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女童被鎖2樓反思墜樓,真正的教育,如何包容「不聽話」的孩子

2020-08-21     哈囉寶貝

原標題:4歲女童被鎖2樓反思墜樓,真正的教育,如何包容「不聽話」的孩子

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寶媽們總是安慰自己,「上學了我就輕鬆了!」真等到孩子入園以後才發現,操心的日子才剛剛開始。擔心他在幼兒園被欺負,擔心老師不喜歡他,擔心飯菜是不是合胃口,有沒有吃飽……

近日,廣東省湛江市一幼兒園發生了一起悲劇。4歲的萍萍(化名)因未能吃完午餐,被幼兒園老師誤鎖在二樓教室反思,半小時候後,萍萍收拾好書包翻越窗戶、護欄之後墜落在一樓的電動車上,面部重傷。

飯菜沒吃完,被罰思過!

《笑傲江湖》看多了嗎?孩子才4歲,她不是令狐沖,二層窗台的「思過崖」掉下來,她完全估計不到後果。

全社會都在倡導「節約糧食」的潮流下,作為老師教育孩子不可浪費,相信老師的初衷是好的,但將一個4歲的孩子肚子留在教室,如此懲罰是否有「過度教育」和「看護失職」還要等有關部門的認定。

悲劇已然發生,第一處置措施一如既往:涉事老師被除名,幼兒園負責人該承擔什麼責任尚不明確。不到現場也能想到孩子家長是如何的撕心裂肺。

為人父母以後,最不想看到的就是這樣的報道。

回頭想想,我們那時候上學,一個班沒有被老師懲罰過的同學真的是鳳毛麟角,打手板、罰站、蹲馬步……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師們都十分懼怕這樣的管教方式,因為你不知道家長會不會跑到學校來暴揍你一頓。所以,現在的老師大多都不敢對學生進行小體罰,只得想出更多的「冷處罰」方式。

但是,把一個4歲孩子獨自關在一個房間,這樣的懲罰方式看似「溫和」,對孩子的心理卻是極大的傷害。我們可以想像一下,萍萍被獨自留在房間後她是如何的無助,所以她才想到收拾好書包,翻窗戶回家,因為家裡有最寵愛她的爸爸媽媽。

有的家長總覺得孩子在學校被打手板、打屁股了就是受到了莫大的屈辱,殊不知「冷暴力」更傷人。

孩子「不聽話」,老師還要不要管?

教育,最基本的含義就是教書育人,傳授知識的同時,老師也肩負著培養孩子習性和規矩的責任。

孩子「不聽話」,老師當然要管,但對於4歲的孩子來說,她可能並不知道什麼是節約,飯菜沒有吃完,老師為什麼不能打一次手板以示懲戒呢?孤立、冷落一個孩子,對她的傷害遠比戒尺的疼痛要深遠得多。

家長們有些觀念或許需要改變,但這位老師的方法真的錯了!

幼兒教育看起來簡單,但若沒有相當強的職業規範,很容易發生或大或小的「師生衝突」。在這種年齡、心智相差懸殊的衝突中,受傷害的一定是孩子。

幼兒園的「事故」屢見不鮮,這應該是教育部門需要重視的問題。少數幼兒園對教室的職業培訓和職業規範並不嚴格,或出於成本考慮完全不考慮幼兒教師的壓力,有的幼兒園兩三個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孩子,為儘快讓孩子們「聽話」,老師就很可能對「不聽話」的孩子沒有好臉色甚至是威嚇。

所以,在個別老師的極端教育方法之外,我們更應該反思和重視幼兒教育還有多少不足,還有哪些問題。

幼兒園並不是工廠流水線,沒可能讓每一個孩子都如出一轍,面對「不聽話」的孩子,大家覺得該如何教育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8MwDXQBURTf-Dn5Neg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