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抗疫,全民長膘」的時期,各家有各家的氛圍,各人有個人的感受。
有人吐槽說:「疫情再不結束,我就要離婚了。」
兩個平時都以工作為主的夫妻,突然宅在家裡大眼瞪小眼的時候,才知道共同話題少的可憐,才知道很多生活習慣格格不入,才發現對方不是自己期待的模樣。
有人吐槽父母的:「早上被罵,中午被罵,天天被罵。」
起晚了被罵,吃飯吃少了被罵,看手機看多了依舊被罵。
回到家只有前三天是親生的,剩下的所有日子,都是撿來的。
到底還要宅多久?我要抑鬱了。
有人吐槽自家孩子的:
「天天太鬧騰,快要被逼瘋了!」
「不是手機就是電視,不是遊戲就是動畫片,他就不能主動寫寫字看看書?非要讓我罵著逼著才去做?要崩潰了!」
神獸們到底何時才能歸籠?
衷心期盼疫情早日過去,不然為娘的就要吐血了。
大家都聽過「假期綜合症」,廣大網友又發明了一個詞「宅家綜合症」,而且解釋也給出來了:
「宅家綜合徵」,是指長期待在家中不出門、缺乏心理疏導而產生的一系列身心反應,其中包括:心理上的恐慌、抑鬱、躁動;身體上的機能下降、慵懶倦怠。
在這個階段,我覺得叫「抗疫宅家綜合症」比較貼切。
作為一個喜歡宅家碼字的我來說,這個階段的「宅」,很靜心,很享受。
可是看了很多人分享的因「宅」而來的鬱悶、崩潰的內容之後,我意識到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享受這樣不請自來的「輕鬆」。
所以,這一篇來說一說在這個特殊時期,宅在家裡的我們可以做的事情。
2020年2月8日下午2點,上海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宣布新型冠狀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這是一種非常高級的病毒傳播方式,這種氣溶膠攜帶病毒在密封室內的存留時間,是以小時為單位計算。
所以,電梯、超市、商場等密閉環境,一定要萬分小心。
除了必須要外出工作的人之外, 不上班的家長們、老人們和孩子們,宅家成為日常,還要再繼續持續下去。因此,我們必須想一想,我們做什麼才能讓我們宅得更快樂,更有意義?
(1)遠離負面信息,遠離刺激
如果你一看關於疫情增長的新聞就手腳出汗、心跳加快、無法自控,那麼,請儘快放下手機,或關閉你瀏覽的相關頁面,果斷地切斷讓你感覺焦慮和恐懼的來源。
如果你忍不住,想要了解疫情發展情況,可以選擇看電視,中央一套,在這裡消息一定是準確的,傳遞的內容一定是正向的。
(2)正確認識疫情,積極面對
昨天我看了一個新聞,一個女子聽說吃大蒜可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於是大量吃蒜,吃到嗓子腫,吃到進醫院。
還有的父母不但自己很恐慌,還每天給孩子們量好幾次體溫,孩子們也都跟著很害怕。
這些焦慮情緒,不但會影響我們和孩子們的心情,更會傷害我們的身體,傷害我們抵抗力。
心情之於健康的重要性,不許贅述。
所以,我們要正確認識疫情,多看正規網站的準確信息,多瀏覽正能量的新聞。端正心態,勇敢面對,積極樂觀,懷抱希望。
(3)正確發泄情緒
如果你的情緒就是無法保持平和,不是焦慮就是暴燥。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找一些事情讓我們發泄出積壓的情緒。
比如:
總之,找到能讓自己發泄或者減壓的事情,經常去做,調節情緒。
(4)汲取正能量
先把自己心中的負面情緒發泄出來,倒空了,才能把正面情緒請進來,住進去。
想一想,什麼事情可以讓自己心情好起來,變得精力充沛?
比如關於疫情的,我們可以瀏覽權威的消息,多看醫護、志願者等一線工作者的報道,這樣我們會感悟到生命的強韌、大家的團結、一些奉獻者的偉大。
還可以聽一些心理建設的課程。目前,很多心理學家都開設了免費的疫情期間的心理課程,我們靜下心認真聽一聽,跟著專家的建議做一做,將自己的正能量加多一些。
一個生活在陰霾之下的人,無法給身邊的人提供陽光;
只有自己充滿了能量,才能帶給身邊人(尤其是孩子)勇氣和希望。
(5)做好規劃,充實每一天
在沒有疫情的時候,我就一直提倡假期一定要有計劃表,這樣既能幫我們合理規劃,又能讓孩子們過得充實。既在假期里有收穫,又不會在開學時被人彎道超車。
在疫情當下, 在不知道何時才能結束的「宅時光」中,「計劃表」依然是我首推的建議。
這兩年,我的兩個孩子每個假期都有一張他們自己做的計劃表,我不期望他們每一項都按時保量地完成,只求他們有時間觀點,每一天都不渾渾噩噩,能有所安排,有所收穫。
(6)規律作息,營養全面
這一點老生常談,卻依然是重中之重。
這次的疫情直到現在都沒有特效藥,如果不幸感染病毒,能不能扛過去,就看自身抵抗力。如果你的作息不規律、營養失衡,你的抵抗力就會受影響。
所以,雖然是老生常談,卻仍需每次必談。
因為,這八個字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
(7)保持運動,多做家務
人是會待出病來,閒出病來的。即使宅在家裡,也可以在網上找一些運動的視頻,跟著坐一坐。
總之,選擇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動起來。別疫情結束了,你的身體呆廢了。
還有就是一定要「多做家務」。
尤其是平時早出晚歸上班的爸爸們,是時候拿出來你們的耐心和愛心,多做些家務,讓親愛的老婆輕鬆一下了。
孩子們也可以多做家務,提升孩子的價值感和成就感,這些感受都會讓他們受益一生的。
(8)堅持學習、工作
活到老,學到老。
不怕有衰老的身體,就怕有衰老的心靈。
讀一讀塵封已久還沒拆開包裝的書,看一看平時太忙沒時間學習的內容,做一做可以在家裡完成的工作……
只要一日有進步有收穫,我們的心便一日是踏實的,安穩的。
當寒假剛開始,計劃還沒做的時候,十歲的兒子對我說:「媽媽,我要計劃表了,這兩天待的我感覺挺不好的,糊裡糊塗的。」
孩子都如此,何況我們?
(9)珍惜相伴時光
我們總是在失去的時候,才去加倍遺憾或懷念。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些人,一些時光,藏在心底,無限回味。一些人,那時候的一聲「再見」,我們不知道意味著「再也沒有機會重逢」,直到N年過去了,才恍然那一次也許是最後一面。
與其如此,莫不如珍惜現在陪伴的人,珍惜現在的時光,不要讓現在成為未來的遺憾和懷念。
(10)珍惜當下,想做就做,不留遺憾
好多的等待,累積到最後,就會變成好多的遺憾。
趁現在好好想一想,我到底想要怎樣的人生?我有哪些想做的事情?如果去做,現在需要準備什麼?可以從哪裡開始?
有想法,就去做;有喜歡的東西,就去買;有喜歡的人,就去表白。
別留遺憾,因為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來。
把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來過,真到我們離開的時候,除了不舍,了無遺憾,最為完美。