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澠池"拚命三郎"陳健:累癱在農村防疫一線

作者:澠池縣農業農村局 王峰 董曉紅

2月15日10時18分,河南省澠池縣疫情防控指揮部農村工作組辦公室,正在審核線上三門峽App疫情信息平台澠池縣數據的陳健,突然臉色蒼白、手捂胸口、滿臉大汗"癱"倒在椅子上。

陳健是縣農業農村局中藥材管理辦公室主任,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連續20多天一直奮戰在農村疫情防控一線。

"在疫情防控農村工作組,他主要對接處理縣指揮部、全縣11個入澠卡點反饋的來澠返澠人員疑難問題,協調12個鄉鎮和12個工作督導組及單位社區,組織開展精準管控、居家隔離及群防群控工作。"澠池縣疫情防控指揮部農村工作組副組長、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希保介紹,傳達上級命令、制定管控措施、聯絡協調物資、督查統計數據、指導村社卡點、排查返鄉人員、策劃宣傳行動等,每一個抗疫環節都活躍著陳健的身影。

疫情防控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和疫情賽跑,就是和生命賽跑。為了第一時間將全縣11個入澠卡點查控登記的來澠返澠人員信息,落實到鄉鎮、到村、到戶、到人,落實好具體管控措施,陳健24小時隨時待命。不論是白天還是深夜,只要電話鈴聲響起,他立即接聽,積極協調安排,從不懈怠。因為他深知只要有一個陌生號碼不接,只要有一個外地返澠人員沒有落實管控措施,就有可能引起疫情的傳染蔓延。

外控疫情輸入、內防疫情擴散,各種個性問題也隨之接踵而來,長期在澠居住的外地戶籍人員、家庭成員在多個戶籍地人員、務工來澠人員、疫區返回人員等等人員登記管控問題,讓他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特別是線上三門峽App疫情防控信息平台開通以來,為確保全縣12個鄉(鎮)236個行政村數據每天及時上報更新,陳健白天核查卡點管控信息,收集、比對發現問題,及時與市指揮部管理平台溝通修正,晚上12點準時登錄管理平台,查看完成情況、尋找原因,第二天一大早再通知各鄉鎮及時完善,及時更新。

"從大年三十到現在,加班到深夜已成為他工作的常態,大家看著心疼,讓他歇一會,他總有這樣那樣的理由回絕。"縣農業農村副局長李永軍告訴記者,陳健被縣中醫院診斷為勞累引起的短暫性心肌缺血症,還好不是很嚴重。

顧大家舍小家。陳健每天晚上到家都是十多點鐘了,妻子一個人帶著出生僅5個月還生病的女兒,時常吃不上飯,只能用零食充飢。妻子偶爾也會埋怨幾句,這時的陳健滿是愧疚,七尺男兒不經意間流下了眼淚。

"我對妻子真的虧欠挺多的。"陳健紅著眼框說,妻子懷孕時出現重度妊娠反應,嘔吐不止,住院3個月,體重從95斤消瘦到不到80斤,當時正值"大棚房"整治攻堅戰,他把妻子一個人擱在醫院,白天加班加點工作,晚上才能到醫院照顧妻子。現在5個月大的女兒身體又不適,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暫不能赴北京手術,北京專家叮囑要細心照顧,決不能讓孩子出現感冒、長時間哭泣。"我們守護的是共同的家園,沒有大家哪有小家。"

在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陳健還積極協調疏通農牧業生產資料及農牧產品調運通道,協調辦理農事生產臨時通行證20餘個、長期通行證5個,努力把農業產能及時轉化為農民收入。

"真的是太感謝陳健主任了,要不是他及時解決了飼料問題,今年我的養雞場可就真倒閉了。"澠池縣農家養雞場場長鬍小周現在想起來仍一陣陣後怕。他的養雞場有24000隻蛋雞,每天需要5500斤飼料,受疫情防控影響外地的飼料拉不回來,到正月初九庫存飼料只剩下1天的量了,焦急無奈之下給陳健打電話求助,經陳健協調,僅一天多就幫他從三門峽調運回19噸豆粕,解決了養雞場的生死難題。而且還幫他協調道路,聯繫超市,幫助銷售雞蛋10000多斤。

看到陳健的情況,醫生叮囑要休息一周,但他當天下午5點多就帶著藥物,又出現在了防疫工作一線,同事們紛紛為這個「拚命三郎」豎起了大拇指。


中國農科新聞網全媒體中心

編輯:潤田 王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