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 | 15歲退學、被罵拼爹,如今千萬網友點贊:家風才是最貴的財產

2020-01-03     江蘇莫愁雜誌社

《慶餘年》有多火?這部被認為流量與口碑兼具的網劇,開播以來幾乎天天上熱搜,更新日能把播放平台擠崩潰,更有網友為了能提前看劇到處求盜版,甚至驚動了《人民日報》痛批視頻網站製造焦慮引誘用戶消費……

《慶餘年》改編自作家貓膩的同名網絡小說,融合了穿越、武俠、權謀、科幻等元素,劇情豐滿有張力,再加上該劇匯聚七位國家一級演員、四位國家級話劇演員、兩位重磅客串,想不火也難。

在這一堆寶藏演員中,飾演配角范思轍的郭麒麟,顯得有點「灰頭土臉」,不是偶像小生,也不是科班出身,而且按照他爸爸郭德綱和師父于謙的路子來看:相聲演員跨界演戲,基本都沒戲。但誰能想到,劇才播了幾集,郭麒麟成了流量擔當,成了很多人追劇的主要目的。

郭麒麟火了,隨著郭麒麟一起火的,是郭德綱的育兒方式。要知道,就在9年前,郭麒麟初中退學時,大家都覺得,郭德綱這是要養出「敗家子」啊!結果一不留神,郭麒麟默默地長成了一個年輕有為、人見人愛的好青年。

對此,想必育兒博主郭德綱有很多話要說——

01 教會孩子責任

郭德綱的育兒方式,早在好多年前就出圈了。當時郭麒麟剛退學,初入相聲圈,有次商演作為岳雲鵬的助演嘉賓上台表演,由於選材失誤,導致演出冷場。初出茅廬便遭此挫折,郭麒麟本來就又慚愧又挫敗,結果回到家,老郭愣是將兒子罵到了深夜,甚至罵到了微博上。一不小心,就成了媒體的熱點,成了很多人爭論的焦點。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人前教子,背後教妻」,認為只有讓孩子覺得難堪,才能讓孩子長記性,以後再也不敢犯同樣的錯誤。但這種靠打擊孩子自尊心的方式讓孩子屈服、成長的做法,很多網友是不認可的。

郭德綱解釋說,天下父母沒有不疼孩子的,但你當爹的寵著,外面那些人可不全是他親爹。你把他罵夠了,他出去之後就沒有人再罵他了。你說是你罵他好還是讓外人罵他好?

看出來了吧,老郭這既是教育,也是謀略。表面上是罵孩子,實際上還是護著孩子。

這種策略對別的孩子未必有效,但對知好歹的郭麒麟是奇效。他11歲登台,15歲壓軸,16歲在北京開辦個人專場,20歲在全國巡迴演,還跟著老爸上遍喜劇綜藝,搭配各種大腕……如果爸爸不是郭德綱,他再熱愛相聲,別人都不買帳。他既受了這份幸運,就得承擔這份幸運帶來的責任和壓力。

踏入社會的第一步,父親教會郭麒麟的第一個品質,就是責任。這些年,德雲社風風雨雨,遭受過不少爭議。但郭麒麟兢兢業業,低調務實,無論是業務還是私德,都沒給父親和德雲社抹黑。

02 教會孩子規矩

外面人不罵郭麒麟,倒不是為了照顧郭德綱「先罵為敬」的面子,而是郭德綱是真的把他管得很好。

郭麒麟小的時候,家裡住著好多郭德綱的弟子,所有好吃的,要等他們都吃完了,郭德綱才對郭麒麟說:「吃吧。」現在郭麒麟長大了,在家裡也得問:「這個我能吃嗎?」

吃得不好,過得也不自在。郭麒麟說話得用敬語,說個「他」都得用敬稱「怹」(讀tan);吃飯必須等長輩先動筷子,夾菜不可以亂翻,不可以「過河」;父子倆畢恭畢敬,兩人對角坐著,郭麒麟別說翹二郎腿了,凳子都不敢全坐下;郭麒麟退學後,郭德綱給兒子制訂了嚴格的讀書計劃,每天讀多少頁古典書籍都有詳細規定。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正是因為這些從小的規矩和管教,才造就了如今這個人人稱讚的郭麒麟。「有禮貌、有教養」幾乎是所有和郭麒麟合作過的長輩對他的印象。

臨時替父親參加《花樣男團》,第一次見嘉賓無不稱呼「叔叔」「大爺」,只要提到的長輩,也一定是敬稱。

去工作室錄音,看到外賣盒子漏油漏在地板上,他立刻蹲下來伸手要擦。

華少去德雲社採訪,郭麒麟主動給華少斟茶,不小心倒滿了,趕緊道歉:「不好意思,這杯我喝」。因為中國傳統的斟茶倒酒的禮儀是:茶要半,酒要滿,茶滿意味著送客。

熱點 | 15歲退學、被罵拼爹,如今千萬網友點贊:家風才是最貴的財產

郭德綱對於兒子的事業發展,似乎不太關心,但對於兒子懂規矩這件事,是非常自豪的。

在郭德綱看來,懂規矩是人立足世上最需要的品質,而這種品質是父親需要教會孩子的:「人活一世是要有規矩的。有禮數有體統,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在街上走,穿著打扮看娘的手藝,說話辦事顯出爹的教導。」

爹的教導很有用,郭麒麟說:「打小,我爹教我的規矩就讓我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別把自己當回事兒,你什麼都不是。」

只有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才會知道什麼叫尊重,什麼叫謙卑,才會讓自己永遠保持在學習的狀態,融入周圍的人群。

03 教會孩子愛

很多人覺得郭麒麟之所以在《慶餘年》中演得好,要歸功於他本人和劇中人物范思轍很像,一個星二代,一個官二代,都有個非常出色的父親,都被寄予厚望,但一樣「天資駑鈍」。

劇中的范思轍,身為戶部侍郎的長子,本該文武雙全、知書達理,以繼承父業,但父親范建對這個兒子的評價是「文也不行,武也不就,成天遊手好閒,簡直是一無是處」。

現實生活中的郭麒麟,「出身世家,位立長兄,寵於叔伯,尊於兄弟,逢於盛況,繼於德雲」,但幸運的是,他的父親教了他一身立足於世的本領和素養,卻從未因此約束他走自己指定的道路。

初二時,郭麒麟決定退學,不是因為讀不下去了,他在班上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是太熱愛相聲了,想早日追隨相聲事業。郭德綱同意了。

那段時間,郭德綱正處於風口浪尖上,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兒子退學,讓郭德綱再一次飽受爭議。用郭麒麟自嘲的話來說:「郭麒麟誰不認識啊,郭德綱的兒子,初中就輟學了,哎呀,這孩子廢了!」

那一年 ,郭麒麟15歲。在以前的日子裡,父親對他一貫採取「挫折教育」,但在兒子人生最重大的選擇上,郭德綱反常地站在了他一邊。他知道,兒子到了需要肯定的年紀了。他想讓兒子知道,無論他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道路,無論他是否功成名就,他都愛他,都支持他。

每次郭麒麟上台時,老父親都在後台偷偷觀察;每當郭麒麟在舞台上展現超出父親預期的才華時,老父親的嘴角都忍不住上揚;每當有外人夸兒子時,老父親都恨不得與天同慶……

前幾年,正當大家以為郭麒麟會說一輩子相聲的時候,郭麒麟突然選擇了演員路。他說: 「 在相聲方面,很難超過我的父親了,趁著年輕我想多嘗試,保不齊相聲藝術家沒當上,最後成了影帝呢。」

相聲演員跨界演戲,一般都鎩羽而歸。小郭不怕,只是傳聞老郭又想給他資源讓他拍自己的戲時,小郭第一反應就拒絕了。

這一次,他想自己走。郭德綱於是放手了。《慶餘年》火了之後,有記者問:你爸誇你了麼?郭麒麟說:他都不知道我演了這部戲……

12月29日,郭麒麟主演的話劇《牛天賜》在北京站舉行最後一場。作為壓軸場,郭德綱偷偷去現場看了兒子的演出,直到謝幕時才上台。

郭麒麟看到不約而至的父親,先是愣住了,接著就趴在郭德綱身上激動地哭了好久。郭德綱一直拍著兒子的背,摸他的頭,像哄孩子一樣,任由兒子盡情哭泣,等兒子哭完,才牽著他的手向四面八方鞠躬感謝。

那一刻,老郭的臉上寫滿了驕傲,仿佛在告訴大家,這才是我最好的作品。這既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最大褒獎,也是一個父親養育兒子得到的最大滿足。

這一次,郭麒麟可以驕傲地說,他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他的爸爸叫郭德綱,更是因為他爸爸把他培養成了一個有責任、有規矩的郭麒麟。

郭麒麟18歲時,郭德綱給他寫了一封家書,字字珠璣,句句箴言。信的結尾,他告誡兒子: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這句話,既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囑託,也是一個父親在養育兒子過程中的心得。養育孩子,猶如種下一顆種子,我們的快樂,在給他澆灌施肥,在為他遮風避雨,在期待他破土發芽,在丈量他一寸寸成長時,就已經得到了。我們的人生,在撫育、陪伴他的過程中,就已經得到豐滿、進步和成熟了。抱著這樣純粹的愛,我們才能做好一個合格的陪伴者和引路人。

1 編輯:楊易霖

校對:楊易霖 張秀格 閆清

審核:李志宏

總編:陸艾溳

莫愁大觀園

有溫度 有態度 有深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1KIb28BMH2_cNUgFly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