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的15個正宗老字號!各個歷史悠久,你知道幾個?

2019-07-11     青資訊

對保定來說,老字號不僅僅是一個商業符號,更是城市文化記憶的一部分。這些歷史悠久、世代傳承的老字號,凝聚的是一段歷史,對塑造城市品牌和商業文化意義非凡。

01

槐茂醬菜



保定有三寶,鐵球、醬菜、春不老。據了解,保定槐茂醬園的歷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1671年,由北京金魚胡同遷來保定的趙氏夫婦,用幾口大缸在西大街從事醬業,專營醬菜和面醬。因店旁有一株古槐而取名「槐茂」。借喻買賣像古槐一樣枝葉茂盛,買賣興隆。

02

劉伶醉



徐水釀酒有千年的歷史,劉伶醉酒的故事流傳至今。後人為了紀念劉伶七賢268年解救徐水百姓,同時為了紀念酒仙劉伶,將當地佳釀命名為「劉伶醉」酒,自此,劉伶醉酒因此而得名,傳世至今。劉伶醉燒鍋源於魏晉時期,其古窖池始於1126年,已承載了近兩千年美酒文化,連續使用至今的千年古窖池,釀造蘊藏了百年基酒。

03

白運章包子



白運章包子是老保定的名小吃之一。創始人白運章是生於1886年,世居清真寺街的老保定人。開張初期,這裡的包子就被當時的直隸官員譽為食品之冠。

京劇大師梅蘭芳來保演出多次,每次必吃白運章包子,並打包帶回北京。1958年在全國包子質量大評比中,與天津「狗不理」包子雙雙奪魁,受到過王光英先生的稱讚

04

馬家老雞鋪



清末民初,馬家滷煮雞負有盛名,曾博得當時封建官僚、軍閥政客、太太小姐、公子哥兒們的讚賞。據說清末直隸總督李鴻章以及民國初年直隸督軍曹錕、省長曹銳都喜歡吃馬家老雞鋪的滷煮雞。

1956年,馬家老雞鋪第五代人馬學勤,以小業主的身份合營到保定市食品公司雞紙品加工廠。經過五代近二百年的苦心經營,為肉禽熟食製品行業創造了獨特的工藝技術與下料配方。

05

白家罩餅



問起保定現在的食客哪裡的牛肉罩餅正宗,大部分「老饕」會首推南河坡老商業區的「白家罩餅」老店。「白家罩餅」原名「老白牛肉泡餅」,由白絡春老人創辦。

白家罩餅的牛肉色澤紅潤,肉質肥嫩;餅為荷葉餅,層多,撕成寸大的雲彩形片,經百年老湯一勺一勺加熱罩透,牛肉和餅鬆軟適口,撒上香蔥;再配一小盤白家獨特配方烹制的辣椒,吃起來香氣撲鼻,越嚼越香,味道鮮美。2013年,白家罩餅申請保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06

稻香村



保定稻香村始創於民國六年,開創人曹洪波,清末曾經在北京稻香村學徒。保定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始建於1917年,前店後廠,自產自銷,主要生產京廣式中西糕點、元宵、月餅、禽肉製品、果汁果脯等,品種達300餘種。

產品風格屬南味特色,甜咸兩具。產品入口清爽,食後增加食慾。保定稻香村位於西大街的店面,至今仍是老保定人買糕點的首選之地。

07

何記糖葫蘆



滿族何記糖葫蘆」已歷經七代傳承。

說起做糖葫蘆,那是何家的家傳絕活。如果不小心,把「滿族何記糖葫蘆」掉在了地上,只須撿起來用嘴吹一吹,沾上的沙土會被吹掉。一來二去,人們贊其「神奇」,便送一雅號曰:「玻璃糖葫蘆兒」。

「滿族何記糖葫蘆」第四代傳人何栓子製作的糖葫蘆,被當時的朝廷看中,不僅常常被宣進皇宮飽皇親國戚們的口福,更是得到了老佛爺慈禧的喜愛。所以,「滿族何記糖葫蘆」屢次作為貢品被召入宮。

08

義春樓白肉罩火燒



白肉罩火燒是保定名樓義春樓的主要名吃之一,義春樓開業於清代光緒年間,曾是保定五樓之首,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叔父愛新覺羅·溥新親筆為名吃提了匾。

如今,白肉罩火燒的傳承人李領根將義春樓開設到百花路的老式居民里。吃法講究三吃六味,即以白肉罩火燒配合不同的輔料,便可以吃出不同的風味來,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又不含過多的脂肪,是又解饞又健康的食品。

09

大慈閣香油



很多老保定都知道近幾十年來,大慈閣香油曾長期在南大街一帶銷售。其中的香油選料上乘、做工嚴謹,以精選芝麻為原料,利用小石磨採用特殊工藝加工製作,保持了芝麻香油的古樸風味,其顏色呈棕紅色,清澈透亮,味香持久。愛吃的人越來越多,民間為便於稱呼就叫它大慈閣香油。

10

萬寶堂



2013年,西大街萬寶堂藥店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五批保護名單內。萬寶堂成了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標誌,是保定醫藥文化的里程碑。

民國期間,曹錕、吳佩孚駐保時,也曾請當時的副經理沈筱齋診視,頗見功效。曹、吳給沈親筆所書「濟世為懷」、「著手回春」兩塊匾額,萬寶堂因此聲名大振。

11

天義齋包子



天義齋包子鋪開設於1924年。舊址位於原「老馬號」內,與白運章包子鋪毗鄰,至今已有九十年的歷史。天義齋包子鋪的創始人,原是由姓梁的兄弟三人所開設的。

改革開放後,由王振川之五子王建昌作為「天義齋」的第三代傳人,重新開發經營天義齋包子鋪。於1993年,在河北農業大學東門正式掛出了「天義齋」包子鋪的招牌。2003年因「非典」關張。2004年春,在西關大街路南又重新開業至今。

12

何家燒餅



何家燒餅坐落在保定裕華東路路北,僅有半間門臉,小店雖老,卻像是一枚久藏的珍珠。何家燒餅鋪」的主人何步雲,13歲時就隨其父何文明開始打燒餅的生涯。何文明幼時曾隨舅父在北京學打燒餅。

練出了一手過硬技術。後來何文明獨自到保定穿行樓南租了一間門臉起名「和盛齋燒餅鋪」,由於他做的芝麻燒餅別具一格,生意很好。當時保定人一提起吃燒餅,就要吃「何把式」的。久而久之,人們便稱「和盛齋燒餅」為「何把式」燒餅。

13

六味齋



說起保定口碑最佳的熟肉食,「六味齋」當之無愧地名列前茅。過去的六味齋熟食店位於繁華的西大街與城隍廟街南口接處的路北,南對面為天華市場。

它所售賣的熟肉製品以製作精細、花色品種多、風味獨特而遐邇聞名。六味齋的名字是有講究的,六味齋的產品以咸、甜、辣、香、嫩、酥六種風味而聞名,六味齋皆因此而得名。

14

保定酒廠




說到保定酒廠,可能好多人並不熟悉,但是說到一畝泉酒,相信你肯定喝過,而現在被人們所熟知的河北一畝泉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其前身就是保定酒廠。

據保定酒廠《廠志》記載,保定酒廠始建於1945年,是一家擁有70年歷史的白酒老酒廠,解放初期列為保定市八大國營企業之一,在戰爭年代是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制酒企業。

15

美章照相



保定市最早的照相部之一,民國初年開始營業,已有近百年歷史,地址在當時的西大街北門的東側路南,位於稻香村的斜對面。保定解放時,存有照相館10家。

建國後,隨著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照相業有了較快的發展。到1956年公私合營時,照相業已有13個門店和第一照相部。

這些保定老字號,你知道幾個?

文章來源:河北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dVUMmwB8g2yegNDO0H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