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出行必備!六個穴位「清掃」旅途煩擾,一個穴位一張圖

2019-09-20   養生中醫說

國慶出行必備!六個穴位「清掃」旅途煩擾


暈車、噁心 丨「內關」低調來幫忙

旅行中的暈車讓人難受,針對暈車帶來的不適,胃部不適,噁心想吐等症狀,可以按揉內關穴。


定位:前臂內側,手腕摺痕以上兩指寬處,兩根筋腱之間。

操作:用大拇指在手腕內側摺痕下方兩橫指處按壓,感覺有酸脹後,持續按壓1-2分鐘,症狀就能減輕,按得深一些更有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頭痛、乏力 丨揉按頭部「小太陽」

在飛機和火車相對密閉的環境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通常略高,長時間吸入會出現頭暈、頭疼、精神萎靡等症狀。按摩太陽穴可以給大腦以良性刺激,振奮精神、止痛醒腦。


定位:太陽在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後1寸凹陷處。

操作: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頭部雙側太陽,稍稍用力壓至脹痛,順時針轉揉10—20次,逆時針再轉相同的次數。也可以將手掌搓熱貼在頭上,以拇指指肚分別按在兩邊的太陽穴上,進行同樣操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感冒、咽痛 丨雙手交叉找「列缺」

按壓列缺穴,能緩解與感冒相關的症狀,包括嗓子痛、咳嗽、打噴嚏、四肢無力、頭暈等狀況。


定位:手掌向下,雙手拇指在虎口處交叉松握住,保持手腕平直,食指伸展,在食指指肚下,骨頭突出的地方,會找到一個小小的下陷就是列缺穴位。

操作:找到穴位後,可以進行點按,如果手指沒有力量,可以在穴位處做好標記,藉助其他工具代替手指按壓,注意用力要適中,每次1~3分鐘,分多次按揉效果更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腸胃症狀 丨理氣行滯有「天樞」

針對消化系統的各種問題,按壓天樞穴位可以疏調腸腑、理氣行滯。對緩解腹部的疼痛、腹脹、嘔吐、腹瀉或便秘有顯著的功效。


定位:採用仰臥的姿勢,位於人體中腹部,肚臍向左右三指寬處。

操作:當你找到正確的位置時應該感到疼痛,需要更有力的按摩,壓的時候可以一邊緩緩吐氣一邊強壓6秒鐘,如此重複數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肩背酸痛 丨「減壓」交給後溪穴

舟車勞頓,很容易造成脖子、肩膀、腰部的疼痛。按壓後溪穴位能很有效的減輕這些症狀,也有保護視力、緩解疲勞、補精益氣的功效。


定位:松握住拳,在有淡紅色的那一側,找到最後一根摺痕(就在最大的指節下面)。穴位就在兩種略為不同的皮膚的相交處。

操作:把雙手後溪穴放在桌沿上來回滾動三到五分鐘,可以緩解肩頸酸痛對人體帶來的不良影響。如果脖子比較僵硬,請畫著圈來按壓穴位,同時慢慢地把頭從一邊轉向另一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失眠、多夢丨「神門」助你好睡眠

旅行中,試著用神門穴位減輕焦慮,讓自己鎮靜下來。


定位:在手腕的下側找到淡紅色皮膚一側的最後一根筋腱。這個穴位就在這跟筋腱里、接近掌緣的手腕褶皺上。

操作:拇指按揉,左右手交替30秒,速度適中,力度由輕至重。這個穴位能減輕壓力,幫助你安眠,並減少過多的夢境。

秋天乾燥易上火,長痘、牙疼小毛病不斷,清火清熱的穴位有哪些?

一,合谷穴


另一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

這個穴位能夠治療上火造成的頭疼,牙疼等病症,有著提神醒腦的功效,並且有清熱解表的功效,能夠治療目赤腫痛和咽喉腫痛的症狀。

二,內關穴(心火)


將右手三手指併攏,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這時右手食指所按手腕中心,就是內關穴

這個穴位對心火旺盛的病人來說有著非常顯著的效果,可以幫助人們較好的進入睡眠狀態,治療心火旺盛造成的心煩意亂睡眠質量不好的問題。另外按壓這個穴位還能緩解疲勞。

三,曲池穴


屈肘,肘彎橫紋盡頭處就是曲池穴

這個穴位有著疏風清熱的功效,能夠有效的緩解上火的症狀,清火清熱,能夠配合合谷穴治療上火造成的牙疼等症狀。

四,尺澤穴


尺澤穴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這個穴位能夠治療上火造成的咽喉腫痛等問題,可以配合上述穴位一起,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它還具有舒經止痛,清利咽喉的功效。

五,三陰交穴


四指併攏,小指下緣靠內踝尖上,食指上緣所在的水平線與脛骨後緣的交點處,即是三陰交穴

這個穴位具有調理脾氣,養肝血,補益精氣的作用,還能祛痘,緩解上火造成的症狀,配合上述穴位按摩,有不錯的效果。

六,大椎穴


第七頸椎棘突凹陷處就是大椎穴

這個穴位能夠祛邪外出,治療全身的熱病,那麼自然而然的會對上火的症狀有治療效果,它還具有強身健體的功效,治療多種風熱病等熱病。

七,期門穴(肝火)


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就是期門穴

這個穴位能夠有效的治療肝火旺盛的現象,緩解肝火旺盛造成的易爆易怒的情緒,能夠疏理肝氣,解決目赤腫痛以及頭疼的問題。


秋高氣爽卻哈欠連天?解「秋乏」常按三穴位


太白穴:太白穴是脾經的原穴,按揉太白穴能夠有效增強脾的運化功能,達到止瀉及促進物質轉化的目的。取定穴位時,可採用仰臥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勢,太白穴位於足內側緣,第一跖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

方法:按揉時取坐位用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側太白穴,以穴位處感到微微酸痛為度,反之亦然。不必用太大的力氣,每天堅持3~5分鐘。

脾俞穴:脾腧穴是脾臟髒氣匯聚之處,主管把食物轉化為身體需要的氣血等精微物質。脾俞穴在十一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肚臍對應的是第二腰椎,向上再摸三個椎體,旁開兩指就是脾俞穴。

方法:按揉脾俞的時候建議手握空拳輕輕叩擊脾俞數次即可,切記不可重錘。每日數次,疲勞時還可以起到緩解疲勞的作用。

足三里穴:用自己的手掌四指橫放在臏骨下緣,下方第四橫指外緣一橫指處即為足三里。它是胃經的下合穴,治療胃相關疾病的要穴。

方法:按揉的時候端坐凳上,四指彎曲,按放在小腿外側,將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處正確位置,作點按活動,一按一松,連做36次。兩側交換進行。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我是養生中醫說,每天分享中醫知識!

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可以點擊右上角的紅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