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客家菜——梅菜扣肉,肉質軟爛,清香不油膩,北方人也愛吃

2019-07-13     譚小廚子

分享家常菜,傳遞做飯的快樂!大家好,我是小譚,一個喜歡為家人下廚的90後!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只要敢於下廚房,就能做出屬於自己的味道,今天為大家分享一道梅菜扣肉!

梅州,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客家人的聚居區,有「世界客都」之稱。這裡的一切似乎都與「梅」有關,除了地名以外,梅花是梅州的市花;梅州精神是我們從小就學的古詩詞:梅花香自苦寒來;就連土生土長的蔬菜也叫梅菜;享譽中外的客家菜中也不缺「梅」,號稱嶺南三大經典菜之一的「梅菜扣肉」,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

提起梅菜扣肉,因其肉質軟爛、清香不油膩,深受所有的嶺南人甚至南方人的喜愛,並引以為傲,其實作為北方人的小譚,也非常愛吃,畢竟美食不分地域,好吃就是硬道理

記得第一次吃梅菜扣肉,要追溯到十幾年前我去參加表妹的滿月宴,沒記錯的話那也是我第一次出去坐大席,當時面對一桌的大魚大肉,饞的我是直咽口水,還不好意思敞開了吃,主要是我當時十幾歲,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了,只能等著大人們轉一下餐桌,有個好吃的能停留在我面前,其實開始我最想吃的是博山硬炸肉,可那天就怪了,總是和其擦筷而過,梅菜扣肉卻一次一次的停在我面前,最開始我並不想吃,就看著黑乎乎的一片,還都是大肥肉,一看也沒有什麼食慾,可看著它一次又一次的停在我面前,我還是好奇的或者無奈的夾了一筷子來嘗嘗,這一嘗不要緊,完全顛覆了我對其最開始的猜測,肉質軟爛、肥而不膩,而且一靠近鼻子就有一種說不出的清香的味道。後來我吃了五六塊,雖然還想吃,但有點不好意思了,再吃就沒了。

回到家我就問爸爸,那個黑乎乎的一片一片肥肉的菜叫什麼,爸爸說叫梅菜扣肉,我又問梅菜是什麼菜,爸爸說我們這裡沒有,具體是什麼菜,他也不知道。此後我有好幾年的時間沒有吃過梅菜扣肉,關於梅菜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也就放在了心底。直到後來出來上大學,在聚餐的時候一位南方同學又點上了這道梅菜扣肉。一時間又激起了我對梅菜的好奇。同學給我講了一些,後來我回來又查了一下,算是終於揭開了我多年的疑問吧。

梅菜,客家地區的傳統特產,有特殊的香氣,目前以梅州和惠州的質量最為上乘,據考證以前這都只能在御膳房才能吃到,現在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了,想一想自己和皇帝吃的一樣,有沒有很爽的感覺。梅菜,一般是經過咸鹽腌制儲存或者食用。從中醫學上講性溫,不寒不燥,有清熱解暑、促進消化的功效,尤其適合我們夏天食慾差,沒胃口的時候食用。

最常見的烹飪方法除了做湯外就是將梅菜與肉類在一起搭配,這樣既可以使肉里瀰漫著梅菜的清香,同時梅菜還可以吸收肉的油脂減輕油膩感,使菜品吃起來有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覺,特別香。說到這,就不得不請出我們的主角了:梅菜扣肉,最經典的客家菜,也是我從小就魂牽夢繞天天都能吃的菜。

今天剛好周末,必須得整個硬菜。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嘗試,我覺得自己做的不比飯店做的差了,不能說多麼正宗,但相信朋友們根據我的做法也可以輕鬆做出清香不膩、入口即化的梅菜扣肉,下面就來看一下小譚的具體做法吧:

梅菜扣肉

食材:梅菜、帶皮五花肉一塊

配料:料酒、蔥姜、老抽、生抽、干辣椒、甜麵醬、胡椒粉、十三香

做法:

1.準備好所需食材,一大塊帶皮的五花肉。大家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選帶皮的五花肉,雖然價格相對高一點,我們這18元一斤,但口感非常好,肉質緊緻,而且也不會過於油膩。

2.將梅菜提前一小時放到清水裡浸泡,可以有效的清除泥沙灰塵,還能洗去一部分鹽味。我們北方沒有種植梅菜的,我直接從網上買的袋裝的梅菜。

3.根據五花肉的大小,用刀切成大小均勻的幾塊備用。鍋中加大量清水,放蔥薑片和料酒,將五花肉下鍋煮二十分鐘。

4.二十分鐘後,將五花肉撈出放到冷水中投涼,然後撈出來,用牙籤在帶皮的一面插上無數個小孔,這樣可以有效的將五花肉中的油脂釋放出來一部分。如圖所示,我們可以清晰的看見在小孔處滲出很多油脂泡

5.然後在五花肉肉皮面倒上適量老抽,同時我們要用手將其均勻的塗抹在肉皮的表面。靜置兩分鐘使肉中及表皮上都能充分吸收上老抽。

6.兩分鐘後另起鍋,鍋中加寬油,油量沒過五花肉塊的一半即可,油溫五成將肉皮朝下置於鍋內,同時準備好鍋蓋,立即蓋上鍋蓋,防止油花四濺,燙傷自己。一分鐘後將肉塊翻面再炸一分鐘。

7.炸至一分鐘後,看到肉塊兩面都已經有點焦黃,即可撈出放到涼水中再次投涼,這一步是為了讓肉皮表面起一次虎皮斑,不僅好看而且口感好。

8.浸泡三分鐘後,拿起來可以明顯的看到肉皮的表面已經起了一層好看的虎皮斑。

9.調醬汁:在炸制五花肉的間隙,我們需要準備一個大碗,碗中加入一大勺甜麵醬、適量白鬍椒粉和十三香、外加適量生抽 ,攪拌均勻。覺得顏色不夠亮的可以再加適量老抽調色,不嫌麻煩的也可以熬點糖色。

10.將浸泡過的五花肉塊,改刀切成一元硬幣厚度的薄片。不需要太薄也不需要太厚,一元硬幣厚度剛剛好。

11.此時可以將切好的五花肉塊,放到醬汁碗中,將每一塊五花肉都均勻的塗抹上醬汁,腌制十分鐘。

12.在腌制肉塊的間隙,我們需要切點蔥薑末,同時將浸泡過的梅菜控水撈出,攥去水分。起鍋燒油,鍋中加入一點食用油,油熱下蔥薑末爆香,之後將梅菜下鍋爆炒,炒干炒香

13.十分鐘後,將五花肉塊均勻的擺到一個蒸碗中,注意一點肉皮朝下,這樣到時候翻過來時,更好看。而且大家在選擇蒸碗時,一定要注意大小,確定自家有這麼大的盤子可以扣過來。

14.最後將炒好的梅菜放到擺好的肉塊之上,儘量往中間部分放,同時將肉塊碗中的醬汁澆上。

15.鍋中加入大量清水,放上籠屜將蒸碗放入鍋中,大火燒開,然後轉中小火,蒸一個半小時。

16.一個半小時後,將蒸碗取出,注意墊著個抹布希麼的,不然非常燙。經過長時間的蒸製,碗中會出現大量的湯汁,將其倒到一個碗中。

17.這是就可以進行激動人心的一步了,扣碗:將準備好的盤子扣到蒸碗上,迅速翻過來,注意一定要快。

18.將倒出的料汁添加適量水澱粉,攪拌均勻,另起鍋,將料汁倒到鍋里,熬制濃稠。

19.將熬制濃稠的湯汁,用勺子均勻的澆在扣肉上,這樣一道清香不油膩,入口即化,一上桌孩子搶著吃的家常版梅菜扣肉就完成了。

【小譚說梅菜扣肉之技術tips】

  1. 做梅菜扣肉首先注意的就是選材上:1)上好的梅菜聞起來有一種淡淡的清香,而且色澤金黃,當然這一點在北方相對比較困難 2)豬肉一定要選擇帶皮五花肉,肥瘦相間,吃起來不僅有質感而且有層次感。
  2. 如果大家買的是鮮豬肉,第一步最好是皮朝下放到鍋中烙一下,這樣不僅可以去除豬毛和可以去除一部分腥味,我買的是冷鮮肉,腥味小,豬毛處理的也相對比較乾淨,但口感相較鮮豬肉略差。
  3. 別忘了在焯水後豬皮上插上n個洞,這樣可以有效的釋放油脂。
  4. 炸豬肉的時候千萬要記得準備好鍋蓋,豬肉下鍋的同時蓋上鍋蓋,油花四濺的特別厲害,小譚為了拍照,就被燙了好幾下。
  5. 在整個梅菜扣肉的製作過程中都不需要加鹽,因為梅菜都是腌製品鹽味比較重,添加適量的生抽就足矣了。
  6. 扣碗的過程記住三個字:穩准狠。盤子和碗要拿穩,扣碗要准,狠就是指速度快,不然會有湯汁流出,破壞造型。

另外再分享一個關於梅菜由來的小故事:

相傳古代有一盧秀才,妻子何氏乃是大家閨秀,不僅貌美如花,而且知書達理。擅長刺繡等女紅但對於莊稼地里的事,是一竅不通。夫妻二人感情很好,一連生下五個孩子,可僅憑盧秀才一人操持農事,很難維持一家七口人的溫飽,日子過的緊巴巴,就沒有敞開肚皮吃的時候,最小的孩子嗷嗷待哺,何氏每逢聽到哭聲心中就一陣心酸,只能默默的擦拭眼淚。

一日何氏在河邊洗衣服,又想起了這些心酸往事,不禁抽泣起來,這時一個長相清秀的姑娘來到她身邊,送給何氏一包種子,說:夫人你且種下,除夕之前便可得一美味,屆時將解決孩子的溫飽。何氏趕忙叩謝大恩,問道:恩人貴姓?姑娘說:姓梅是也。隨即便駕雲而去。

何氏趕忙回到家,在菜園子裡種下了這包種子,年關將至,到了收穫的季節,放眼望去,一片生機,孩子們也得以飽餐一頓,不僅如此何氏還讓鄰居們都來品嘗這一新生蔬菜,眾人都問這叫什麼菜,夫人說,這是梅仙姑送的種子,就叫它梅菜吧,自此之後神州大地便有了梅菜。

如果哪天想下廚,卻不知道做什麼,就可以來這裡,每天致力於分享廚房小白都能做的家常菜,若對您有一點點小小的幫助,點贊、收藏、分享、關注就是對小譚最好的回饋!如果你也有好吃的做法,非常歡迎在評論區提出您的吃法,我們一塊討論探討交流嘗試,小譚前進路上需要您的支持和鼓勵!

人之初,性本善!圖文皆原創,偷盜不可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lHmfGwBvvf6VcSZ6S2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