
「景區結合擁有南繁科研基地的優勢,推出『稻田觀光+南繁文化』特色旅遊產品,南繁水稻田種有359個品種,部分精選品種稻田還面向遊客開放預定,遊客不僅能體驗農夫收稻的樂趣,還能觀摩米產品、品嘗新米,了解南繁科研知識。」三亞水稻國家公園營銷策劃部經理王身專說。
此外,園區內還設有其他新奇有趣的田園體驗、放鬆活動,非常適合親子家庭游。比如,可以體驗花果蔬菜採摘,可將所採蓮花泡茶品嘗,一口飲儘自然滋味;園區擁有溫泉地熱田熱礦溫泉水,水溫常年85℃左右,可以體驗稻田溫泉足浴;還可以感受稻田摸魚、稻田寫生、放風箏、射箭、騎馬等農趣活動,在景色怡人的田野中放鬆身心。
小貼士
交通:園區位於三亞市海棠區灣坡路,適合自駕前往,也可搭乘23路、28路、33路公交或海棠灣1路線路巴士。
美食:周邊美食以田園、農家為特色,有不少價格親民、口味地道的餐飲店,可品嘗灣坡鴨、藤橋排骨、公道飯,還有一些海鮮排檔也不錯。
住宿:海棠灣有眾多國際一線品牌酒店,後海村的民宿性價比也較高。
其他遊玩:海棠灣旅遊項目很豐富,若愛親水運動,蜈支洲島水上項目、亞特蘭蒂斯水世界值得一去。
玩一次陶藝
從泥巴里尋找生活的靈感
全家捏陶其樂融融。通訊員 王家專 攝
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但對大多數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來說,每天面對鋼筋水泥的高樓大廈,並沒有太多與泥巴接觸的機會,如果能有一個地方,讓孩子一邊享受玩泥巴的樂趣,一邊接受專業制陶藝術的薰陶,那真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
在澄邁,就有這樣一個地方——紅坎嶺陶藝園,可以滿足你關於泥巴制陶的所有想像和好奇心。
紅坎嶺陶藝園分為陶藝創作、燒制場地等多個功能區,老房子配上老物件,古色古香。園內還有許多棕櫚樹、椰子樹,樹林邊有一片池塘,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當然,慕名而來的大多是陶藝愛好者,上一堂陶藝課、玩一次泥巴,親手將奇形怪狀的黃泥製作成一個個陶藝品,感受一份質樸純真的快樂,才是此行最大的意義。
陶藝園裡有專業的旋轉工作檯、拉胚機、大板桌以及製作陶藝所需的大大小小的工具。課程可以提前預約,有專業的陶藝師授課;也可以自己玩,隨心所欲創作,無拘無束。
坐上小板凳,輕撫細膩的陶泥,在專業陶藝師傅的指點下,和孩子們一起揉、捏、切、轉,一個小時不知不覺間就已過去。有情侶捏出一對扶手相扣的水杯,有孩子捏出小動物的造型,還有人捏出各式各樣的花瓶、酒杯、茶杯等器皿,經燒制、出窯、冷卻、上彩釉等多個環節後,一批「作品」便呈現於眾人眼前了。成功的喜不自勝,搞砸的也莞爾一笑,樂在其中。
一般情況下,製作一件陶藝作品大概需要兩個多小時,但在園區遊玩的時間並不受限制,玩半天也行,玩一整天也可以。孩子們在上陶藝課的時候,家長們可以喝點咖啡、看會雜誌、聊會天、釣釣魚、下下棋,也可以在椰樹下的吊床上休閒地躺著休息。總之,來到這裡,就感覺時間慢了下來,大可盡情享受休閒之旅。
小貼士
交通:從海口出發,走西線高速在福山出口下,往橋頭鎮行駛約10公里便到達鎮墟,紅坎嶺陶藝園距離鎮墟約3公里,沿著硬化的水泥路很快便能到達。
美食:紅坎嶺陶藝園有自製的特色美食,例如黃皮雞、紅燒肉、披薩等,也提供住宿。
做一次園丁
挖土種花打造專屬風景
小遊客在採摘可食玫瑰。(景區供圖)
「草在結她的種子,風在搖她的葉子……」田園詩意般的生活,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有多少人夢想著,能和家人在山清水秀的村莊中相守一隅,遠處有山,近處有田,推開屋門就是漫地遍開的玫瑰花。
在三亞亞龍灣國際玫瑰谷,可漫步花田間,在如詩如畫的自然美景間做一次花農園丁,挖土種花、修剪枝葉,沉浸在與花海為伴的浪漫時光里。
玫瑰谷位於三亞亞龍灣,擁有農田、水庫、山林等生態景觀,園區內,玫瑰花田成片,清風徐來,飄香滿園,紅的、粉的、黃的等各色玫瑰令人眼花繚亂,光是漫步田中,就是一種享受。
除了賞花觀景,園區內還有玫瑰種植、花茶採摘、插花等田園體驗項目,可盡情感受一把「回歸田園中,隱居山水間」的鄉野生活。若想打造一處專屬風景,不妨親自植一株玫瑰花,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系上圍裙、拿上小鏟子,挖坑、挑選花苗、填土、澆水,享受耕耘花田的美好時光,再為自己親手栽種的玫瑰花簽名掛牌,以花寄託美好祝福,共同期待花苗來年絢爛綻放之時。
在花田內勞作累了,還可親自下田採摘食用玫瑰,擇一處陰涼處休息,喝上一杯曬制過的玫瑰花茶,品嘗玫瑰花餅等精美茶點。若時間充裕,還可以體驗插花活動,學習鑑賞玫瑰的小技巧,挑選花枝、裁剪葉片,以花為材,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獨創花束。
小貼士
交通:園區位於三亞市亞龍灣,適合自駕前往,也可搭乘27路、24路、30路、旅遊專線公交前往。
美食:景區附近的博後村有不少地道農家樂,能一邊欣賞村野美景,一邊品嘗白斬雞、香草鴨等當地特色農家菜。
住宿:亞龍灣區品牌酒店眾多,博後村內還有許多特色網紅民宿,既有現代ins風格,也有古韻竹林風,也是拍照打卡的推薦地。
其他遊玩:玫瑰谷毗鄰亞龍灣,玩海項目眾多,還可以去熱帶天堂森林公園,來一趟熱帶雨林中「森」呼吸之旅。
磨一次豆腐
推轉石磨間看食物的變化
遊客們在磨豆腐。通訊員 王家專 攝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品嘗到的美食各式各樣,但是,手工製作美食的樂趣,卻是越來越少體驗到了。比如,石磨磨豆腐,是不是久違了呢?
位於澄邁縣加樂鎮加樂村裡的石磨黑豆社豆腐坊,手工磨豆腐和製作特色美食的鄉村旅遊項目,近年受到不少遊客的青睞。
加樂村盛產黑豆,當地紅白喜事都有做黑豆腐的傳統,村民們大多都會磨豆腐。2015年,返鄉創業者王和山改良了加樂黑豆腐的製作工藝,並迅速打出了加樂黑豆腐品牌。2017年,王和山與人合作,圍繞「黑豆腐」這一主題,對加樂村進行改造,建成「村裡吧吧」鄉村自然主題教育基地,遊客們自此便可以來這裡親手體驗製作豆腐、糍粑等特色美食了。
手工磨豆腐的石頭磨盤放置於一片橡膠林下,古老的青石板由木料牽引著,可以旋轉。磨豆腐前,要先把黑豆充分地浸泡,顆顆水嫩飽滿,再一勺一勺倒進石磨中間的孔洞裡。接下來,就要推動磨盤了,這可是一份體力活,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推磨者往往分腿紮下前後式的馬步,再使出渾身的力氣來,有節奏地推拉著搖杆。
石磨旋轉間,只見奶白色的豆汁一點一點從磨盤中間的縫隙處溢出來,流進石槽,再流淌進事先準備好的水桶里。一台石磨通常需要倆人配合,一個推磨,一個不停地往磨盤的孔洞裡加豆子,直到所有的豆子變成奶白色的漿汁流出,才算完成第一道工序。
接下來是過濾,需要兩三個人幫忙,將磨好的豆汁全部倒進一方紗布袋裡,濾掉多餘的水分(豆漿)後點鹵、凝固,再用大石頭壓實定型,靜置約1個小時後,新鮮的豆腐才大致算是做好。
在等待豆腐成型的過程中,體驗者還可轉戰包糍粑的勞動現場。包糍粑,需要學習手上的技巧,不像磨豆漿那般需要體力,所以輕鬆了許多。
待所有的美食製作告一段落,農家樂主人的飯菜也準備好了,這裡健康的公道餐通常配有飯糰、土豬肉、走地雞、黑豆腐、粉絲蔬菜、鹹鴨蛋等,再配一杯親手磨出的鮮豆漿,實實在在地感到滿足。
吃飽喝足之後,不妨在鄉里林間漫步,感受一下鄉村的自然氣息,石磨附近,濃濃的豆香瀰漫在橡膠林里。
小貼士
交通:從海口出發,沿中線高速行至文儒出口下,經文儒往加樂方向的縣道行駛約20公里到達加樂村村口。
其他遊玩:澄邁縣加樂鎮除了黑豆腐有名,沉香更是一大特色。離「村裡吧吧」豆腐坊不遠處,有鄉村旅遊景點——「效古沉香園」,可以了解沉香的種植、加工,欣賞沉香工藝品,還可以在湖邊品嘗沉香茶、咖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Ij27HEBfwtFQPkdVVa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