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柯橋謀劃外貿逆勢突圍,紡織企業機會來了……

2020-04-09     化纖邦

隨著海外疫情蔓延,剛剛跨過復工復產大關的紹興市柯橋區外貿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正著力打造新時期「國際紡織之都」的柯橋,如何在疫情壓力中化解危機?近日,記者走進柯橋,尋找答案。



隨著海外疫情蔓延,剛剛跨過復工復產大關的紹興市柯橋區外貿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數據顯示,去年,柯橋外貿出口增長15.6%,高出全國10.6個百分點;而今年1-2月,柯橋出口額為106.54億元,同比下降19.3%。


正著力打造新時期「國際紡織之都」的柯橋,如何在疫情壓力中化解危機?近日,記者走進柯橋,尋找答案。


轉產其他產品,為企業尋找新的突破口

「從商十幾年,從未遇到過這種『休克式』的行業危機。」浙江新月朗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胡祖林對記者坦言。


去年,該公司營業額達2000多萬美元,出口業務占整體銷售規模的90%左右。復工伊始,胡祖林躊躇滿志,為迎接傳統紡織業的「金三銀四」,工廠迅速邁入加足馬力的新階段,完成年前擱置的訂單。然而,面對國外疫情的加重,貨發不出去了。


「取消訂單的消息一個接一個。」胡祖林說,到目前為止,已經有40%的毛衫訂單被直接取消,還有一部分貨物被告知暫停或者推遲生產。


訂單銳減,意味著隨即而來的庫存和資金壓力。「公司有100多位一線工人等著發工資,客戶無法給出一個確定重啟生產的時間點,工廠只能等。」胡祖林告訴記者,眼見著周圍不少企業陷入現金流枯竭的困境,自己夜夜難眠。


怎樣邁過眼前這個坎?2月底,一封來自海外客戶的郵件給了胡祖林新思路:利用好紡織產業鏈的優勢,轉產口罩。看到國外防疫物資的巨大缺口,胡祖林意識到這是一個給企業「回血」的發力點。



轉產口罩並不如意料中一帆風順。原料、設備、工藝……一個個難題橫亘面前。「好不容易購置到口罩設備,又碰上原料供應緊張。」胡祖林跑了許多廠家,也求助了不少朋友,終於找到了穩定的供貨渠道。


隨著問題一一破解,3月26日,口罩生產線正式上馬。「從沒有想過轉產口罩這麼難。但做企業的,就是要有『闖一闖』的決心和魄力。」胡祖林認為,正是這股不服輸的「韌勁」,讓企業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破而後立,曉喻新生。在新月朗的口罩車間,記者看到十幾個工人正在口罩生產線前忙碌著。「目前這條投產的生產線已經達到每天7萬-8萬隻的產量。」胡祖林說。


布局線上市場,拓展海外客戶「朋友圈」

鑫綾隆紡織品有限公司的經理吳志光這兩天正忙著布局線上市場。「阿里巴巴國際站的店鋪預計4月15日正式上線,最少要上700-800個產品。」吳志光期待通過拓展海外客戶 「朋友圈」,為公司的持續成長「蓄能」。


記者了解到,該公司主要研發瑜伽面料,除了銷往日本和韓國,還為國內知名瑜伽館提供高端面料。「目前一季度已做了將近600萬人民幣的銷售額,許多客戶通過『雲』下單的方式購買產品。」吳志光認為,過硬的產品品質和客戶滿意度,是眼下海外形勢風雲變幻,公司訂單仍「不斷檔」的原因。



除了把「戰場」從線下轉到線上,吳志光還在計劃著進一步拓展產業鏈,除了原料、織造、印染等環節,還要向成衣製造延伸,「面對不斷加劇的同質化競爭,只有不斷修煉『內功』才能贏得更多空間。」


記者了解到,4月8日至15日,中國輕紡城將舉行網上紡博會。


「對外,我們準備開拓海外展廳,解決企業無法參加海外展的問題,並推出『雲展會』等形式加強推廣;對內,通過線上線下展會、對接相關產業集群地,更好地幫助企業開拓內銷路徑。」輕紡城相關負責人表示。


加大扶持力度,政府「政策疊加」效應顯現

危中尋機,除了企業不斷積極「自救」,還有更多來自政府的「甘霖」。


4月3日上午,一場由政府部門牽線的柯橋區外貿企業銀企對接會在瑞豐商學院舉行。會上,16家外貿企業和8家銀行簽署了授信協議,達成意向金額37970萬元。


此外,柯橋還為企業設立了5億元的專項扶持資金、10億元的專項金融資金,並為中小微企業追加信貸資金額度、降低執行利率2個百分點。


「疫情之下,企業最需要的是現金流。財政資金的加速兌現,可以給企業最實際的幫助。」柯橋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柯橋區將政策兌現時間從今年10月提前至3月。在加速財政政策兌現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政策疊加」效應,聯合稅務、人社、醫保等部門,實施「免徵、減征、緩繳」三類社保減免政策,預計可為企業減輕社保負擔約10.6億元。


截至目前,柯橋區「1+9」惠企政策已全部完成兌現,累計獎補資金6.49億元,涵蓋9個領域(行業),惠及企業2000餘戶(次)。



為企業減負助力,柯橋區還累計向各類企業、商會以及經營戶下派1842名機關幹部,收集企業需求,全力破解防疫物資緊缺、物流運輸、產業鏈疏通、員工返招等問題。


「外貿企業是柯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柯橋將繼續加速推進疫情防控期間惠企政策措施,讓措施落地有聲,提振企業發展信心,穩定經濟增長預期。」柯橋區政府負責人表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B8zXXEBfwtFQPkd5n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